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和氏璧的下落之謎的史聞揭祕

國寶和氏璧的下落之謎的史聞揭秘

和氏璧是我國最負盛名的珍寶。圍繞它發生了許多傳奇故事,而如今它的下落也是一個謎。傳說春秋時有個楚國人卞和,看見鳳凰落在一塊青石之上,於是把石頭獻給楚厲王。但經玉工辨認只是一塊普通石頭,厲王一怒之下砍去了卞和的左腳。厲王死後,武王登基。卞和再次獻寶。玉工依然認為是石頭,卞和又被砍去了右腳。後來文王即位,命人把石頭剖開,果然得到了稀世寶石,為讚揚卞和獻寶的精神,於是命名為“和氏璧” 。

國寶和氏璧的下落之謎的史聞揭秘

和氏璧的命運

公元400年後,楚國丞相打仗有功。楚威王便把和氏璧賞賜給了他。可是有一天, 丞相大宴賓客, 拿出玉璧賞玩時, 旁邊的深潭裡突然躍出各種魚兒,賓客們爭相觀看, 混亂中玉璧不知去向。 後來,和氏璧輾轉到了趙國。秦王得知,派使者提出以城換璧, 才引出了 “完璧歸趙”的著名故事。秦滅趙國後,秦始皇將和氏璧製成一方玉璽, 上刻 “受命於人, 既壽永昌”8個篆字,希望能代代相傳。從此,玉璽就成為歷代皇帝權力的象徵。然而不久之

國寶和氏璧的下落之謎的史聞揭秘

後,秦朝就滅亡了。秦王子嬰將玉璽獻給劉邦。劉邦將它帶在身上,號稱“漢傳國璽” 。西漢末年,王莽篡權,派弟弟王舜向小皇帝索要玉璽。太后氣得將玉璽摔在地上,從此玉璽缺了一角,只好用黃金鑲補。東漢末朝,玉璽一度失蹤。後來長沙太守孫堅攻入洛陽,發現一口井裡冒出紅光,命人打撈,從撈出來的宮女屍體項下的錦囊中找到玉璽。孫堅死後,玉璽被獻給曹操,後又傳到晉朝,最後落入唐太宗之手。唐末,天下又陷入五代交疊的大亂局面,傳國玉璽也從此失去了蹤跡。儘管此後不斷有玉璽被發現的傳聞,卻始終得不到確證。

國寶和氏璧的下落之謎的史聞揭秘

和氏璧之謎

和氏璧傳國玉璽代代相傳, 前後持續達1600多年之久。 那麼這一為天下人爭奪不休的稀世奇珍究竟是什麼寶物呢?傳統觀點認為和氏璧應是一種玉。因為“璧” 在古文中的意思就是 “平而圓,中間有孔的玉” 。然而史書又稱它“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 ,而一般的玉並不能變色。 於是又有人認為和氏璧是一種名叫月光石的礦物。 月光石的色澤類似珍珠, 在不同的角度觀察可以看到不同的色彩。 但這依然不能證明和氏璧就是月光石。 因為和

國寶和氏璧的下落之謎的史聞揭秘

​氏璧被發現時是迷霧重重的和氏璧包裹在普通岩石之中的,即所謂的“璞” 。 正因如此, 卞和才失去了雙腳。 而月光石則是裸露在岩石之外的一種天然晶體。 況且, 月光石也不會單獨生成, 但自卞和發現和氏璧之後,再沒有在該地找到其他類似的寶石。另有一種叫蛋白石的礦物,其特徵與和氏璧有幾分相似,然而楚地荊山一帶並沒有發現這種礦床。不過,無論什麼寶石也不會有和氏璧如此傳奇的經歷,寄託瞭如此多的野心和慾望。也許,這才是和氏璧被傳為天下至寶的根本原因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