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世珍宝——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宋拓)简介


稀世珍宝——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宋拓)简介

作者:(宋)薛尚功 编 黄丕烈 旧藏

年代:宋拓

质地:纸本

形式:1箱6册

尺寸:29.7×14.5cm

钤印: 明代: 罗氏家藏 朱文印(2)、 子孙保之 朱文印(2)、 记 朱文印(3)、 古雅 白文印(3)汪文琛: 文琛 白文印(6)、 厚斋 朱文印(6)。汪士钟: 阆原所藏金石文字 朱文印(6)、 民部尚书郎 朱文印(6)、 汪士钟印 白文印(6)朱善旂: 朱善旂借观记 朱文印(1)。


题识: 题识:1、宋石刻江州公库本钟鼎彝器款识帖存七、八至十五、六卷,又十九、二十卷,共残帙六册。相传为常熟归氏物也。五柳居偶得之而售于余。明时两刻近时重刊皆未溯源石刻。余故珍重获之。此诚希世之宝,岂可以残帙忽视乎。壬申(1812)除夕前六日,复翁。钤印: 千顷波 朱文印、 黄丕烈印 白文印。2、道光戊申(1848)春三月朝日,叶志诜借观。钤印:叶志诜


著录: 1、黄丕烈《荛圃藏书题识》,清光绪间刻本

2、《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清康熙九年(1670)黄公禾抄本,黄丕烈跋,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藏

3、《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清阮元刻本,朱善旗校并跋,国家图书馆藏

4、《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明朱谋垔刻本,王宪成、朱善旗题跋,扬州图书馆藏

5、《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陆友桐临汲古阁抄本,缪荃孙校

6、(清)孙星衍《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序》,《影刊宋钞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贵池刘氏玉海堂摹刻本

7、(宋)曾宏父《石刻铺叙》,清乾隆间鲍氏知不足斋刻本

8、(明)邵宝《容春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9、(清)朱彝尊《曝书亭集》,清刻本

10、(清)莫友芝《郘亭知见传本书目》,民国间排印本

11、(清)徐康撰、江标注《前尘梦影录》,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元和江标刻本

12、林钧《石庐金石志》,民国十二年(1923)南昌宝岱阁刻本

13、徐中舒《宋拓石本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残叶跋》,《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34年

14、徐中舒《宋拓石本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残本再跋》,《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34年

15、容庚《宋代吉金书籍述评》,《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庆祝论文集》,1933年

16、王世民《记所见薛氏钟鼎款识原石宋拓残本》,《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周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17、《黄丕烈藏书题跋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版本: 宋拓石刻本

稀世珍宝——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宋拓)简介


提要: 宋拓石刻孤本《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存六册十二卷,两卷一册,存卷七至卷十六,又卷十九至二十,共十二卷。每卷卷首之卷数被墨隐去。六册置于楠木书匣中,上刻 宋拓江州公库本钟鼎彝器帖计六册 艺芸书舍藏 八分书。

第五册第十五卷卷首缺失,用黑纸补;其余十一卷完好无缺。《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是北宋末年至南宋初期钱塘人薛尚功撰写的金石学著作。薛尚功字用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绍兴年间(1131-1162)以通直郎佥定江军节度判官厅事。《四库总目》称薛尚功 嗜古好奇,又深通篆籀之学,能集诸家所长而比其同异,颇有订伪刊误之功,非抄撮蹈袭者比也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共收录上古至汉彝器511件,摹写原器铭文,宋代以前出土的铜器有铭文的约十分之八都摹写原文收入此书,是宋代金石著述中辑录铜器铭文最丰富的一部书。容庚先生在《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述评》中言: 宋代集录彝器款识以此书为富,而编次条理亦以此书为优。

此书的刊刻据南宋曾宏父《石刻铺叙》记载,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甲子六月,江州郡守林师说命人将书籍刻石二十四片置于江州公库,由此,便有了宋拓石刻本流传于世。可惜宋亡之后法帖的原石不存,有 入元毁以累塔 之说。《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的石刻拓本存世极为稀少,查阅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未见有宋刻宋拓本《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的记载,仅见明万历十六年万岳山人刻朱印本、明崇祯六年朱谋垔刻本、清嘉庆二年阮元刻本,以及若干明清抄本。

关于两部明刻本的刊刻缘起,万岳山人在序言中说: 《款识》一集,有钞本无刻本。予深悯其传之不博也。 朱谋垔在序言中说: 南宋薛尚功集《钟鼎彝器款识》二十卷,《钟鼎韵》七卷。韵有刻本,传世《款识》则尚功手书,为山阴钱德平秘藏。 由两段序言可知,万岳山人和朱谋垔在刊刻此书时都是依据抄本,并不知道还有宋石刻拓本的传世。

鉴于此书石刻宋拓本之珍稀难得,黄丕烈在得到十二卷本时在卷尾珍重题跋: 此诚希世之宝,岂可以残帙忽视乎? 此部十二卷宋拓石刻孤本的身世极为传奇,自明以来先后归藏于明代罗氏、常熟归氏、陶珠琳五柳居、黄丕烈士礼居、汪士钟艺芸书舍、程文荣茹古楼。最终,在1860年烧毁茹古楼的江宁战火中,十二卷宋拓孤本《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失去了踪影,从此沉寂150余年。程文荣 茹古楼 藏书多毁于太平军战火。此十二卷拓本历经劫难,沉潜150余年之后竟能重光于世,可谓宝物有神灵护佑。另附启功旧藏民国间珂罗版印本《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残本》1册,民国二十二年(1933)抽印本《宋代吉金书籍述评》1册,1983年中华书局出版《历代钟鼎彝器款识》1册,1985年辽沈书社出版《历代钟鼎彝器款识》1册,201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黄丕烈藏书题跋集》1册。又附台北 中央研究院 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图书馆藏《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卷十七残本复制件1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卷十八残本复制件1册。


图片来源于网络、嘉德拍卖行等;文章内容参考自网络、书籍;若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