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知行合一的教育家,从知行到行知的升华

前言

在晓庄师范,有个男生课间时用泥块打了同学,放学后被叫到了校长室。

男孩等了一会儿,陶行知赶来后,笑着从兜里掏出了一块糖给他,说道:“因为你比我守时,这是奖给你的。”

陶行知:知行合一的教育家,从知行到行知的升华

坐下来后,陶行知又拿出第二块糖说:“这也是奖励品,当时我让你住手,你就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在男孩更加意外时,校长又递给他第三块糖:“我调查过了,你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才动手的,见义勇为,值得奖励。”

男孩子立刻流泪了,检讨道:“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

陶行知开心地笑了,最后递出一块糖说:“为你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再奖励一下。我没有再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就到这儿吧。”

1914年,陶行知以第一名的成绩从金陵大学毕业,在毕业典礼上,他宣读了自己的论文《共和精义》:“自由、平等、民胞,共和之三大信条也……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党见,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

陶行知:知行合一的教育家,从知行到行知的升华

当时在台下观礼的黄炎培鼓掌不已,并上台为他颁发了毕业文凭。三十二年后陶行知去世,黄炎培亲自送来挽联:“秀绝金陵第一声,当时行知号知行。”


1891年10月18日,陶行知生于安徽歙县一个秀才家庭,原名陶文浚。

幼时家境贫寒,靠着母亲娘家的帮衬,他算是读完了私塾教育。

当时,基督教开始大量渗透到中国乡村,陶行知的父亲成了歙县教会的一名会员,母亲也来到教会帮佣。

一次,陶行知到教堂看望母亲,一眼被英国教士唐进贤看中,免费把他招进了教会办的崇一学堂。

陶行知:知行合一的教育家,从知行到行知的升华

陶行知用两年完成了三年课程,随即考入广济医学院,但他不喜欢医学,于是放弃了学业。

在唐进贤的帮助下,他随后就读了南京汇文学院的预科。没多久,该校合并成了金陵大学。

大学五年期间,陶行知“如鱼得水,甚为欢洽”,身上的基督教气息十分浓重;又迷上了王阳明的心学理论,诚心接受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点,如“知之真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等。

1912年,他改名为“陶知行”。

与汪纯宜结婚后不久,陶行知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学习市政学,同时修习他最感兴趣的教育学。

1916年,陶行知申请到了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奖学金,住在了哈特利会馆十层10号。

约翰·杜威还真是和中国有缘,门下除了胡适、蒋梦麟等,又收了一位中国天才。

陶行知:知行合一的教育家,从知行到行知的升华

杜威的实验主义属于行动的哲学,与知行合一异曲同工,只是更强调“行”。

陶行知融汇东西后,把“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说法改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名字也由“陶知行”改成了“陶行知”。


1917年,陶行知回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造活动。

他第一站来到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由于一开始任教务助理,陶行知只能做些技术层面的改革,把原来的“教授制”改为“教学制”,把固定科目改为“选科制”。

等当上了教务主任,他便开始推行“男女同校”,一时之间震动了南中国,与北京大学遥相呼应。

陶行知:知行合一的教育家,从知行到行知的升华

区区一个校园还不够,陶行知从1920年起开办暑期学校,广泛聘请社会名流,为全国各地的教师讲课。数期之后,学员数量达八百人之多,遍及十八个省。

1921年,蔡元培、马叙伦等人筹建中华教育改进社,陶行知获邀担任主任干事。

平民教育很快就有了起色,仅南京一地就出现了一百二十六所平民学校,学生近五千人。

他还与朱经农合著《平民千字课》,发行量超过了三百万册,同时编辑出版《平民丛书》《平民周刊》,影响一时无两。

有次在轮船上,陶行知结识了茶房戴永,启蒙一番后,陶行知让戴永去教另外三个茶房识字,认为同类相处,效果最佳。

陶行知:知行合一的教育家,从知行到行知的升华

在公园里,陶行知也让三个识字的人教另外六个不识字的人。在教育厅,陶行知也搞类似推广活动。

陶行知总结道,平民教育是随时随地的,存一份心,就有一份效果,门不敲,自己是不会开的。

陶行知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很少有空闲的时间,春节都不例外,他曾作过一首小诗自嘲:

上车过旧年,下车过新年。

年年车上过,也算是过年。

除了在社会上,陶行知甚至把他的教育理念推行到了北大校长的家里。

一次,陶行知到蒋梦麟家里做客,顺带提出扫盲。

蒋语塞,陶就问:“校长的家里能容得下不识字的人吗?”蒋回答:“做法倒没错。”

陶行知马上“得寸进尺”:“既是没错就要干,从今天起,家里不识字的都要读书,识字的都要教书。”

随后现场表演,亲自把蒋梦麟的世兄和门房教了一遍,然后再让这些人去教老妈子和车夫。

蒋梦麟对此只能叹服,说道:“你很有传教的精神。”


几年过去,陶行知觉得在城市搞还不够,认为:“中国以农立国,平民教育是到乡下去的运动。”

1926年秋,陶行知放弃了教授的派头和享受,在南京和平门外燕子矶附近找到了老山一个叫小庄的小村庄,他说:“老山太老了,不如叫劳山。小庄也应改叫晓庄。我们来劳力劳心,中国的教育必将从这里破晓,放出曙光。”

陶行知:知行合一的教育家,从知行到行知的升华

接着向全国宣告:“我们要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

1927年3月15日,晓庄师范开学,学生们自己动手建校舍、干农活,在周围开办了平民学校、乡村医院等。

不久,又办了信用合作社、农业科学馆、儿童游戏场、乡村艺术馆、木匠店等机构。

第二年,晓庄师范改名为晓庄学校,下属八所小学、六所幼稚园、三所民间医院、一家木匠店等。

风气一开,周围乡村纷纷效仿。两年后,江苏民政厅索性将北固乡也划为实验区,建设“民有、民治、民享之乡村”。

三年后,晓庄学校被国民政府查封,原因之一是“基督将军”冯玉祥为蒋介石的对手;原因之二是认为陶行知在农村搞事,怕动摇了国本。

陶行知:知行合一的教育家,从知行到行知的升华

陶行知受到了通缉,流亡去了日本一年,后来隐匿在《申报》度日。

1932年,通缉取消后,陶行知在上海设立山海工学团,旨在使工厂、学校与社会打成一片,手脑相长,共同抗日。他们推行了一种“小先生制”,用小孩来教小孩,首批就有二百多名小先生。

1936年,“七君子”被捕。正在布鲁塞尔参加世界和平大会的陶行知立刻联络爱因斯坦、罗素等国际友人通电营救。

沈钧儒出来后说,陶行知要是在国内的话,就是“八君子”事件了。

抗战期间,陶行知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全身心为国家培养特殊人才。等到日本投降后,他加入民盟,大声疾呼“不要假装的民主”。

陶行知:知行合一的教育家,从知行到行知的升华

结语

1946年7月是民国教育史上最黑暗的一个月。11日,李公朴被暗杀;15日闻一多被暗杀。陶行知怒不可遏,公开表示:“我等着第三枪!”

25日上午,积劳成疾的陶行知突发脑溢血,死于上海,年仅五十五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