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81年12月6日-公元前338年,嬴姓趙氏, 名渠梁。秦國第三十一代,秦國第17代國君。後世稱之為秦國四雄主之一。
曾國藩曾評價道:“至秦孝公,捐禮讓而貴戰爭,棄仁義而用詐譎,苟以取強因而矣。”意思就是說秦孝公統治時期,輕視禮讓而重視戰爭,拋棄仁義而用陰謀詭計,就是為了實現國家的強大。中學歷史學到的《商鞅變法》就是秦孝公時期誕生的。
秦孝公出生前,秦國經歷了幾代君位動盪,國力薄弱。當時黃河和崤山以東的戰國六雄已經成形。由於秦國地處偏僻的雍州,不參加中原各國諸侯的盟會,被諸侯們疏遠。秦孝公繼位後,就下定決心,以恢復秦穆公時期的霸業為己任,廣施恩德,招募戰士,明確論功行賞的法令,並頒佈了著名的求賢令,命國人獻富國強兵之策。
這個時候商鞅出現了,商鞅剛到秦國的時候並不受秦孝公的待見,(因為他一直跟秦孝公講帝王之術,但是你想想,人家秦孝公堂堂國君,而且還是傳承這麼多代的君王,人家估計從小就是學的這個,還用你教嗎!)秦孝公就通過推薦商鞅的大臣,景監責備了他。商鞅受到責備後,心想,本想在秦國謀個一官半職,沒想到挨頓罵,得換套路。後來又面見秦孝公,跟秦孝公講起了霸道之術、霸王之道,最後暢談了富國強兵之策,孝公聽後大喜,兩人暢談幾日都毫無倦意。
後來在商鞅的勸說下,秦孝公決定在秦國實行變法。但是變法改革肯定會出現一些新的政策制度,所以遭到了甘龍、杜摯為代表的守舊派的反對。商鞅在朝堂上以一己之力舌戰群臣,並獻上了一套“循名責實,信賞必罰”的變法計劃。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商鞅變法》,也是中國歷史上奴隸制度向封建制度轉變的開始。
經過一次變法之後,秦國國力開始強大。並在公元前358年,在西山擊敗韓國,公元前357年與楚國聯姻,公元前355年與魏國結盟,結束了秦國長期不與中原諸國會盟的局面。
秦孝公看到了變法的好處之後,又在公元前350年命商鞅實行第二次變法。經過兩次變法之後,秦國國力日益強大,百姓家家富裕充足,路不拾遺,山中沒有盜賊。人民勇於為國家打仗,不私鬥,各地秩序安定。周顯王派使臣賜予秦孝公霸主的稱號,各諸侯國都前來祝賀。前342年,秦孝公派太子駟率領西戎九十二國朝見周顯王,顯示了秦國當時西方霸主的地位。
商鞅的變法促使秦國成為了當時的霸主強國。但是也有很多不好的隱患,只能說在非常時期很有用。因為他同時也出臺了很多嚴厲的刑法,而且他只重視耕戰,同時又抑制商業、教育的發展。商鞅又是一個特別霸道、自私的人,他出臺的政策自己不去遵守,老是限制其他人去遵守。可以說秦國統一六國與秦朝的滅亡都受他變法的影響。因為要打仗就得有糧食,有了足夠的糧食才能出遠門打仗,才能長期的作戰。但是當時國力薄弱的秦國想要迅速的變強就得出臺強硬手段,快速的使國家強盛起來。後來國家穩定了,當時強硬的手段又不適合此時的國家的現狀,最後導致了秦朝的滅亡。
閱讀更多 霖睿觀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