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傕、郭汜反攻長安時,司徒王允本可逃走卻執意留下,原因很感人

東漢末年,天下風起雲湧,各地擁兵割據,混亂之勢僅次於戰國時期。而造成天下動盪的始作俑者,則非董卓莫屬。正是由於董卓擅權亂政、胡作非為,才使得關東軍閥乘勢而起,從而開啟了了群雄逐鹿的三國時代。

李傕、郭汜反攻長安時,司徒王允本可逃走卻執意留下,原因很感人

故而,為了使漢室天下重歸太平,以司徒王允為代表的漢朝重臣便謀劃誅殺董卓。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董卓西遷長安一年後,便死於其義子呂布之手。關於此事,《三國志·董卓傳》有著詳細的記載,即:

李傕、郭汜反攻長安時,司徒王允本可逃走卻執意留下,原因很感人

“三年四月,司徒王允、尚書僕射士孫瑞、卓將呂布共謀誅卓。是時,天子有疾新愈,大會未央殿。布使同郡騎都尉李肅等,將親兵十餘人,偽著衛士服守掖門。布懷詔書。卓至,肅等格卓。卓驚呼布所在。布曰"有詔",遂殺卓,夷三族。”

李傕、郭汜反攻長安時,司徒王允本可逃走卻執意留下,原因很感人

此年,便是漢獻帝初平三年(即公元192年)的四月份。董卓一死,王允和呂布等人又把長安城內的涼州人氏全部殺光,並且對在外的西涼將士也不赦免。

李傕、郭汜反攻長安時,司徒王允本可逃走卻執意留下,原因很感人

​在此情況下,李傕、郭汜、樊城和張濟等董卓的昔日舊將便開始以為董卓報仇為由,而率十萬大軍反攻長安。經過十日的交戰,長安城陷落,呂布逃奔關東,王允則被殺害,史稱“十日城陷,與布戰城中,布敗走。傕等放兵略長安老少,殺之悉盡,死者狼藉。誅殺卓者,屍王允於市。“

李傕、郭汜反攻長安時,司徒王允本可逃走卻執意留下,原因很感人

而事實上,王允本有機會在長安陷落之前趁機逃跑的,當時剛剛兵敗的呂布也曾如此勸說王允,即“布兵敗,駐馬青瑣門外,謂允曰:"公可以去。"然而,王允卻並沒有選擇逃跑來保全自己的性命,而是選擇了留下,選擇了與長安城共存亡。

李傕、郭汜反攻長安時,司徒王允本可逃走卻執意留下,原因很感人

王允之所以在生死時刻作出上述的這種選擇,其背後原因令人動容。根據張璠的《漢紀》所載,當呂布勸說王允離開長安時,王允是如此回答道:"安國家,吾之上願也,若不獲,則奉身以死。朝廷幼主恃我而已,臨難苟免,吾不為也。努力謝關東諸公,以國家為念。"

也就是說,以漢室為重的王允,一直把安定天下、振興漢室作為自己的政治目標和志向。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王允這位深受儒學薰陶的志士,選擇了捨生取義,選擇了以死報國。故而,王允才不會丟棄年少的漢獻帝而獨自逃走。

李傕、郭汜反攻長安時,司徒王允本可逃走卻執意留下,原因很感人

綜上所述,將漢室利益視為至高無上的王允,他的選擇本身就飽含著慷慨悲歌的意味,也折射出東漢時期儒學對士人的影響之深。

本文是原創內容,諸位若有其餘內容需要補充,歡迎在下方留言探討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