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傕、郭汜曾控制東漢朝廷,為何產生矛盾,從而失去漢天子劉協?


李傕、郭汜曾控制東漢朝廷,為何產生矛盾,從而失去漢天子劉協?

以董卓為首的涼州軍閥掌控朝政,是漢末三國時期一個影響比較大的事件。其中不僅包括董卓,還有董卓餘黨李傕、郭汜、樊稠等人。董卓被王允所殺,李傕等人得不到朝廷的赦令,於是聽從賈詡的建議反攻長安,擊敗呂布處死王允,再度掌控朝政。董卓控制朝政的時間是在中平六年到初平三年(即公元189年到192年),將近三年的時間;而李傕、郭汜等人控制朝政的時間是在初平三年到興平二年(即公元192年到195年),也是三年的時間。董卓的覆亡是因為內部發生的政變,具有突發性;而李傕、郭汜等人的失敗非常有意思,是因為雙方的內訌,放鬆對漢天子劉協的控制,使得劉協逃出關中,最後被曹操安置在許縣。這個時候李傕雖然還在關中,但是也算是失敗了,最後輕鬆被曹操消滅。李傕和郭汜本來是同一陣營,為什麼鬧起矛盾呢?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這件事。

李傕、郭汜曾控制東漢朝廷,為何產生矛盾,從而失去漢天子劉協?

一、李傕、郭汜反攻長安後涼州軍閥的形勢

董卓之後的最著名的餘黨,當屬李傕、郭汜,這兩個人控制了東漢朝政,但是卻發生內訌,自相殘殺。李傕、郭汜其實並非董卓手下地位較高的將領,董卓手下有五個中郎將,其中有一個是他的女婿,叫做牛輔,權力比較大。而李傕、郭汜、張濟等人都是牛輔的手下。董卓被王允殺掉,牛輔死於內訌,這意味著原先由董卓設定的涼州軍閥中的階級體系已經崩塌。在李傕、郭汜等人不知所措的時候,賈詡提議反攻長安。於是李傕、郭汜、張濟等人反攻長安,這是第一批人;王允命令胡軫、楊定、徐榮(五中郎將之一)等人討伐李傕、郭汜,胡軫和楊定直接反水,徐榮戰死;李傕、郭汜等繼續向長安進軍,又匯合了新的董卓餘黨——樊稠、李蒙、王方等人,這一批人應該是以樊稠為主。涼州軍閥的兵力越來越強。

李傕、郭汜曾控制東漢朝廷,為何產生矛盾,從而失去漢天子劉協?

等到進入長安後,涼州軍閥開始分贓。李傕、郭汜、樊稠三個人分到的比較多,李傕為車騎將軍、司隸校尉,有假節、開府的權力;郭汜和樊稠分別為後將軍和右將軍;張濟為鎮東將軍,但是不在洛陽,而是屯兵於弘農;除此以外還有一個段煨,他是五中郎將中唯一留下的一個(徐榮戰死,董越被牛輔殺死,牛輔被親信殺死,呂布逃出洛陽),他沒有參與反攻長安,一直待在華陰保境安民。段煨也受到了李傕、郭汜等人的拉攏或者說安撫,從中郎將遷為寧輯將軍,不過從整體上來看,段煨與李傕、郭汜、樊稠等人的聯繫並不是很親密。

李傕、郭汜曾控制東漢朝廷,為何產生矛盾,從而失去漢天子劉協?

這是涼州軍閥當時的一個形式,總體上來說李傕、郭汜、樊稠三人權重比較大。李傕、郭汜、張濟本來是牛輔的部下,但是率先反攻長安,拯救了當時惶惶不可終日的涼州軍閥,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可能是實力不濟,也有可能是李傕等人需要一個外鎮拱衛長安,張濟沒有進入核心決策層。提出反攻長安建議的賈詡在李傕軍中,或許是因為這一層關係,這一派中以李傕為首;樊稠屬於董卓的部曲,在反攻長安時屬於另外一支涼州軍閥勢力的頭頭,所以也獲得了一些權益,但要次於李傕、郭汜;段煨和這些人都沒有關係,也沒有出力,還是保持原狀。

李傕、郭汜曾控制東漢朝廷,為何產生矛盾,從而失去漢天子劉協?

二、李傕、郭汜與馬騰、韓遂之間的戰爭

涼州軍閥不只有董卓這一家,還有馬騰、韓遂、宋建等人。董卓控制朝政的時候,選擇拉攏馬騰、韓遂等人,穩定西方的局勢,專心應對關東聯軍。李傕、郭汜控制朝政的時候,一開始也安撫馬騰、韓遂,以為徵西將軍、鎮西將軍。韓遂回涼州,馬騰駐軍在郿縣。但是在興平元年(即公1元194年),馬騰向李傕要求一些東西,具體是什麼小編不清楚,大概是一些政治上的權益,但是被李傕回絕。這下同在關中之地的兩個軍閥就產生了矛盾。馬騰聯合馬宇、劉範、種劭、杜稟等人討伐李傕、郭汜,韓遂從涼州本意上打算調和雙方,但是又主動幫助馬騰。雙方交戰在長安以北五十里的長平觀,結果馬騰、韓遂大敗,逃回了涼州。

李傕、郭汜曾控制東漢朝廷,為何產生矛盾,從而失去漢天子劉協?

樊稠、李利(李傕的侄子)率軍追殺馬騰、韓遂,韓遂派人向樊稠請和,說:“天下反覆未可知”,同是涼州人,何必要苦苦相逼呢?於是樊稠接受了韓遂的請求,兩個人聊了一會,就把韓遂放走了。在與韓遂、馬騰交戰的時候,李利因為作戰不力,受到樊稠的呵斥。李利對樊稠心生不滿,於是把樊稠私自放走韓遂,並且與韓遂並馬談笑的事情告訴了李傕。樊稠本來就不是李傕、郭汜派系的,他與韓遂交談的內容,可能是不相干的事情,也可能是不利於李傕、郭汜的事情,馬騰進攻長安時,就是以劉範、馬宇等人為內應,誰能保證樊稠不是下一次的內應呢?所以李傕對樊稠起了猜疑之心。

李傕、郭汜曾控制東漢朝廷,為何產生矛盾,從而失去漢天子劉協?

三、李傕殺樊稠、李蒙,促成涼州軍閥的分裂

在這件事的第二年,也就是興平二年(即公元195年)二月,李傕在宴席上令部將胡封刺殺樊稠,一同被殺的還有李蒙。李蒙是和樊稠一個派系的人,可以看出李傕刺殺樊稠的目的,就是徹底消滅樊稠這一派。另外的王方沒有記載,小編不敢肯定他也被李傕所殺,但至少可以證明王方的影響力非常有限。

李傕、郭汜曾控制東漢朝廷,為何產生矛盾,從而失去漢天子劉協?

李傕殺樊稠導致的後果就是“由是諸將各相疑異”,對李傕的認同感大大降低。不過這裡的“諸將”似乎並不包括與李傕同一派系的郭汜,按《後漢紀》的記載,此事發生後郭汜仍然經常到李傕那裡飲酒,有時候還過夜。這讓一個人產生危機感,有意思的是這個人不是別的什麼涼州將領,而是郭汜的老婆。理由也非常奇葩,郭汜老婆擔心郭汜在李傕那裡得到什麼特殊服務,“與傕婢妾私而奪己愛”,於是打算離間他們。

有一次李傕送飲食過來,郭汜的老婆就把裡面的豆豉說成毒藥,認為李傕要對郭汜下手。李傕殺樊稠、李蒙雖然沒有牽扯到郭汜身上,但也可以看出他吞併其他涼州將領的野心。而且樊稠被幹掉了,最大的實權人物就剩下李傕和郭汜兩個人了。如果李傕再一次動手,目標是誰可想而知。後來李傕又請郭汜喝酒,喝得大醉。不過郭汜留了一個心眼,他懷疑李傕毒害自己,於是“絞糞汁飲之乃解。”可見郭汜對李傕的不信任到達了什麼程度。

李傕、郭汜曾控制東漢朝廷,為何產生矛盾,從而失去漢天子劉協?

郭汜都不信任李傕,更不用說其他的涼州將領了。當初從長安投降來的楊定擔心李傕會危害自己,於是與郭汜聯合,打算挾持漢天子劉協,把李傕排擠在外,進而消滅掉。李傕得知這個消息,先下手挾持劉協,郭汜也挾持百官公卿,雙方進行交戰。這個時候張濟從陝縣到長安調和二人,並且請求讓劉協東歸洛陽。李傕本來就很不得人心,把持劉協表面上是一張王牌,但實際上的壓力非常大,很多人因此背叛李傕。於是李傕順水推舟,放劉協東歸,重新成為一個沒有任何政治上優勢的軍閥,最後走向徹底的失敗。

參考文獻:《三國志》、《後漢書》、《後漢紀》、《中國歷史地圖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