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童年

#無條件寫作日線上命題寫作,第1名可獲得1萬元現金#

媽媽的味道,爸爸的愛

柞樹葉

我的家鄉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的一個小山村,我們實際生活的位置就是大興安嶺林區的一個山坳裡。

有人說林區的孩子,男孩子生下來會下套,女孩子生下來會爬樹,這話也不假,男孩子長大一點都會尋著動物的蹤跡下套,採摘則是女孩子的專長。

童年的記憶真得是爬了太多的樹,最深刻的就是採野果子,叫稠李子,我會爬到樹尖,死死的抓住樹尖往下威風而不顧小命的一跳,稠李子樹的特點是樹幹柔軟,樹彎腰以後一幫孩子一擁而上按住開始往下撅樹杈子,我就往旁邊一坐,悠閒吃稠李子,看著那幫孩子忙忙碌碌,不時的向我送過來一個討好的微笑。我的筐絕對第一個被他們裝滿,雖然我是女孩子,但是我比男孩子還厲害,為了採野果子,幾十米寬得大河我會牽著一幫孩子過河,我會查看水情深淺和安全性。那時候不知道啥叫危險,啥叫怕,一幫孩子每天跟著我,從春天的韭菜,野山杏,柳蒿子,山娘娘,一直採到秋天的山丁子,稠李子,再到蘑菇,,現在回想起來,那麼大的水,真得沒有淹死一個,太幸運了,想想都後怕。估計這和我從小和父親掛魚有關係,所有的關於河水的觀察判斷都是父親平時教我的。父親沒想到也不知道的是他的女兒會每年領著一群野孩子滿山跑,啥河都敢過。

那時候最愛聞山裡早上起來林子得味道,聞到那個味道的孩子都和打了雞血一樣,興奮異常。爬山,下河,上樹,那是兒時的最愛。

過去家裡孩子多,日子過得緊緊巴巴的,父親工作在牧場,不能經常回家,記憶中都是母親在陪著我們,但是為了生活,母親也在每天工作。我們的生活基本自理,所以我們姊妹五個都做的一手好菜。這個和家庭絕對有關係,是逼出來的。

媽媽也有不忙的時候,她領著我們去春季的土地裡刨出來去年別人家起土豆落下的土豆,凍了一冬天了,天氣暖和了,刨出化來軟軟的,回到家洗乾淨,皮一扒就掉了,可以烀這吃,更多的是曬乾了,磨成面,摻到白麵裡,烙餅吃,味道淡甜,特別筋,醇香。母親也會準備一些大頭菜餡子,蒸出的包子是黑色的,特別好吃。

林區最多的就是土豆,因為天氣的原因,也只有土豆,白菜和大頭菜可以收穫,最愛吃的就是媽媽炒的土豆片,那時候沒有啥調料,別人都應該認為炒土豆片必須薄薄的切片,不是的,媽媽的土豆片切得厚,切片之前洗乾淨,切好了直接炒,特別香,到今天我也沒學會媽媽是如何炒出來的,因為我炒的總是黏黏的澱粉多的感覺,雖然媽媽走了十多年了,但是永遠不會忘了媽媽炒的土豆片,還有黑黑的凍土豆皮包子。

爸爸如今八十三了,記憶中得父親風馳電閃的騎著大馬領著他的馬隊回來,威風凜凜啊!我得仰視!

然後就是成天得酒令,喝,喝到一定程度開始唱著跑調的歌,最多的就是讓我去後園子裡掐一把蔥葉,摘幾個辣椒,再去鄰居王嬸家要一碗大醬,因為他們的菜盤子經常空了,酒還有,這個事我經常做,終於我長大一些,記得有一次我拔了一些小蘿蔔葉子拽了一把蔥,因為五個孩子絕對不會允許蘿蔔長大的那一天,我把蘿蔔葉子和蔥葉子切碎用大醬拌了一下端上去,這是我人生做的第一盤菜啊,得到了幾個酒鬼叔叔的一致讚揚,父親也自豪的哈哈哈了,那一刻,我覺得自己也挺厲害的。

很多次被媽媽打過之後我就在想,我一定不是媽媽親生的,但是又想不通,為啥媽媽那麼多孩子,還要把我撿回來,因為我最聽話,所以做的錯事也最多,經常捱打,每次我拿個本子記下媽媽打我的日期,想著等爸爸回來告訴爸爸,但是每次爸爸回來我都遠遠的望著,大氣不敢出,那一刻我沒有勇氣再往外拿我得小本子,甚至覺得自己想法很可恥,我覺得爸爸彷彿也不愛我的。

直到有一天我領著一群野孩子整整跑了二十多里地去找爸爸放馬的地方,爸爸看到我沒說什麼,正好有回去的馬車,爸爸把那些熊孩子託付給叔叔拉回去,把我留下了,晚上燉了一鍋肉,混混沌沌得吃完,累了一天了就睡了,第二天很早就醒了,爸爸去看馬,我爬到樹上吃熟透的山丁子,爸爸把馬群從攔子裡放出來,才發現我就爬在馬群經過的樹上,爸爸嚇壞了跑到樹下讓我往他懷裡跳,爸爸抱著我跑到安全得地方,那一刻,我知道,爸爸是愛我的,也是記憶中爸爸第一次抱著我,那時候我才十一歲。也從此發現,我一定不是媽媽撿來的,但是我更堅信,我一定是爸爸在外頭生的孩子。因為從小到大,爸爸從來沒打過我!

後來終於長大了,也明白了很多生活的艱辛和不容易,媽媽能把我們一個個孩子安全養活大,還真不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