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造车的华为着急“上车”;30万补贴门槛卡了谁

前途迷途,拜腾失速。

卡门内参 | 不造车的华为着急“上车”;30万补贴门槛卡了谁

“卡门内参”是未来汽车日报的周更栏目,为您梳理出行领域本周值得关注的商业新闻。以下是本周(4月20日-4月24日)值得关注的公司和商业新闻:

整理 | 秦章勇

不造车的华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着急“上车”

4月23日举行的“华为HiCharger直流快充模块”线上发布会,更像是一档《走近科学》节目。甘当车企幕后人的华为,潜入车企最不敢碰的底层技术:从自动驾驶芯片、车载系统底层OS、激光雷达,到颠覆传统汽车架构的以太网关。亮相后备受瞩目的HiCar,不过是华为“汽车梦”的冰山一角。

过去数年来,华为不管在哪个领域都试图挑战“世界第一”:做无线基站要超越爱立信,做手机终端瞄准三星和苹果,做智能家居的目标是谷歌和亚马逊。如今,“迟到者”华为又点燃了下一个战场。

延伸阅读:

30万补贴门槛是国内纯电品牌的“灭顶之灾”?

4月23日,多部门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通知提出,原则上2020年-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但最受关注的是“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

财政部表示,做出这一限定主要是考虑中国消费者购买力水平、产业发展等因素,避免补贴大量流向奢侈消费。换句话说,就是把补贴留给最需要的人。作为目前国内新能源车“销冠”,特斯拉会如何应对备受瞩目。与此同时,其它国内电动车品牌也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延伸阅读:

前途值钱的只剩下地皮和资质

据内部员工介绍,前途汽车将员工分为ABCDEFG七个职位层级,从去年7月开始,前三个级别的员工最先开始停止发放工资,D、E、F、G级则在去年八九月出现同样状况。今年2月,前途汽车推出离职结清协议,要求员工主动或协议离职,否则将强制解除劳动合同。

前途汽车从去年7月就出现了工资难发的情况,但当时不少人仍相信这只是公司“短暂出现问题”。直到工资被拖欠了数月,社保和公积金断缴,他们才意识到,问题远比自己想象中严重。在一位汽车行业投资人看来,前途K50本身的定位决定了它无法成为一款走量车型。“他们对标的保时捷718本身就很小众,车的表现并不亮眼,也还要去跟保时捷竞争,想拿到市场份额的难度太大了。”

延伸阅读:

拜腾核心管理层出资参与C轮融资

拜腾汽车方面对未来汽车日报表示,由于“中间沟通环节出现了问题”,目前公司员工3月工资“还在解决中”,公司核心管理层已经明确将降薪80%,并出资参与C轮融资,“体现带领全体员工走出疫情冲击的决心与信心”。

早在去年9月,拜腾汽车就曾宣布C轮融资即将完成,预计融资规模5亿美元。拜腾汽车CEO戴雷当时表示,拜腾汽车C轮融资进展非常顺利,已得到多家机构支持。但目前来看,C轮融资仍然悬而未决。

延伸阅读:

斯科达官降后,开始全力以赴拼销量

4月22日,一场略显萧条的线上交流会不到18分钟便仓促收尾,几位出席发布会的斯柯达高管语气平稳而冷静。发布会上,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斯柯达品牌营销事业执行总监林元航宣布,斯柯达品牌将调整全系车型市场指导价,调整幅度最高可达2.45万元。

官降背后,是大众集团关于斯柯达“保销量还是保品牌”的艰难抉择,显然,几番权衡之下,大众还是选择了前者。 “希望今年销量跌幅小于13%,占有率需要提升”。上汽大众方面表示,上汽大众及斯柯达双品牌2020年的目标是确保市场占有率提升,至少不下降。

延伸阅读:

油价下跌不是“灵丹妙药”

当地时间4月20日,美国原油期货历史上首次跌至负值,收于每桶负37.63美元,跌幅达306%,盘中一度触及每桶负40.32美元的历史低点。油价负值意味着将油运送到炼油厂或存储的成本,已经超过了石油本身的价值。

油价暴跌对汽车消费影响几何?多位行业人士对未来汽车日报(ID:auto-time)表示,油价维持低位将拉动物流运输业回升,但对于汽车这样单价动辄数十万元的大宗消费品,拉动作用并不明显。

延伸阅读:

芯片巨头集体攻入汽车市场

4月9日,英特尔在2020年中国年度战略线上媒体交流会上宣布,Mobileye的EyeQ芯片已经卖出5400万枚,被搭载在全球超过5000万辆汽车上,高精地图覆盖全球3亿多公里道路。错失移动互联网江山的PC巨头英特尔,将汽车视作收复失地、一雪前耻的战场。

不过,高通在智能手机时代SoC(集成芯片)市场占有率常年高居第一,凭借通信优势,高通将在信息娱乐的长处扩大至车联网,主打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与英特尔、高通并列为全球三大芯片巨头的英伟达,则是显示芯片(GPU)的发明者。三足鼎立的局面已初步形成,看似稳固,但来自传统主机厂和互联网巨头的变数已然不可忽视。

延伸阅读:

新基建来了,但充电桩是门好生意吗?

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逐渐从“车补”转向“桩补”,以及新基建可能带来的新一轮补贴,充电桩行业吸引了众多玩家。今年3月,国家电网宣布将投资27亿元新建设7.8万个充电桩,年同比增长10倍。南方电网计划在4年内投资215亿元建设充电站150座、充电桩38万个,数量为现存10倍以上。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充电桩运营至今没有普遍盈利,小运营商生存尤为艰难。若新基建补贴到来,不差钱的大运营商继续扩张网络,以保住市场份额;在地方市场靠精细化运营生存的小运营商,承担亏损和获得补贴的能力相对较弱,或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延伸阅读:

威马沈晖:造车毛利率很重要,别想着羊毛出在猪身上

作为一个传统车企出身的汽车行业老兵,威马CEO沈晖接受36氪独家专访时表示,应对疫情这种短期内的突发状况,做好精细化运营很重要。尤其在当下现金流成为创业公司命门的时刻,严卡精细化管理被他看做保证公司基本面健康的重要方式。

在沈晖看来,造车是一个生态合作,一定要供应链、以及智行合伙人这些合作伙伴都好,这个生态才能生存发展下去。毛利率很重要,如果毛利率为负,无论股票市场还是投资人,或者撇开他们从实际情况来讲,这个公司很难走得太远,因为卖得越多死得越快。

延伸阅读:独家专访 | 威马CEO沈晖:毛利率很重要,别想着羊毛出在猪身上

北大众领跑南大众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一季度批售数据,一汽-大众实现31.98万辆,同比下滑26.2%;上汽大众则仅有18.3万辆,同比下滑60.9%。绝对值上,南大众是北大众的六成不到;跌速上,南大众是北大众的两倍不止。而在去年同期,两者都是在40万的量级,上汽大众当时还比一汽-大众微多了3万多。于是原本势均力敌的市场份额,现在也出现了变化,北大众占11.3%,南大众掉至6.5%。

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于双方存在品牌结构的天然差异。一汽-大众的销量中,包含了奥迪品牌、大众品牌、捷达品牌,覆盖了高端、中产、和小康人群,实现全域的流量打击。而上汽大众方面,只有大众品牌和斯柯达品牌。

延伸阅读:南北大众向南北

汽车经销商亏损加大,价格倒挂现象严重

从2018年车市步入下行轨道开始,经销商生存状态便每况愈下,库存压力加大、新车利润缩减、盈利水平下降等逐步成为行业常态。进入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整个车市节奏,致使经销商运营受阻,现金流匮乏,直面生存危机。

一直以来,经销商盈利模式单一,很多中小经销商基本依靠车企优惠政策与业绩返点存活,销量目标能否完成直接决定其盈利水平。在车市上行时期,购买力旺盛,经销商日子相对较为滋润。然而,随着车市由增量转入存量,消费者购买意愿下降,对于经销商而言,在完成销量目标这一问题上变得愈发艰难。

延伸阅读:经销商之困:亏损加大,半数现金流不足支撑三个月


卡门内参 | 不造车的华为着急“上车”;30万补贴门槛卡了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