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涨跌的基本逻辑(三)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讲到股价涨跌一共有4层逻辑。了解了股价涨跌的逻辑之后,我们就能够收获“看透股海潮起潮落”的淡然心态,然而好心态只是开始,获取收益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如何买到“便宜的好股票”才是我们真正要探讨的事。今天我们就从两个维度出发来寻找答案,第一个维度是,什么样的价格算便宜;第二个维度是,什么是好股票。

首先说明的是,对股市的一切判断都没有标准答案,我的想法也不见得正确,之所以写在这里是想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也是一直以来坚持码字的目的。

一、什么是便

股价涨跌的基本逻辑(三)

股票价格的涨跌分为四层逻辑,除了第四层的“区间崩坏”属于特殊情况外,其他的3层逻辑都是有迹可循的,几乎囊括了所有股价的涨跌。所以我们可以直接从每一层逻辑出发,探讨什么时候股价算便宜。这种估值方法自然不会是一劳永逸,也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实际操作中还是要和其他的估值模型搭配使用。

1.区间摆动

在区间摆动中,股价摆动到左侧就是便宜,此时买入,我们就能够赚取向右侧摆动的收益。这里必须强调,股市纯粹受供需关系影响,没有外部消息也没有资金变动等其他因素的情况虽然非常少,非常理想化,但不代表没有。所谓的不考虑其他因素更多的是指其他因素达到平衡。比如市面上既没有影响力足够的消息和政策,进出资金也近乎相等,那么股价的涨跌基本上可以看作仅受供需关系决定。这种交易日实际上并不少,我们一定有机会通过价格的区间摆动买到便宜的股票。

2.均衡点偏移

股市可不是一个靠区间内价格摆动做波段的地方,长期做波段需要非常准确的判断力,也只适应横盘的行情,一不小心就会把单边上涨给错过,而搭上单边下跌的快车。所以当我们判断股票的价格时,还是要清醒的认识到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一本质,站在第二层逻辑考虑问题。

那么在第二层逻辑中什么是便宜呢?

当公司的基本面处在明确的上升通道时,股价均衡点会慢慢向右偏移,那么在均衡点偏移到终点之前任何一个处,股价都是便宜的。这种便宜不好找,因为市场对每个企业的成长性和风险都是有充分预期的,比如贵州茅台,宁德时代,海天味业,海康威视以及一篮子的医药股,他们的股价均衡点早就达到或者接近“终点”了,所以这些公司虽然质地优秀,但股价均衡点已经很难在短期内继续向上偏移。

这就好比一颗小树苗长成了苍天大树,只有在他还是小树苗的时候进行投资,才能吃到他成长的红利。这在A股并不多见,上市至今的十倍股也只有那么30来只。所以试图从第二层逻辑中找到便宜的价格,急需要非常敏锐的判断力、也需要足够的耐心与魄力。

尽管如此,第二层逻辑仍然是最值得我们依赖的判断逻辑。我们在努力寻找“小树苗”的同时,还可以关注这些“苍天大树”的动态,他们是市场确定的“好公司”不代表他们不会有预期回落或者业绩不达预期的时候。行业、政策、周期、贸易战、负面消息、人民币汇率等等都会给公司经营带来风险和危机,一旦市场价格发生回撤,均衡点短暂向左移动时,就是我们捡便宜的好机会。正如芒格所说,投资不是费尽心思的在沙子里找金子,而是在地上拣金块。

3.区间跳跃

资金面导致的区间跳跃是影响股价涨跌最直接的因素,这也是我想着重强调的部分。股价的涨和跌实际上就是看买的资金多还是买的资金多。想弄清楚再资金面中什么样的价格算便宜,首先要明白股市资金的三个基本属性。

(1)股市的增量资金一定是越来越多的。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体制越来越完善,市场中的钱会越来越多,我的岳父岳母属于对股市谈之色变的一类人,他们虽然不会直接参与二级市场投资,但未来通过购买指数基金的方式配置小比例的资产也是他们能够接受的,这一点应该是未来中国家庭资产配置的一种常态。同时我们国家还有很多非常明确的潜在增量,如养老金、社保金、外资等,这些钱慢慢的进入A股是大势所趋。

(2)资金是逐利的。任何主体、任何形式、任何规模的资金都是逐利的,他们来股市的目的不是帮助我们赚钱,而是为自己赚钱。理论上他们完全可以只买不卖一起等股市随着增量资金的上涨而上涨,但只要有一家资金获利退出,多米诺骨牌就会被推倒,形势形成反转。同理,资金整体出走的行情中,总会资金开始进场,渐渐的形势又会再次反转。现实中的市场没有这么单纯,但资金的进进出出逐利止损是在不停发生的。

(3)资金并不是理性的。我们在投资的过程中都能感受到自己内心中理智与情绪的矛盾,计划与变化的纠结。整个市场的资金同样如此,完全可以把它们看做一群乌合之众。它们能带动股价变化但他们很可能是错的,追涨杀跌这种事它们一直在干,我们完全可以对自己有信心,像巴菲特那样不停的战胜市场。

在了解了股市中资金面的这个三个基本属性后,我们来谈一谈资金面逻辑下什么是便宜。

首先,当资金出无可出之时,股票的价格是便宜的,每年年末的现金慌,或者熊市的尾巴,或者一波巨大利空的底部等时期,股市中该逃的资金都逃光了,剩下的资金要么是被套牢,要么是禁售,要么是并不想走的,这时候的股价是最便宜的,连第一、二层逻辑中的“贵”都能给拉下来变成便宜。这时的投资需要一定的逆向思维,“别人恐惧时我疯狂”这种思想非常考验勇气。

其次,只要潜在的进场资金大于潜在的离场资金,那么股价是便宜的。资金单边离场的情况很难把握到,多空博弈才是市场的常态。即便出现了单边的资金离场,想要判断其底部也是困难的,甚至说是不现实的。2018年底市场对2449是政策底这一说法基本达成了一致,当时舆论普遍认为还会再出现三个低,依次是市场底、业绩底和经济底,结果2440一到,行情直接反转,多少人无奈踏空。所以更多情况下我们只能判断是进场资金多还是离场资金多。好在这里面还是有据可循的。比如每年年末,离场资金普遍增多,国家要降准降息,进场资金一定会变多。市面上唱空言论越来越多时,离场资金会随之增多,“两会”期间利好不断,进场资金必然应声而至。哪怕什么外部信号都没有,一个阶段的上涨行情后,自己的离场压力也势必增多。正如上文中所说的那样,市场中的资金只是一群乌合之众,符合勒庞《乌合之众》一书中“群体”的特点,我们甚至不用去深挖内幕消息,最简单直接的信息就能够帮助我们判断资金的走向。

最后,在大的增量资金到来前,股市基本处在一个相对便宜的阶段。目前A股的潜在增量资金非常明显,养老金和社保基金扩大入市规模已经提上日程;入摩(MSCI)、入富(富时罗素)和入道(标普道琼斯指数)进展迅速,指日可待;证券市场不断健全的体制也在吸引着居民储蓄资金。这些增量资金的入场并不遥远,虽然当下A股已经收复了3200点,但目前说一句“A股还很便宜”并不为过。

以上就是我们对股票的价格分别依照三层不同的涨跌逻辑在什么情况算“便宜”做出的判断,然而在现实市场中,股价不会仅仅受到单个层面的影响而波动,三层逻辑往往同时起作用,复杂且多变。我们在判断股票的价格时首先要穿透所谓消息面的影响,仔细甄别是哪一层逻辑在起主要作用,抓主要矛盾,比如2019年开年这波行情,明显是资金面起主要作用。国家提振经济的举措和力度提升了市场对经济复苏的预期,吸引来大量资金提前布局资本市场。同时也吸引来很多逐利资金助推了股市的整体上涨。虽然很多质地优秀的企业2018年业绩低于预期,2019年第一、二季度更是没有业绩保障,但由于目前影响股价的逻辑中,第三层的资金面是主逻辑,所以指数能够穿透第一、二层逻辑持续走高。这个资金单边入场的局面不会一直持续,甚至可能已经暂时结束,区间摆动和均衡点偏移会慢慢上升到主要逻辑的位置。

个股的情况会更加复杂,但万变不离其宗,判断其价格涨跌主要逻辑,保持耐心信赖基本面的提升,探索资金的动向,是寻找低价位置最可靠的的办法。继续重申我的观点,没必要依赖市盈率来判断估值,有些股票出现类似股权质押风险高,大股东限售解禁,行业整体走向衰退,固定资产和人工产能大于市场需求等情况,市盈率再低也是被高估。

股价涨跌的基本逻辑(三)

二、什么是好股票

一般来说,好股票就是好公司,这一点我坚定的支持价值投资。好公司的标准既简单也复杂,简单的是我们可以给好公司下一个简练的定义,就是能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的公司。复杂的是市场和世界的变换太快,如何在当下框定能够延伸至未来的好公司的标准。有些公司哪怕眼下看上去所向无敌,比如茅台、海天味业,仅仅是考虑到他们的估值已经透支到未来5年,甚至10年开外这一点,就足以让他们的优势变得脆弱。

关于好公司的标准成千上万,不管是巴菲特还是彼得林奇还是各路经济学家或股市前辈,每个人都能说出自己笃信的好公司标准,相互之间不乏矛盾和冲突的地方,但这本来就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事。

作为我个人来说,判断一家公司基本面的时候往往先考虑以下4点:

1.业务一定要让我看得懂,不考虑那些业务介绍由大量字母、数字、元素周期表等内容组成的公司。

2.这家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自己十年后仍然需要的。十年后我还是会吃饭,会坐车,会怕热,会刮胡子,会洗碗做家务陪孩子打闹,我更偏向于能满足这些要求的公司。

3.有格局、有进取心的公司。一家公司,不管处在哪个行业,从事什么样的业务,占有什么样的市场地位,有着如何光明的发展前景,如果没有足够的格局和进取心,那它同样是不值得投资的。反之,一家有气魄、有战略眼光的公司,哪怕现在他当下规模再小,也是可以期待的。

4.财务健康。自由现金流充沛,资产负债率低,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等指标稳定合理。关于财务指标的科普并不少见,因此在此处不作过多赘述。

在A股,满足上述标准,且盈利能力和成长空间都优秀的好公司凤毛麟角,所以他们往往已经被各路资金热捧,除非在它们因第3层逻辑导致的市场整体被低估时买入,否则它们的股价在短期内的抬升空间并不大。好在我们还有其他选择,至少还有这三种公司是值得研究的:

1.业绩稳定且财务健康的公司。最好还能不被市场关注。这种公司的业绩不需要持续增长,ROE常年个位数也没关系。但是它的经营状况一定要保持良好,也并非夕阳行业,基本面在未来能够保持稳定。这种公司可以利用第1层和第3层逻辑做波段,如果他还处在一个不错的朝阳行业中,未来能够迎来一点业绩爆发那就再好不过了。

2.公司虽然经营状况一般,市值不高,但其品牌具备一定的知名度,有被市场广泛认可的产品。这类公司经营状况一般的原因要么是被管理层所拖累,要么是尝试多元化战略失败,要么是产品可复制性较强,缺少行业壁垒。但由于其市值不高,又有一定的名誉,就有可能因各种原因,比如被收购,更换管理层,改善公司发展战略等原因迎来业绩爆发。这种公司的选择一定要慎重,最好的方法是保持观察,在有确定的改善后再尝试购入。

3.“烂公司”之外的所有好公司。如果每个人都按自己“烂公司”的标准去选股,为什么不把那些怎样也找不到问题,或者没有致命的问题的公司选入自己的投资标的呢?A股近4000家上市公司,在看遍之前谁都不敢武断的说A股已经没有可以买的股票了。人们在选股时常常设置各种条件进行筛选,尤其是与市盈率相关的条件,这相当于限制住自己的思维,会无意间隔离了很多默默无闻的好公司。

股价涨跌的基本逻辑(三)

至此,我们用三篇文章介绍完了股票涨跌的四层逻辑,也介绍了在这四层逻辑下什么样的价格算是便宜,什么样的公司是好公司。然而每位投资者在现实的市场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境遇,没有哪种理论适合所有人,所有情况。我也没有底气和业绩证明我的看法就是对的,或许用不了多久我就会回来把这些文字全都删掉。不过我想有一些道理应该是通用的,不妨也写在这里,与大家共勉:

1.保持耐心。

不管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选中了一家公司,也绝对没有必要再短期内的最高点买入,市场上没有永远上涨的股票,因为无论是供需关系还是获利资金,市场总会让它回落,所以面对一直处在上升势头中的股票时,一定要提醒自己多一些耐心,问问自己当它的股价回调时,自己还会不会买入。万一真的错过那种一路直线飙升的股票,那错过也就错过了,选中这种股票和中彩票几率差不多,股市在短期内没有什么是确定的,随机的事情太多,只有把时间线拉长才能提高我们正确的概率。

所以,冲动下的盲目操作是被投资者割韭菜的最主要原因,选股和买卖操作应该是个非常慎重的过程,“魄力”在这里并非什么美德。每一次买或者卖的操作前,多给自己几个反转,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任何给你不好的感觉的股票都宁可错杀一千。就如巴菲特和芒格所说,一生中少数几个成功的投资机会足以让我们致富。

2.独立思考。

每位投资者都应该坚持应靠自己的判断做出投资决策,操作前拿出足以说服自己的理由,而不是听信消息,听信权威。只有坚持独立思考,才能不断多验证自己的理论,反思自己的错误,提升自己的判断力,在股市中不仅收获到盈利,还收获到“盈利的技能”。

必须单独指出的一点是,与偏信他人与权威相比,迷信消息面的危害更大。很多消息是跟着股价(指数)变化而出现,纯粹事后诸葛亮,和“乌龟为什么叫王八,因为龟蛋叫王八蛋”一样的逻辑。一些消息更是机构利用话语权故意诱导多空走向。这些消息可以尝试利用,但要坚持“我知道它是假的”这种前提。

3.敬畏市场。

易主席第一次公开发声就强调敬畏市场,实际上这不但是监管层要做到的事,也是我们每一个投资者应该做到的。我们必须认识到,市场中一定有和自己相左的意见,他们数量不菲,而且他们的意见也一定和我们一样有道理。在当前如此庞大的股票市场中,其整体的价格涨跌起落自有其不被任何意志左右的规律。这个规律也许就是我们提到的四层基本逻辑,也许是其他什么我们至今没有发现的东西,我们可以尝试探索,但应该时刻保持敬畏之心,一个最基本的常识就是:

市场是不可预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