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水詩——詩歌注重生命意識的最高潮

起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山水詩,多以自然山水景物為詩歌描寫的主體,讓山水景物成為人的審美對象,形成一種親和的關係,藉以表達詩人高尚的人格、平和的心境、處世的哲學以及隱逸的人生歸途,這無疑反映了魏晉以來,個體對自我生命意識的重新認識。

山水詩是宗法式農業文明影響下,人們的職業多出現兩極分化的狀態,要麼是入仕從政,要麼是耕田種地,對於後者來說,是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人們逐漸學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甚至把自然人性化,於是便把自然作為詩歌描寫對象,藉以表達自我的人生追求。

中國山水詩——詩歌注重生命意識的最高潮

山水詩的發展起源

山水詩在魏晉南北朝興起的原因,包含政治、文化、哲學、經濟、生活方式等諸多方面的影響。

首先,從政治上看,魏晉以來,由於政治環境的險惡、政治日趨昏暗,黨禍紛爭,正直人士無法在官場上立足,便以山林為生活志向,從此躲避世間紛爭。

其次,從文化哲學上看,晉宋時期,佛教興起,玄學思潮高漲,隱逸成為一種風尚,詩人領略自然風景,踏遍萬水千山,領略自然之美,尋找適合隱逸的地點,將人與自然緊密結合,追求一種自然化的人生意義。

最後從經濟方面來看,這一時期,經濟發展略顯繁榮,仕人家庭經濟狀況比較好,便擁有了自家的園林,園林的裝飾多為自然烽火,為仕人的山水情懷提供了豐富的滋養,這也促進了文人的生活方式。

中國山水詩——詩歌注重生命意識的最高潮

這些原因都促進了山水詩的發展繁榮,甚至引起後人的效仿,那麼山水詩自發展以來,有哪些著名的詩人呢?

山水詩第一首完篇詩人——曹操

曹操的《觀滄海》被許多文學史家成為“中國山水詩的第一首完篇”,在這首四言詩中,作者通過對自然山川的描寫,不僅激發了我們的審美感受,更感受到了詩人的豪情壯志。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這首詩是曹操北征烏桓時獲得戰爭勝利,在回去的路途中,登臨碣石山時,看到自然景色壯觀,靈感而來,寫下此詩。開頭兩句敘事,來表明自己登臨碣石的原因是適逢路過此地,臨時起意來看看大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星漢燦爛,若出其裡”。中間這五句詳細記錄了臨碣石中,大海的波濤洶湧,附近陡峭的高山,海中的小島與海邊的山互相對立,山上和島上的樹木密密叢叢,草木興旺一派和諧,秋天的蕭瑟風吹得海浪湧起,而作者並未覺得景色淒涼,反而在日暮時分、遙遠的海邊,看到夕陽西下,淡淡的明月掛在天邊,日暮之後,星星開始在湛藍的天空中若隱若現,景色十分靜謐。而後兩句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看似在表達作者對這景色的喜愛,實際上卻是在抒發自己對未來躊躇滿志,胸懷壯志的情感。

曹操的這首《觀滄海》對自然景色的描寫極為細膩,特別是對落幕時分,日月同在、星漢燦爛的物象的刻畫,十分動人,足以見得詩人在山水之間,享受自然之樂,抒發壯志之情,不愧被文史學界稱作“山水詩第一首完篇”。

中國山水詩——詩歌注重生命意識的最高潮

山水詩的開拓者——謝靈運

魏晉南北朝詩人謝靈運是第一個大力寫山水詩的人,可謂是山水詩的開拓者,宋初的謝靈運被貶職降為侯爵,心懷憤恨的他不滿政治黑暗,便寄情山水逃避社會,後又降為溫州太守,遊歷自然,踏遍社會,永初四年(423年)便歸隱至會稽郡始寧縣,大建別墅,不事政務,沉浸山水。在謝靈運的山水詩中,多帶著孤清、閒適的情調,描寫的自然多為浙江一帶,在他的詩句裡,能夠體會到自然的優美清新,陽光而富有生命。如《七里瀨》:

羈心積秋晨,晨積展遊眺。孤客傷逝湍,徒旅苦奔峭。石淺水潺湲,日落山照曜。荒林紛沃若,哀禽相叫嘯。遭物悼遷斥,存期得要妙。既秉上皇心,豈屑末代誚。目睹嚴子瀨,想屬任公釣。誰謂古今殊,異代可同調。

謝靈運作此詩時正值永初三年,即歸隱的前一年,這一年他在溫州做太守,詩的開頭以秋日的“羈心”來表達自己漂泊在外做官的不情願,略感蕭瑟之餘,下一句就豁然開朗,說自己這個孤獨的遊客就告別傷心難過,欣賞這沿途的風景吧!所以在“石淺水潺湲,日落山照曜。荒林紛沃若,哀禽相叫嘯”兩句中,盡情的描寫山水景物,

如“淺水”、“日落”、“荒林”、“禽鳥”等,宛若一幅山水花鳥圖,令人暢然。“遭物悼遷斥,存期得要妙。既秉上皇心,豈屑末代誚”兩句表達了自己對貶謫的不滿,但是卻又有一絲參悟的心,說自己懷著一顆忠君的心,就不怕別人的嘲笑。末兩句,以“嚴子”和“任公”兩位隱士作比,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不合社會,不如學前輩做個隱士,寄情山水,聊表慰藉。

鍾嶸的《詩品》中記載劉宋時的湯惠休對謝靈運和顏延之詩風的評價,曰:

“謝詩如芙蓉出水,顏如錯彩鏤金。”

此評價意在讚揚謝靈運的山水詩對自然描寫惟妙惟肖,烘托了自然的生機、環境的盎然,正符合沈德潛筆下“性情大隱,聲色大開”的詩風。

中國山水詩——詩歌注重生命意識的最高潮

山水詩的繼承者——孟浩然

唐代詩人孟浩然,一心寄情山水,而非入朝為官,他漫遊吳越,感悟自然,寫詩為樂,所以他的形象一直被人們稱頌,稱他是仕官中的“高人”,文人中的“隱士”,李白稱他“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來讚美他少年志不在官,在乎山水之間也。在孟浩然的山水詩中,沒有堆砌的辭藻,更沒有詠志的意蘊,而是以樸素的筆觸描寫田園風光。如《過故人山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在這首詩中,作者的朋友準備好了美味佳餚,請自己去他的院子裡做客。朋友居住的地方被綠樹環抱著,一眼就能看到蒼翠的小山包。推開窗戶,便能看到對面農家做的苗圃,我們喝著酒,聊著天,談談今年剛收穫的桑麻,聊得甚是開心,我們還相約今年九月重陽節的那一天,還來喝酒賞菊花。孟浩然寫田園景物清新秀麗,寫故人情誼真誠深切,寫田園生活樸實無華,寫再相約時亦夾雜可愛之處。

同時,與孟浩然合稱為“王孟詩派”的王維,也是山水詩的代表人物。

中國山水詩——詩歌注重生命意識的最高潮

山水詩的成就者——王維

詩歌發展至唐朝,山水詩達到了頂峰,以王維為代表的山水詩人達到了“天然合一”的境界,由於對自然的熱衷,再加上仕途不順,讓他在開元至八年至天寶三載,過著亦官亦隱的生活,後來終於隱居終南山,這與前期熱衷政治的初心非常不符,隱居終南山後,王維整日吃齋唸佛,賞景寫詩,這些山水田園詩中,多表現王維對大自然幽靜美好的享受,對自己遠離喧囂後的滿足。如《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作者王維歸隱終南山以後,閒下來的日子就多了起來,時間一多,就開始欣賞這山間的花開花落,這日夜裡,王維看著綻放極美的桂花落下來,深夜來臨,深山顯得空蕩幽靜,月亮從空中出來,微弱的亮光彷彿驚嚇住了山裡林中的鳥兒,鳥兒嚇得一聲驚叫,映著這春日的山花中,一股悅然的心情撲面而來,顯得格外美好。

中國山水詩——詩歌注重生命意識的最高潮

王維是山水詩人中成就最高的詩人之一,他具有極高的藝術修養,不僅在詩詞方面造詣極深,也精通繪畫、音樂、書法,這些專長都滋養了他詩歌的抒發表達,他在描繪山水時,不追求華美的辭藻,淡淡寫出一兩句,彷彿就勾勒出一個極為美好的畫面。被北宋文學家蘇軾評價為: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東坡題跋·書摩詰藍田煙雨圖》)

如此“詩畫一體”的局面,在文學史上,可能只王維一人而已。

中國山水詩——詩歌注重生命意識的最高潮

結語

山水詩將情、理、景三者合為一體,這種遇景寫景,寓情於景的方式,構成了山水詩獨特的審美意境,彰顯了山水之美、情感之真、哲理之意,表達了對生命主體的高度認識,是社會發展過程追求人性解放的表現形式。以曹操的《觀滄海》為山水詩首篇,謝靈運、謝眺開拓了山水詩的新局面,而唐朝詩人孟浩然、王維、韋應物等詩人不斷的發揚山水詩的表達內容、表現形式、生活情趣、哲理意趣,把山水詩的神韻、興趣、滋味、意境等發展到極致,為後世提供了一種認識自然、認識自我、認識傳統文化的新途徑。

參考文獻:黃萍《論中國山水詩產生的原因》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綱要·魏晉南北朝 隋唐五代文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