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術古拳譜中關於“梢節起、中節隨、根節追”的一些感悟

傳統武術古拳譜中關於“梢節起、中節隨、根節追”的一些感悟

傳統武術古拳譜中關於“梢節起、中節隨、根節追”的一些感悟

“稍節起、中節隨、根節追”是中華內家武學特有的發力方式,這種發力方式,完全不同於拳擊、格鬥、外家拳等拳種方式的發力,常見的拳擊、空手道、跆拳道、外家拳等拳種的發力方式都是相同的,這種發力方式,就是我們常說的“鞭勁”!

傳統武術古拳譜中關於“梢節起、中節隨、根節追”的一些感悟

“鞭勁”又是一種什麼勁力呢?我們都曾抽過鞭子,就是那種勁力—力量由我們的手臂發出,繼之由鞭頭、鞭身,傳遞到鞭稍。

傳統武術古拳譜中關於“梢節起、中節隨、根節追”的一些感悟

現實生活中,我們習慣使用的就是“鞭勁”。為什麼?因為“鞭勁”來得最直接、最快捷,同時,也最迅速、最省力。但是,這種發力方式的又有很大缺憾,那就是“鞭勁”是極其典型的“力由地起”,使用的僅是肢體力,而並非整體力!

傳統武術古拳譜中關於“梢節起、中節隨、根節追”的一些感悟

衲子曾專程到河間公園等地,執弟子禮,虛心請教一些習武的老者們,但聽他們所言,皆言不及義,離題萬里!至於互聯網上一些文字與視頻的解釋,按照河北話來說也是“瞎胡潲”!衲子也曾恭敬請教於網絡一些武學教學網站的方家,人家也都是顧左右而言他,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這並不奇怪,因為沒有給人家交那份兒學費。

傳統武術古拳譜中關於“梢節起、中節隨、根節追”的一些感悟

及至在二0一七年的冬天,那時衲子還在西北長慶油田的馬東作業區,還沒有去麻西作業區,一天早晨,衲子早早起床後,要去井場看油井壓力,用手掌一推住人板房的房門,因為房門開關不是太靈活,一推之下居然沒有推開!

傳統武術古拳譜中關於“梢節起、中節隨、根節追”的一些感悟

衲子自然而然地使出身體的全力推出,房門很輕鬆地便被推開了。當時,衲子心有所悟,看完油井壓力正常後,回到房間,靜下心來,反覆揣摩推敲試力,終於弄明白了到底怎樣發力,才是真正的“稍節起、中節隨、根節追”!

傳統武術古拳譜中關於“梢節起、中節隨、根節追”的一些感悟

通過這兩年的練習印證,更加證實了衲子對於“梢節起、中節隨、根節追”的感悟,這種發力方式,是極其典型的“力不由得起”—稍節起:一定要牢記一個“快”字,要如磁鐵一般“啪”地吸上去;中節隨:一定要牢記一個“直”字,要保持勁力的順暢;根節追:一定要牢記一個“合”字,要通過肩胯合勁使用好身體的合勁兒!

傳統武術古拳譜中關於“梢節起、中節隨、根節追”的一些感悟

當然,“梢節起、中節隨、根節追”在練習與實戰實踐中,卻並非這麼簡單,這需要符合《古拳譜》“守中用中”的要求,需要做到“夾肘合肩”,需要在肩、胯、肘、肋、脊、內臟都盤開並整合的基礎之上……那麼,到底是“鞭勁”這種發力方式好,還是“稍節起、中節隨、根節追”這種發力方式好呢?

傳統武術古拳譜中關於“梢節起、中節隨、根節追”的一些感悟

都好!都好!在實戰過程中,對於這兩種不同的發力方式,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交替變換使用。

傳統武術古拳譜中關於“梢節起、中節隨、根節追”的一些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