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陌生人

人與人相遇有時候真的是很奇妙的事情,曾經在一篇文章中看到過,能夠相遇的概率是五千分之一,倘若能說上一句話,概率是十萬分之一,能成為朋友的概率是百萬分之一,而成為知己的概率是兩億分之一,相知相惜便是一種穿越光年的交匯。

最近一直在想這個世界真的很小,好像一轉身,就不知道會遇見誰。這個世界也很大,大到我們認識了,又漸行漸遠。同一時間不同的地點,或許不斷地上演分分合合的事情,讓我們不斷的遇到陌生的人,由陌生到熟悉.......有的由熟悉再到陌生。

熟悉的陌生人


就如同蕭亞軒的那首老歌《最熟悉的陌生人》

還記得嗎?窗外那被月光染亮的海洋。你還記得嗎? 是愛讓彼此把夜點亮

為何後來我們 用沉默取代依賴,曾經朗朗星空 漸漸陰霾 嗯 心碎離開

轉身回到最初荒涼裡等待,為了寂寞 是否找個人填心中空白,我們變成了世上 最熟悉的陌生人

今後各自曲折 各自悲哀,只怪我們愛得那麼洶湧,愛得那麼深,於是夢醒了 擱淺了 沉默了

揮手了 卻回不了神,如果當初在交會時能忍住了,激動的靈魂 也許今夜

我不會讓自己在思念裡沉淪, 心碎離開 ,轉身回到最初荒涼裡等待

為了寂寞 是否找個人填心中空白 我們變成了世上 最熟悉的陌生人

熟悉的陌生人

最熟悉的陌生人,由曾經的相愛到漸行漸遠,這算是其中的一種吧。

現在的網絡讓我們不用面對面就能拿結實到不同城市的人,從九月份不再忙碌於應酬開始,習慣於每天跑步,對於我這樣的高科技小白來說,對於APP之類僅限於微博,微信,QQ等一些常用APP,對其他的APP沒怎麼關注,除了朋友讓下載的。

偶然間看到了簡書,每天會上去翻翻有關讀書的文章,出去對讀書的熱愛,無意間看到了讀書手賬招募,出於好奇,就加入其中,開始每天在簡書上打卡,或許就是這個時候埋下了希望的種子吧?

在一個月前,開始在簡書上參加日更,堅持寫一些讀書的感悟,也想挑戰一下自己的毅力,堅持去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就這樣,結識了了簡小哥,知道了簡書長沙交流群。

熟悉的陌生人

每天仍然跑步,仍然在簡書上讀讀寫寫,偶爾會發到簡書長沙的交流群裡。有一天看到他發的關於在梅溪湖跑步的感悟,便在群裡打了招呼:“你也在梅溪湖跑步呀。”“是的”“我經常在梅溪湖跑,每天五公里”就這樣認識了。

除了第一次的交流,似乎就停止了聯繫,每天仍然堅持跑步,有時候會多跑上一會兒,嘗試挑戰自己。堅持日更,每天晚上堅持瑜伽課,致使週一到週六晚上的時間都排滿了,連週末也不例外,週末晚上讀書會也堅持了很久了。很喜歡大家一起討論一本書,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體會的精彩瞬間。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每天習慣在簡書讀一些文章,讀到一篇寫《遇見》的文章,被文字所吸引,文字很美,引用也恰到好處的入人心旋。

“遇見”——我想這一定是人世間最為溫暖的詞之一。生命中總會有一些神奇的事情在不經意間發生,成為我們人生刻骨銘心的美好記憶,就如兩個人之間的遇見,從此便有了全新的開始。

董卿在《朗讀者》中說:“從某種意義上說,世間一切,都是遇見。冷遇見暖,就有了雨;冬遇見春,有了歲月;天遇見地,有了永恆;人遇見人,有了生命。古往今來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寫各種各樣的遇見: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是撩動心絃的遇見。

想到孫燕姿的《遇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