聽話的孩子才算乖?別因自己的"鼠目寸光",讓孩子"潛能遞減"

要聽話"似乎成為了很多父母的口頭禪。不少家長都覺得,孩子乖巧、不打鬧、安靜地玩耍等,才算得上聽話。又或者說,孩子只有順從家長的想法、意見去行事,才能配得上家長嘴裡的"乖"。

只是,孩子順應了家長,達到了家長眼裡的乖,成長為大人才有的模式,對孩子真的好嗎?答案是肯定的,不好。在這個過程中,大人扼殺了孩子太多的"潛能"。

聽話的孩子才算乖?別因自己的

同樣是愛畫畫的孩子,因為不同的父母,走上不同的人生

曉晨和慈玉是開心果媽媽的小學同學,記憶中,我們在一起上學的時候,她們倆是我們班最愛畫畫的兩個同學。之所以對她們印象非常深刻,是因為她們倆在教室牆上畫了好多塗鴉之後,都被請來了家長。也是這次的請家長,給了兩個孩子不同的人生。

※ 曉晨父母:學習大於一切,畫畫毫無用處

曉晨父母到了學校之後,看到滿牆的畫,將她訓斥了一番。後來,曉晨也順應了父母的要求,好好學習,不再亂塗亂畫。此後,便是和很多普通孩子所走的路一樣:上初中、高中、讀大學。

名牌大學畢業,選擇的是金融專業,畢業後本想去大城市打拼一番。而後父母卻要求她回來考公務員。如今,30歲的她結婚生子,拿著4000塊錢一個月的穩定工資。

很多人都羨慕她的穩定,但是她說:"如果可以,我想過慈玉的人生,她成了我的夢。"

聽話的孩子才算乖?別因自己的

※ 慈玉父母:給你一切條件去畫畫,但不要耽誤學習

慈玉的父母,和曉晨父母的做法大不相同。讓孩子道歉,是因為孩子畫畫的地方不太適合,並且家長帶著慈玉,在週日的時候給教室牆上重新粉刷了。

此後,父母便給慈玉提了一個條件:學習是必走之路,不可耽誤,如果想學畫畫,那必須保證學習。慈玉自然欣喜答應。

後來,慈玉的父母為她找了一個培訓班,慈玉每天在完成學習之後,便迴歸自己的"畫畫世界"。初中、高中一直沒和我們一起上,因為父母為她找了更好的畫畫老師,為了學畫、學習兩不誤,便在距離畫畫老師近的地方,找了個不錯的學校。

如今30歲的慈玉,不但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藝術工作室,開了自己的畫展,並且還是某服裝品牌的首席設計師。同學聚會的時候,慈玉表示:自己最大的幸運,便是父母支持了自己的最愛,才成就如今自己滿意的人生。

聽話的孩子才算乖?別因自己的

聽話的孩子才算乖?別因自己的"鼠目寸光",讓孩子"潛能遞減"

何所謂聽話?聽話不過是家長自己定製的一套規則罷了。在定製這個規則的時候,家長更多的是在意自己的方便、想法,而忽略了孩子內心的訴求。

人的身體內,有著諸多的潛能。這個潛能不會在人體內一直存在著,等待著主人來開發

。如果家長即使發覺孩子的這些潛能,潛能便會得到最大的開發,一生都會跟著孩子。

只是如果家長一味的用自己的視角去看孩子,那麼家長的"鼠目寸光",便會讓孩子錯失自己體內諸多的潛能,而後這些潛能無法被激發,便會逐漸削弱甚至消退。也就是,孩子會"潛能遞減"。

從孩子的教育上來說,作為父母,早發現孩子潛能便能早些最大程度地開發。如果晚發現,那麼潛在能力能夠實現的,也就越少。

聽話的孩子才算乖?別因自己的

如何關注孩子"潛能",才能讓孩子"潛能最大化"?這三點家長要做到

1、儘早發現孩子潛能,並及早培養

如果家長對孩子的關心,永遠只停留在吃飽穿暖上,那麼將永遠無法發現孩子的"潛能"。

在《中國詩詞大會》中有一位小選手,叫趙則淳,參賽時才7歲,一個讓人覺得非常驚豔的小男孩子。趙則淳的家人,對詩詞都非常感興趣,在他剛會說話的時候,父母就會教他背誦一些經典是詩詞。小男孩對這方面的興趣,也初見倪端。

父親一開始並沒有特別重視這方面的培養,而後是父親的一位好友建議,給孩子系統地學習。這時候,趙則淳才4歲半,父親的好友便對其進行詩詞輔導。父母根據好友列的詩詞單,每天都會陪伴孩子學習。5歲左右,又開始讓孩子理解詩詞的含義。

6歲時,趙則淳便能背誦300多首詩,隨後學習方向又由古詩逐漸轉變為古文。

識字,家人從未可以教過,但是在學習古詩詞、古文的時候,孩子的識字量已經能夠達到成人的水平。

聽話的孩子才算乖?別因自己的

一個孩子的童年,真的不該只是有泥巴,在家長髮現孩子潛能後,家長一定要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培養,這樣,孩子在興趣中學習,潛能會被開發到最大程度。

2、孩子潛能不足之處,需尋找方法彌補

有一位32歲的寶媽,有個5歲的兒子,孩子特別調皮。寶媽說:"我兒子是不是有多動症啊?這屁股沾凳還不到30秒,就坐不住跑了!"

在孩子發育過程中,家長除了需要發現孩子的優點,還需要發現孩子的"缺點"。其實,這也並非是孩子的缺點,只是孩子的"潛能不足"罷了。比如,孩子坐不住,一會兒玩這個一會兒鬧那個,就是專注力潛能不足。

後來,開心果媽媽給了這個寶媽一些建議。根據建議,寶媽每天上午帶著孩子進行大量的戶外運動,比如打球、騎平衡車、學輪滑等等。在一個個運動遊戲中,孩子的專注力、運動能力都在增強。現在這個孩子已經9歲,該學習的時候能夠坐得住,該玩的時候盡情玩。

每個孩子的潛能都不一樣,潛能不足的地方也不一樣,家長髮現潛能不足之處後,不要忙著責備,而是換一種教育方式,再加上正面引導,總能將孩子的不足給補上,甚至還會激發出另一種潛能。

聽話的孩子才算乖?別因自己的

3、孩子,重在因材施教

之前見過一個二胎家庭,媽媽給姐姐報的鋼琴班,不負眾望,姐姐的鋼琴水平不錯。後來妹妹也到了學興趣班的年紀,媽媽直接給妹妹也報了個鋼琴班。妹妹很不感興趣,但迫於媽媽的"淫威",一直不敢反駁。

後來,鋼琴老師對媽媽說:"姐姐很棒,但妹妹的心思不在鋼琴。與其逼迫孩子學習,不如找點孩子喜歡的去學吧!也不至於浪費了孩子真正的潛能。"

聽取鋼琴老師的建議之後,媽媽發現小女兒更喜歡數字。不能將小女兒培養成自己想要的"小公主模式",媽媽有些失落,但最終還是遵從孩子的內心,給其上了數學相關的邏輯思維課。

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只是,孩子並不一定會按照父母的意願去"變出"某方面的潛能。又或者,孩子們的接收能力、性格等不一樣,在教育上的方法,便需要區別對待。孩子,重在因材施教,才能讓他們"對的潛能"發揮到最大。

聽話的孩子才算乖?別因自己的

開心果媽媽寄語

張愛玲:"出名要趁早。"

這句話應用到教育上來說,就是:"開發孩子的潛能,要趁早!"

不是每個孩子,都能交出100分的考卷,但是每一個孩子,一定有其值得培養的方向。如果家長培養得當,即使孩子無法成為非常優秀的"棟樑",孩子也會變得更開心、幸福。這,才是教育的真諦。

今日話題討論:你有去關注孩子的"潛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