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接受不了“變老”,也請教會孩子好好告別


哪怕接受不了“變老”,也請教會孩子好好告別

我們都知道自己終將會死,於是在有生之年努力著、拼搏著、夢想著……但我們卻常常對死亡這件事諱莫如深。彷彿我們不說、不提、不探討,這件事就可以這樣過去,或者是延時來到。

新冠病毒來臨時期,我們經歷了太多了的分別和死亡,在整個社會籠罩在一片陰雲之下時,我們似乎對死亡有著些許的“免疫”,隨口一句“今天又有多少人死了”。可事實上,我們真的瞭解我們人生的終點嗎?

哪怕接受不了“變老”,也請教會孩子好好告別

2011年日本震後,北野武有一段話被很多人記住,“災難並不能籠統地概括為‘死了兩萬人’,而是‘死了一個人’這件事發生了兩萬次。”之所以被記住是因為這句話真的直戳人心。

因為對於每一個個體來說,“死一次”就是我們一生中天大的事情了。

我常想我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這件事對於個人來說是“天大的事情”,但對於整個國家、整個世界甚至是整個宇宙來說,這個事情微乎其微到甚至比不過一陣大風。

直到我看到這本《長長的回家路》,我才有了一些思路。

哪怕接受不了“變老”,也請教會孩子好好告別

我們的父輩,把潛意識中對死亡的恐懼加諸於我們的身上,以至於我們在成年之後的很多年裡,仍舊缺失死亡教育。等他們看透了,無畏了,已經垂垂老矣,早忘了該如何跟孩子說這件事。

父輩們擔心自己老無所依,也擔心子女老無所依,於是衍生出了催婚、催生等詞彙,這些擔心的潛意識中,都包含著對死亡的恐懼。

但也是這種寫在人類基因密碼中的恐懼才讓人類得以繁衍至今,我們不探討這種恐懼的種種正向或反向意義。我們來說說,當我們懷抱這種恐懼時,如何來和孩子談論死亡。

那些死後飛到天上,或者變成星星、蝴蝶、花朵、樹木……的浪漫闡釋或許會讓孩子對死亡抱有一些美好的幻想,可是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他們對生命和世界探索的邊界日益擴大,浪漫就不見得是好事了。

因為,不是所有的告別,都有下一次相見。

很多告別,不但不浪漫,反倒痛徹心扉,那些悲慟從發生的一瞬間開始便有足夠的分量讓我們揹負一生。

哪怕接受不了“變老”,也請教會孩子好好告別

死亡就是這樣的一種告別,一種想到就淚流不止,一種想忘也無可奈何,直到你也迎來這樣的告別,這樣的思念才會終止。我想將這樣的告別解釋給我的孩子聽。

誠然,我在解釋的過程中會不經意帶著我與生俱來的恐懼,但更多的我希望我的孩子能感受到我更多的愛,因為大多數時候,這兩者相生相伴。

回想我的讀書生涯,語數外、史地政、物化生等等,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從思想到行為似乎都有章可循,但我沒學過“死亡”。以至於我初次經歷親人離世時,是那樣惶恐而不可置信。

儘管也曾目睹過嚴重疾病或者老年生活的種種難處,但也因為年輕,所以始終無法感同身受,直到我自己經歷了一次小手術,術後無法進食只能靠打針維持營養供給的狀態,而且周身時刻伴隨著疼痛感才讓我對“變老”這一事實,有了最直觀的感受。

那就是,你的身體再也不能隨心所欲地做你想做的事了。


哪怕接受不了“變老”,也請教會孩子好好告別

也許還不止是身體,就像《長長的回家路》裡的爺爺說得那樣,“我去過這個廣場的所有地方,過了一晚,它又變小了。”腦海中很多珍貴的記憶會隨著變老而逐漸凋零,最後都被風吹散了。

如果沒有意外,多數人可能都會在這種情況下和親愛的家人告別。

爺爺的孫子諾亞問老人,“我們是要在這兒學習如何告別嗎?”得到肯定的回答後,小男孩說,“我想,告別總是艱難的。”

是啊,告別很難!但孩子有時總會體現出驚人的智慧,如果我們耐心解釋,他們一定會找到自己的方式來解讀他們看到的一切。

只是,在告別來臨之前,小小的身軀裡有著和成人一樣的困惑和恐懼,這時便需要有人陪著他,理解他,並告訴他,是時候告別了。

哪怕接受不了“變老”,也請教會孩子好好告別

《長長的回家路》講述了生活在一個再也無法識別和記憶的世界裡的恐懼和愛,也講述了一個男孩和他的祖父,一個父親和他的兒子之間的和解與告別。

正如書裡的小男孩說的那樣,“我不擅長告別”。

我想沒有誰是生來就擅長這件事的,都是一路走來,一邊經歷,一邊或無奈或強大地迎來我們人生中的第一次告別。

正如爺爺說得那樣,“我們還有很多機會去實踐,所以你會擅長的。周圍走來走去的成年人對於告別都有一種遺憾,他們都希望可以回到過去再一次好好告別。我們的告別不需要這樣,你會不斷地與人告別,直到你會完美地告別。”

哪怕接受不了“變老”,也請教會孩子好好告別

讀書的好處之一就是,總有一些相似的情緒,讓我們內心震顫卻又不知如何述說,恰巧此時,有一些文字映入眼簾,抵達我們的內心,於是那些漂浮無根的感情落地生根,於是我們的心有了寄託。願這些文字也能抵達每一個人的心,大家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