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也得傳染病,康熙結束了幾代人的厄運

說起皇帝,大家的印象中肯定是坐在金殿之上,聽著大臣們的彙報。掌管天下,英武不凡。其實許多皇帝的面貌並不是那麼完美,比如康熙,其實他是一個小麻子。他的麻子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因病而來。

皇帝也得傳染病,康熙結束了幾代人的厄運

康熙畫像

天花,這是一種渾身滿臉長痘痘的烈性傳染病。不是中國特產,也並非滿人特產,滿人在東北,本來很少得天花,但滿人入關時,與明軍打得你死我活,結果清軍染上天花。從此,這一疾病困擾了幾代皇帝。在《清宮檔案揭秘》中記載,滿清入關以後,有順治、同治兩位皇帝死於天花,而康熙和咸豐皇帝雖然沒有死在天花之下,卻得了後遺症,留下了滿臉的麻子。在意開始,人們對待這種疾病,只能是躲避,就連皇太極的侄子因為染天花而死時,為了避免感染,都沒有開追悼會。連皇帝都沒有可見當時人們的束手無策。

皇帝也得傳染病,康熙結束了幾代人的厄運

孫思邈雕像

其實在很早以前,就有一個偏方,種痘術。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中介紹:“治小兒身上有赤黑疵方:針父腳中,取血貼疵上即消。”這可能就是最早的“疫苗”了。但是這些都是民間流傳的偏方。等到了天花發病年,很多病人與家屬被趕出城外,人們生活困苦,不時有人因為疾病和飢餓。在皇宮內部隔離更為嚴格,不管是誰,一旦被隔離,就真的成了瘟神,人人躲著走。京城內流行的口頭語已經變成“你躲我遠點”、“思想有多遠,你給我遠滾多遠”(呵呵,估計是這個意思),因為如果誰被發現感染,全家都要被趕出城外。天花的防控形勢危急,康熙高度重視,做出最重要批示,諭令設立“查痘章京”一職,比衛生部長職權還大,專門管天花的檢疫與治療。當時的寧國府太平縣(即今安徽黃山腳下)。康熙帝不顧大臣反對,大力提倡推行全國。不久,很多國家派人來中國學習。在外國流傳多年以後,被琴納改良成牛痘疫苗,又再次傳回我國。

舉報/反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