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连发两份问询函,亿联网络是否造假?看资金转出体外的可能性

自从亿联网络4月14日公告了年报,监管方就在4月15日和18日连发两份问询函

对公司提出诸多质疑,其中第二份问询函信息量极大,非常精彩。

我觉得这绝对是监管方对股民的真爱呀,让大家小心别踩雷。大家一定要感恩!

网上对亿联网络是否造假的争议一直不断,爱与恨交织缠绵的理由竟然是相同的,那就是:亿联网络的利润实在是太高了。

亿联网络的利润有多高?

公司2019年毛利率67%,净利率56%。要知道茅台的毛利率是92.11%,净利率才只有55%。更可怕的是,茅台的增长率都不超过20%了,亿联这么高的净利率还能每年保持超过40%的增长。

这是一家高科技公司吗?不,并不是,它只是个做贸易的。

所以,这到底是何方妖孽?

精彩的问询函

两份问询函,对公司的质疑非常详细,应该已经关注许久。

监管连发两份问询函,亿联网络是否造假?看资金转出体外的可能性

我挑重点来解读一下:

1、对于经销模式的质疑

公司销售收入80%来自于海外的经销商,部分经销商注册资本很小,但交易量很大,海外业务的真实性,在审计和调查中都是个难点,所以是大家质疑最大的地方。

对经销商的质疑,主要是其真实性,到底这些经销商是不是真的,有没有真实交易。

所以监管方要求补充说明交易的各环节、经销商的详细信息、是否还有其他代理、库存信息、经销商的布局和客户情况等。

同时,也拿竞争对手,也就是该行业世界第一的Polycom来举例,人家世界第一,客户服务成本和销售费用都较高,你为什么这么低?如果你的模式更好更赚钱,人家为什么不这样做?

问的其实挺深刻,对不对?

看看你们公司用的是不是都是POLYCOM?


监管连发两份问询函,亿联网络是否造假?看资金转出体外的可能性

2、对公司核心技术竞争力的质疑

做为一家贸易公司,还是下面拥有众多代理的贸易公司,这么高的利润率是绝对不合理的。

所以公司之前提出了,核心竞争力是技术,自己拥有多项基础音视频处理技术。

不光拥有这个核心技术,还无需主芯片厂商提供配套处理方案即可实现音视频处理,这意味着也没有向什么主芯片厂做采购。

公司招股书上的供应商的确非常集中,都是一个叫做深圳华富洋的公司,这个公司有众多境外的贸易主体。这个我们后面谈资金怎么循环的时候再仔细说。

所以监管要求补充说明由主芯片厂商提供配套处理方案是否为行业惯例。

同时监管方要求公司补充说明研发投入、专利情况、核心零部件的采购、上市时取得的部分技术许可是否仍用于公司产品等。

这部分的质疑,说人话就是:你吹的技术到底是不是真的,凭什么利润率那么高?

3、其他方面质疑

其他比较重要的方面,挑重点看:

  • 公司高增长的合理性
  • 和国内同行相比毛利率明显偏高的合理性
  • 委托加工模式合理性,包括外协人员、质量管控以及核心技术保密性
  • 理财产品,是否资金通过理财产品流向控股股东及关联方
  • 首发募集资金是否按预期用途使用
  • 出口规模大,税费返还金额小的合理性
  • 新任命财务总监任职时间短的原因

问题看起来还真是很多呀……

监管连发两份问询函,亿联网络是否造假?看资金转出体外的可能性

公司资金的流动

网上对亿联网络的分析已经很多了,不多重复,感觉问询函其实问得已经很详细。

我提供一个新的角度:现金流

毕竟如果公司要造假,那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圈钱,所以,这个钱会怎样圈走呢?

1、公司钱是怎么来的

公司目前货币资金加上理财有36.9亿元,其中17.36亿是股权融资获得,上市之后融资16.55亿元。

其余部分算是经营获得的资金。

对于一个员工人数只有1137人的公司来说,这个赚钱的能力实在是太高了。

监管连发两份问询函,亿联网络是否造假?看资金转出体外的可能性

2、钱从采购渠道出去

公司的客户80%是海外的经销商,隐蔽性很高,那供应商呢?

从招股说明书来看,公司的供应商其实很集中,深圳华富洋占了24.44%。

监管连发两份问询函,亿联网络是否造假?看资金转出体外的可能性

注意,公司披露前五大供应商的时候,没有把华富洋合并,是分成了不同的公司来算,所以前五之后可能还会有华富洋的采购。

而且华富洋有好多境外的主体,资金再转移到国外一点都不难。

3、巨额理财产品资金去向存疑

很多人纠结说亿联不可能造假,因为他并没有借款,但是还有很多钱。

但是亿联巨额的资金主要买了理财产品,但理财产品也是可以转移资金出去的,这个问询函上问得很清楚:

监管连发两份问询函,亿联网络是否造假?看资金转出体外的可能性

公司的控股股东或者其他关联方、隐蔽关联方,可以通过理财产品来募集资金,而亿联可以用公司的资金去购买这些理财产品,钱依然也能从自己左口袋跑到右口袋去。

37亿的理财呀,如果就出去了,啧啧……

4、大股东通过分红和减持获得钱

监管机构的第一封问询函就是在问公司转股、分红和减持的。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 9 元(含税),同时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转增 5股。公司自上市以来已实施了 3 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的分配方案,每次转增比例均为 10 股转增 10 股。


请补充说明公司是否存在通过大额现金分红和转增影响公司股价配合相关股东减持的问题。

通过资本公积转股本,可以让大股东拥有更多股份,然后分红和减持均可以套现。

至此,资金转出体外,也算落袋为安了。


以上,只是提出了一个新的角度来分析公司可能的动机,一切造假毕竟都是为了钱。

从整个资金流来说,钱可以通过采购和销售完成循环,销售大于采购的部分,一旦有可以在体外循环的巨额资金,也是可以覆盖的。

这样,业绩有了,钱有了,股票的市值变高了,可分红,可减持,就看起来开始像一个高手玩的资本游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