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塔科夫》硬核科普系列:新手必讀生存指南"健康醫療篇"

前言

前不久,俄羅斯的超硬核獨立射擊遊戲《逃離塔科夫》終於將簡體中文加入到了遊戲設置中。作為一款火爆全網的現象級射擊遊戲,開發商加入中文版的這一舉動,也算掃平了語言障礙的門檻。雖然來的有點晚,但還是收貨了很多國內玩家的好評,一時間大量的射擊遊戲愛好者也紛紛開啟了塔科夫的拾荒之旅。可畢竟這款遊戲主打的就是硬核,上手難度也是高到了離譜的級別,導致很多新手剛一進遊戲就暈頭轉向麻煩不斷。為了能更好的引導新手起飛,特意編寫了這個硬核科普生存指南系列。本篇為"健康醫療篇",主講遊戲角色受傷後的異常狀態與針對的醫療對策,旨在具體遊戲實戰中可以極大的增強新手的生存與遊戲體驗。

《逃離塔科夫》硬核科普系列:新手必讀生存指南

改變慣性思維,受傷=很危險

在開始正文之前,請各位新手一定不要將以往玩傳統射擊遊戲中的慣性思維給帶過來,特別是遊戲角色受傷也不要緊,只要沒死就行的想法更是要丟掉。為什麼要這麼說?那是因為本作遊戲的角色健康非常重要,其設定本身,就非常之硬核。

《逃離塔科夫》硬核科普系列:新手必讀生存指南

傳統的射擊類遊戲中,玩家操控的角色即使只剩1滴血,也可以正常遊戲,與滿血時並無任何區別可言。但是在本作遊戲中,玩家的角色一旦受傷,就會引發一連串的負面異常狀態,而這些異常狀態也都有其不同的負面效果。小到影響視力讓玩家無法看清眼前事物,大到讓玩家的角色癱瘓在地無法行動,甚至會慢慢流血而亡等等。

《逃離塔科夫》硬核科普系列:新手必讀生存指南

很多新手在遊戲中,明明以殘血為代價連斃數名強敵,並且滿載著戰利品成功的抵達逃脫點,眼看等時間一到就可以贏下本局,結果突然發現自己的角色因流血過多而亡了……而這種情況,其實就是因玩家的慣性思維而導致的失敗,所以請一定先改變自己的慣性思維,然後在進入《逃離塔科夫》的遊戲世界。

《逃離塔科夫》硬核科普系列:新手必讀生存指南

健康系統簡介

上面已經講過受傷會導致遊戲角色出現異常狀態,而異常狀態出現的後果又是非常危險的,可《逃離塔科夫》作為一款主打射擊的遊戲,頻發的激烈槍戰同樣是不可避免的,想要不受傷,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既然受傷在所難免,那麼玩家所能做的,就只有去正面的面對它、瞭解它,並最終用正確的方法去應對它!下面我們就來初步的瞭解一下塔科夫中游戲角色的身體健康系統,與在遊戲中玩家將會面對的有哪些常見的負面異常狀態及其影響。

《逃離塔科夫》硬核科普系列:新手必讀生存指南

遊戲角色的健康系統大致分為4部分組成

1:身體各部位與總血量(頭35血、胸80血、胃70血、左手60血、右手60血、左腿65血、右腿65血,加在一起總計血量為435血)

2:身體健康度數據,一共分為6項,體溫、毒性、輻射承受量、血壓、水量與人體能量(部分數據暫時在當前版本沒什麼特別的效果,而官方也說了要在後續版本中,會逐漸加入其相關的具體作用與玩法)

3:身體各部位受傷、身體健康數據降低後導致的種種負面異常狀態,這個放在後面具體說。

4:藥品與食物,這個部分其實還細分很多小類,功能都不盡相同,加在一起也頗為繁多,但是歸根結底都是服務於前面3個部分的。有關藥品與食物道具,具體都可在遊戲中的跳蚤市場逐一進行查看效果,強烈建議新人自己去跳蚤市場都看一下。


《逃離塔科夫》硬核科普系列:新手必讀生存指南

以上4部分,組成了塔科夫遊戲的角色健康系統。這裡需要各位新手注意的是,身體各個部位的血量,是單獨計算有所不同的。相對來說頭部是最為脆弱的,這一點其實跟其他射擊類遊戲大致相同,被爆頭肯定是直接GAME OVER,只不過本作中是以具體數值作為依據,也更為的直觀。

《逃離塔科夫》硬核科普系列:新手必讀生存指南

角色身體各部位的權重關係

四肢與身體這7個部分均為分別承受傷害並單獨計算血量,部位血量降低會引發顏色上的改變,低血時會變紅,零血後會變黑導致骨折,部分功能性動作的效率降低並引發全身傷害等等。但是相對來說頭與胸這2部分最為重要,因為這2個部分的血量歸零後會直接宣佈遊戲角色陣亡。而唯一一種例外,是因為受傷導致失血過多的血量歸零,這種情況下,遊戲角色是不會被判定陣亡的,但是如果此時玩家受到任何微小的傷害,也都會立即陣亡,這一點是需要大家注意的。

《逃離塔科夫》硬核科普系列:新手必讀生存指南

當然,除了頭跟胸這兩個部位外,其他部位也很重要,只是相對不會出現即死效果。但是需要警惕的是如果某一部位骨折變黑,那麼該部位如果再收到傷害,是會被將傷害分攤到全身並引起角色陣亡的。舉個例子,如果腿部遭受大量傷害,導致雙腿血量歸零變黑,65血X2=130血,全身的總血量435減掉腿部被打掉的雙腿血量135=角色還剩300血。此時雙腿骨折變黑,一旦雙腿繼續承受傷害打擊,則會將傷害乘以1.5倍後,扣除身體其他部位的血量。這會引發一系列惡性連鎖反應,輕的會導致身體其他部位跟著變紅或變黑並喪失功能,重的則會直接被扣空血量導致角色陣亡。

身體各部位受傷變紅變黑的後果

上面大致說了各部位的權重關係,下面就再簡單說說各部位被打紅打黑髮生骨折後的情況,這裡需要提前跟各位新手講的是,在任意一場遊戲中,某部位遭到傷害會有幾率骨折,其效果與變黑差不多,在功能性上來說可以暫時理解成骨折=變黑。但是在對這一局遊戲的影響上來說,變黑是>骨折的。這是因為一旦某部位發生骨折,可以通過相應的道具對其治療消除骨折,然後在用恢復類道具將該部位的血量拉上來。可一旦該部位變黑,那麼即使是治療了骨折狀態,這個部位依舊會是黑色的,無法對其恢復任何血量。這時就需要專用的手術治療包來先對黑色部位進行修復,這個手術包的價格與治療時間都不低,通過專業手術包的修復,可以將發黑部位恢復成1血的狀態,然後再通過恢復類道具提高該部位血量。這個下文中也還會有講解,現在還是先按順序來看看各個部位的骨折狀態。

《逃離塔科夫》硬核科普系列:新手必讀生存指南

頭跟胸權重最高,不保護好的話會直接猝死。值得一提的是頭部還是視覺與聽覺感官的重要部分,新手玩家請一定不要因為過度的保護該部位,而導致遊戲角色的聽力下降與觀察視角受限,這樣很可能會得不償失,比如使用自閉頭這種高強度防護頭盔……同時胸部如果重傷會出現大喘氣的情況,這會很容易通過聲音而暴露自己的位置。

左手被打骨折或變黑後,角色舔包的搜索速度與使用道具物品的速度會變慢,換子彈與切換武器的時間也會跟著變慢一倍以上。遊戲中的隱藏設定是將左手定義為工具手,這一點也需要玩家注意,一旦左手廢掉,那麼一切有關於工具用途的動作,都會跟著受到影響。類似的隱藏設定,幾乎遍佈整個遊戲,這也是本作的硬核特色設計之一,新手多多熟悉就好。

右手則為武器手,骨折後會讓角色在使用任何武器攻擊時,都受到嚴重影響。當然也會讓舔包速度與切換武器時間跟著變慢,新手不妨可以將其理解為,很多事是需要雙手來同時進行工作的,所以右手被打殘後也會影響效率,只不過左手對工具用途影響更大,而右手對武器用途影響更大。

被打紅打黑後,遊戲角色的水量健康度將會快速下降,如果不及時治療會逐漸進入脫水狀態,惡化後會讓角色進入強制持續扣血的負面狀態。同時要注意的是,如果胃部打黑後,遊戲角色還會發出咳嗽聲,這將會很容易暴露自己的位置。

左右腿功能性較為一致,骨折後會影響遊戲角色的移動速度與跳躍高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旦變黑,則會進入無法衝刺奔跑的緩慢移動狀態,這是十分致命的。

以上為身體各個部位對應的骨折後狀態,當然不止有這些,下面還會列出一些在戰鬥中常見的負面異常狀態。

常見的負面異常狀態

其實有關常見的負面異常狀態,網上也是有不少的介紹,但是大多千篇一律的只是給出了一個效果的描述,並沒有給出太多真正有關實戰時的應對心得與注意事項。所以下面要說的這些,值得所有新手認真閱讀,必要時也許真的可以救你一命,助你成功逃出塔科夫!

《逃離塔科夫》硬核科普系列:新手必讀生存指南

失血:身體因受傷而開始流血,每5秒損失一次生命值,並且傷害會被分攤在身體所有部位。特別需要新手注意的是,這個失血效果很致命,同時還會併發多處同時失血的情況,比如左手+胃部+雙腿四個部位同時失血,這就恐怖了,很多新人在一場高強度廝殺中雖然殘血勝利,但是最後卻死在失血過多的情況非常常見。所以各位新手一定要多多留意,繃帶是必不可少的止血用品,雖然不能幫助你治療恢復,但是卻可以有效的阻止繼續失血。在一場大戰後,請一定要第一時間隱藏起來打繃帶進行包紮。可以直接鼠標拖動繃帶來優先選擇包紮部位,然後在鼠標拖動恢復類道具到指定部位來恢復該部位的血量。當然其他急救類藥品有些也帶止血功效,這個具體在遊戲中大家多留意就好。

新鮮傷口:因加速衝刺或跳躍時動作過大,會讓之前曾治療過的舊傷口被撕裂,導致持續流血。這個是從上面的失血效果衍變而來的,在包紮過失血處後,一旦劇烈運動,就會讓已經止血的傷口被撕裂,導致產生新鮮傷口進入持續流血狀態,這個同樣會強制從全身扣血,想停止別無它法,只能等待其240秒的DEBUFF持續時間走完才行,這是屬於無藥可救的負面狀態。算起來這絕對是非常噁心的一個異常狀態,新手一定要注意多多潛行,千萬不要好了傷疤就忘了疼,腦子一熱就上頭到處找人硬鋼。要時刻記住,本作雖是射擊遊戲,但是主目的玩法是搜刮副本中的各種物資,最終活著抵達撤離點,而不是去成為一具無法止血的屍體,所以請別玩的太奔放。

骨折:身體各部位均會有不同的骨折狀況發生,影響也各不相同,具體狀態上文中已經結合身體四肢著重講過了,大家多注意就好。骨折只會在四肢受到傷害後才會產生,這個設定其實有點玄學,有時挨幾槍也就是產生個失血,但是有時候1槍就骨折了……想治療骨折需要使用專用的物品,比如灰熊急救箱、固定夾板與SURV12現場手術套件。需要新手注意的是,治療骨折所花費的時間較長,一定要想盡辦法轉移到安全位置再進行治療,同時要留意該部位是否已經變黑,如果變黑的話就必須要動手術才行,只有使用手術套件才可以讓該部位恢復為1血然後再治療。

《逃離塔科夫》硬核科普系列:新手必讀生存指南

疼痛:因遊戲角色收到傷害後,劇烈的疼痛而導致玩家的屏幕會直接變暗。疼痛狀態通常是會與其他異常狀態並存的,比如下面要說的肌肉震顫。應對辦法跟下面一條一起說,大家可以接著往下看。

肌肉震顫:因角色受傷導致的劇烈疼痛而發生的肢體震顫,可以引起玩家屏幕畫面的不規則抖動,造成無法精準射擊的情況發生。想要解掉這種情況通常是服用止疼藥,或者對受傷部位進行治療,這裡強烈建議新手玩家在揹包裡常備止疼藥,關鍵時刻能讓你在死神面前還有一搏之力,解決眼前困境後再撤退到安全地點徹底對傷口進行治療。

挫傷:減少3分之1的視聽感官音效,玩家耳機中的聲音會變弱,影響你分辨周圍的聲音等,這個是可以通過部分止疼藥或者興奮刺激劑類道具消除的,需要注意的是止疼藥與興奮刺激劑是分好幾種的,有些可以消除挫傷,而有些則沒有這個功能。大體上布洛芬止疼藥與灰熊急救箱可以有效治療挫傷,而黃、綠刺激劑與腎上腺素也都可以消除挫傷狀態。這個狀態平時無所謂,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則會非常致命,特別是攻守搶點時,來一發腎上腺素讓角色興奮起來是很常見的。各位新手有時也不要不捨得用,這遊戲活著才一切。

脫水與硬脫水狀態:這個可以參考上文中胃部受傷的描述,需要對胃部進行治療,同時喝水來補充水分,遊戲中會出現很多飲料類道具,什麼可樂、紅牛、果汁等等,都可以為你的遊戲角色提供水分攝入來防止脫水狀態的發生,不過新人要注意的是,如果胃部重傷不進行治療,那麼都是治標不治本,很快就又會進入脫水狀態。

本篇指南結語

異常狀態遠不止上面羅列出的幾條,其他的負面效果在遊戲中還有很多,但是相比較以上幾點來說,就不必多提了。新手首先先把上面這些記住就好,應對措施的藥品也都記得備好。《逃離塔科夫》之所以硬核,不光是在其改槍、彈道、地圖玩法上,其健康設定同樣十分硬核,如果新手不注意這些的話,那麼恐怕將會面對的是史無前例的受苦模式。當然如果只是選擇裸裝跑刀賺錢的話,那麼這些也就都無所謂了,可如果你是帶著裝備進去打算大幹一場的話,那麼上文中所講的就會非常實用了。

本指南建議新手玩家,首先要仔細翻閱跳蚤市場中的藥品與食品分類,認真的看懂每個物品的增益與減益效果,比如酒精類飲品伏特加,喝下不光不會解決你的脫水問題,還會直接扣除50點身體水分加劇脫水狀態,但是它也會相應的給你消除疼痛並增加抗壓力持續250秒的增益。這酒能壯膽的說法,也算是在塔科夫中體現的淋漓盡致。最後,祝各位新手都能成功逃出塔科夫,揹包都能變套娃。

關注"遊藝隨心",分享經典懷舊遊戲,共賞第九藝術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