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選》之五——《渭川田家》王維


渭 川 田 家

(唐)王維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閒逸,悵然吟式微。


《唐詩選》之五——《渭川田家》王維

作者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


詩解

⑴渭川:渭水,源於甘肅鳥鼠山,經陝西,流入黃河。田家:農家。

⑵墟落:村莊。斜陽:一作“斜光”。

⑶窮巷:深巷。

⑷野老:村野老人。牧童:一作“僮僕”。

⑸倚杖:靠著柺杖。荊扉:柴門。

⑹雉(zhì)雊(gòu):野雞鳴叫。《詩經·小雅·小弁》:“雉之朝雊,尚求其雌。”

⑺蠶眠:蠶蛻皮時,不食不動,像睡眠一樣。

⑻荷(hè):肩負的意思。至:一作“立”。

⑼即此:指上面所說的情景。

⑽式微:《詩經》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歸”之句,表歸隱之意。


譯文

村莊處處披滿夕陽餘輝,

牛羊沿著深巷紛紛迴歸。

老叟惦念著放牧的孫兒,

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

雉雞鳴叫麥兒即將抽穗,

蠶兒成眠桑葉已經薄稀。

農夫們荷鋤回到了村裡,

相見歡聲笑語戀戀依依。

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羨慕?

我不禁悵然地吟起《式微》。


《唐詩選》之五——《渭川田家》王維

詩韻

這首詩就可以說是一幅田園畫。詩人描繪了一幅恬然自樂的田家暮歸圖,雖都是平常事物,卻表現出詩人高超的寫景技巧。全詩以樸素的白描手法,寫出了人與物皆有所歸的景象,映襯出詩人的心情,抒發了詩人渴望有所歸,羨慕平靜悠閒的田園生活的心情,流露出詩人在官場的孤苦、鬱悶。

夕陽西下、夜幕降臨之際,夕陽的餘輝映照著村落,歸牧的牛羊湧進村巷中。老人惦念著去放牧的孫兒,拄著柺杖在柴門外望他歸來。在野雞聲聲鳴叫中,小麥已經秀穗,吃足桑葉的蠶兒開始休眠。豐年在望,荷鋤歸來的農民彼此見面,娓娓動情地聊起家常。

這美好的情景使詩人聯想到官場明爭暗鬥的可厭,覺得隱居在這樣的農村該是多麼安靜舒心;惆悵之餘不禁吟起《詩經》中“式微,式微,胡不歸?”(意即:天黑啦,天黑啦,為什麼還不回家呀?)的詩句,表明他歸隱田園的志趣。

王維精通音樂、繪畫、書法,藝術修養深厚;蘇東坡評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