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店路边这块不起眼的石头,见证了信阳古代商业的繁荣

在三里店老街纲领桥南面不远处的墙脚下,躺着一块形似元宝的石头,乍看上去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对任何事物抱有好奇心的我,还是按捺不住探寻的心理。

三里店路边这块不起眼的石头,见证了信阳古代商业的繁荣

▲三里店老街发现的元宝石(作者自摄)

经过考证,这种两头翘起,中间凹下,很像古代的元宝的石头叫做元宝石,又称砑光石、踹布石等,是古代染布作坊用于碾整染布成品的特有工具。

原来,老年间城市靛行里有“染坊”和“踩坊”之分。染和踩是这个行当的两道工序。有些布匹或者丝织品,在染坊内洗染后,会缩水,尺寸不够,而且还会起褶子,元宝石就是当时为了恢复布料长度、平整布面的而出现的一种工具。

三里店路边这块不起眼的石头,见证了信阳古代商业的繁荣

▲元宝石俯视(作者自摄)

据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上记载:“凡棉布寸土皆有,而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凡布缕紧则坚,缓则脆。碾石取江北性冷质腻者(每块佳者值十余金),石不发烧,则缕紧不松泛。芜湖巨店首尚佳石。”

这段话中,宋应星不仅介绍了元宝石在明代的用途,还说明了该如何选取,以及当时的行情等。他说,用元宝石碾布,织物就像人的肌肤一样,变得很紧致,柔光滑亮的。元宝石的选材大有讲究, “江北性冷质腻”的石材是首选,而且价格也比较高,贵的每块要“十余金”。为什么要用“性冷”“质腻”的呢?那是因为织物在元宝石上来回摩擦,而且碾压作业的时间很长,容易摩擦产生静电发热而损坏织物;但由于石材的质地很好,不会“发烧”,就不用担心它摩擦生热对织物带来的破坏了。

三里店路边这块不起眼的石头,见证了信阳古代商业的繁荣

▲老照片中的踹石工人(图片来源于网络)

600多年前,元宝石很流行,甚至成一些印染店“炫富”的招牌。所以,在明朝,要想知道哪家印染店的规模大,看看他们的元宝石就知道了。当时在芜湖,规模大的印染店都非常喜欢材质好的元宝石,不惜重金购买,并以此来炫耀自己的实力和招揽生意。

到了清代,砑光工艺名称演变为艺“踹”,踹布业盛极一时,除练染作坊设有踹布工具外,更有专业的踹布房或踏布技房。清代《木棉谱》记载,当时踹布采取的工艺方式是将织物卷在木轴上,以磨光石板为承,上压光滑元宝形大石,重可千斤,一人双足踏于凹口两端,往来施力踏之,使布质紧薄而有光。踹过的布表面光洁,很适于风大沙多的西北地区作为衣料。洗染之后的布匹要送到踩坊加工。踩坊工人站在元宝石上,利用身体晃动摇摆,达到平整布匹的目的。

三里店路边这块不起眼的石头,见证了信阳古代商业的繁荣

▲苏南地区的人力踹布 《蚕桑丝绸志.江苏卷》

相比于江南地区的染坊业,我们目前所能掌握的资料来看,信阳的染坊规模并不大,据统计,1935年,信阳城内有手工作坊676户,其中织布业8户,染坊50户。这50户的染坊有多少是拥有踹布石的店铺更是难以知晓,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块石头的所在地三里店明清时期曾一度繁华,特别是道光年间依靠贩运盐业,这里形成了商贸重地。今天在三里店老街见到的这块石元宝,可能也从一个侧面见证了明清时期信阳印染业的印记。

三里店路边这块不起眼的石头,见证了信阳古代商业的繁荣

▲三里店老街(作者自摄)

在我所走访街巷的历程中,信阳市区范围内目前仅见到这一块踹布石,其珍贵性不言而喻,作为地方历史经济重要的见证,这块石头理应受到保护和重视,而不是像如今这样躺在路边上,不为人们所熟知。(文/程思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