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產業與市場,中子星金融年度策略會成功舉辦


前瞻產業與市場,中子星金融年度策略會成功舉辦

2020年1月9日,中子星金融年度策略會暨5週年年會成功舉辦。知名行業專家、一線投資人、優秀企業家匯聚一堂,共話產業與市場的新機遇。

2020年是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既是我國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決勝之年。為了實現GDP相對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對今年經濟增速的要求仍然不低。中國經濟將交出一份怎樣的答卷,令人矚目。

1月9日下午,中子星金融年度策略會暨5週年年會在北京成功舉辦。知名行業專家、一線投資人、優秀企業家等近四百人齊聚一堂,在歲末年初之際以一場展望未來的思想盛會,共話產業與市場的新機遇,解析政策趨勢,聚焦投資策略,探索價值發現,前瞻市場未來。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中國基金業協會母基金專委會主席王忠民、高榕資本創始合夥人張震、清科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倪正東、理想汽車創始人兼CEO李想、尚美生活集團創始人兼CEO馬英堯,九坤投資總經理王琛、中歐瑞博董事長吳偉志、茂源資本合夥人戴嶺、聯海資產總經理周清等重量級嘉賓蒞臨會場並做精彩發言。

前瞻產業與市場,中子星金融年度策略會成功舉辦

數字化的產業投資邏輯

當前,以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科技迅速崛起,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成為關鍵生產要素,不斷提升傳統產業的生產效率和數字化水平,改變著既有產業的生產、經營和服務模式。在這樣的趨勢下,金融數字化的投資場景將會帶來何種改變,其背後的邏輯又是怎樣的?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中國基金業協會母基金專委會主席王忠民在主題演講中指出,無論從宏觀的產業角度還是具體的產品角度,乃至影響到每一個C端和B端的科技、場景、商業模式、估值邏輯、投資邏輯當中,其中都有一個關鍵詞——數字化。把數字化的邏輯帶到今天,我們才找到了這個時代的思維邏輯、投資邏輯、產業邏輯和成長邏輯。

數字化邏輯更深的一步,是消費場景和生產場景背後的金融數字化。誰最先在金融領域佔領某一個數字化的頻率、頻道、維度,在其中快速去發展,一定會是從數字化到金融數字化的迅速成長,估值和流量就會越高,從數字背後解讀出來的數字服務、數字資產、數字成長就會越豐富。

科技驅動 賦能產業

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的核心是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關鍵在於以先進科技和現代服務為產業賦能。存量經濟時代,科技金融如何在產業領域創造深層次價值,實現全產業鏈的效能提升?

在1月9日舉辦的中子星金融年度策略會上,中子星金融創始人兼CEO張鵬給出了他的思考:以科技驅動,通過系統完成數字化的改造,輸出綜合性的解決方案,聚焦客戶聚焦產業,打造共生共贏的生態系統,以專業、信任,成就客戶,創造價值。

前瞻產業與市場,中子星金融年度策略會成功舉辦

在產業金融服務領域,產業是根本,金融是手段,共贏是結果。中子星金融依託物聯網、區塊鏈技術,結合大數據多維度風控,在連鎖商超、農業、畜牧業、汽車、家電製造等優質行業進行場景下沉,為產業客戶在產業鏈上的多個環節賦能。

同時, 中子星金融以資產配置標準化、產品投向透明化、風控能力綜合化為目標,研發資管技術和各類策略,為產業客戶和金融機構提供策略客觀和技術獨立的科技服務輸出。

新週期下的產業發展與投資

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三季度GDP增速降為6%,經濟增速放緩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受此影響,不少行業增速都開始放緩甚至出現負增長。堅冰深處春水生,下行週期壓力下產業發展與投資的前路在哪裡?

在產業發展圓桌論壇中,高榕資本創始合夥人張震、清科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倪正東、理想汽車創始人兼CEO李想、尚美生活集團創始人兼CEO馬英堯,分別表達了對此的思考和觀點。

前瞻產業與市場,中子星金融年度策略會成功舉辦

經濟不好或資本寒冬的時候,是淘汰劣幣的過程,也是資源優化配置的過程,市場的自我調節正在發揮作用。因此,企業的產業投資主要集中在兩個方向:首先,與企業自身的發展戰略相符;其次,優先解決不做就會死的領域。

未來5-10年,產業領域的增長機會來自於差異化,而差異化來自於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模式創新。創新的本質就是以差異化競爭,圍繞客戶需求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2020二級市場投資展望

中國產業的進步與發展,離不開資本市場的積極參與。資本市場在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產業結構的深刻調整也給資本市場帶來了相應的機會。

九坤投資總經理王琛、中歐瑞博董事長吳偉志、茂源資本合夥人戴嶺、聯海資產總經理周清分別發表了相關看法。

前瞻產業與市場,中子星金融年度策略會成功舉辦

以1998年公募基金創立為起始點,資管行業經歷了20多年的發展,從業績為王、野蠻生長到監管環境日趨嚴格、產品多樣化、管理人專業化程度快速提升,從被動投資到主動管理,產生了巨大變化。

與此同時,二級市場所提供的風險管理工具,也與產業結合得更加緊密。在經濟週期下行的影響下,實體企業的風險管理需求變得愈加強烈。越來越多的產業客戶開始主動了解風險管理工具的使用並參與其中,與專業機構共同打磨企業自身特點的風險管理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