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的“廁所文明”

外國人的“廁所文明”

自古以來,如何幹淨、迅速、衛生的如廁都是一個大問題,為此人們與便便的鬥爭持續了幾千年...

老外最早的廁所是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那裡的古巴比倫人在地面上打孔,把一個罐子放在地下,解決了上廁所的問題。當然這種方法雖然很簡陋,但是卻可以將排洩物轉移出居住地,保證了居住地內的衛生。

直到公元前2000年,米諾斯文明發明瞭第一種“沖水式廁所”,這種廁所由木質座位和排水渠兩部分組成,如廁的人坐在座位上,僕人則在一旁把水倒入溝渠,沖走排洩物。這種方法避免了人直接接觸排洩物,似乎更加衛生了一些,但是在當時只有貴族才能享用。

外國人的“廁所文明”

到了公元前六世紀,實行“共和制”的羅馬人發明了一種新式的帶有社交屬性的廁所(典型的互聯網思維,很高大上)這種廁所座位很多,不分男女,沒有隔斷(現在的社交有時候也分不清男女,對吧),便後會用一根綁著海綿的木棍蘸清水擦拭,這根木棍也是滿滿的互聯網屬性,因為它是共享的(共享木棍)。這種廁所當時也不是很普遍,只有上層階級的人才能使用。

外國人的“廁所文明”

羅馬帝國滅亡後,這種“社交廁所”也隨之消失,直到中世紀時期,西方大部分人還是用夜壺或者罐子解決問題。這就導致了很多人半夜從窗口直接倒出糞便的現象走在路上,都要小心頭頂的“天女散花”,城市的衛生環境可以想象是多麼惡劣。

外國人的“廁所文明”

解決這一問題的是英國的約翰.哈林頓,1596年,他發明了劃時代的抽水馬桶,就好像在諾基亞時期發明了iphone。

但是當時的抽水馬桶並沒有與之適配的下水道,造價高,沒有真正的推廣起來。直到1775年,卡明斯發明了類似於現代的抽水馬桶,經過後人的不斷改進,抽水馬桶才推廣開來。但是當時的人們卻把城市所有的贓物排放到了作為飲用水源的泰晤士河中,這也間接的導致了霍亂疫情的大爆發。直到近100年後,人們才認識到汙染和疾病的關係,改善了這一現象。1845年,在第一屆世博會上,有上萬人排隊體驗抽水馬桶。

外國人的“廁所文明”

抽水馬桶的推廣和相關技術的改善,徹底的改變了歐洲城市內“臭氣熏天”的現象,“廁所文明”的進步推動了當時整個歐洲文明的發展與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