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修廣利可廬:鍾情故紙,精研鄉籍(下)韋力撰

而後我們跟隨修先生去參觀他二樓的書房,這裡其中一間書室裡面放著許多的舊紙,同時也有成卷的新紙堆在架頭。修先生說這些新紙放一些年再寫字,感覺會好一些。我問他從何時開始喜歡上了書法,他說這是從小的習慣,其曾祖父那一代書法就很好。


書房`修廣利可廬:鍾情故紙,精研鄉籍(下)韋力撰

二樓的書房

書房`修廣利可廬:鍾情故紙,精研鄉籍(下)韋力撰

架頭的舊紙


修廣利的曾祖父是位讀書人,修家就是到了他這一輩經濟條件才稍稍好起來。德州因為有京杭大運河經過,當年大運河是最繁忙的交通要道,而德州又是大運河通達南北的重要樞紐,有“神京門戶”之稱。其祖父為料理生意在大運河岸邊建起了茶樓。但那個時代人們更崇敬的是讀書人,所以其祖父就傳承了其曾祖父留下的家訓,讓家中的子弟發奮讀書。可惜的是修廣利父親那一輩趕上了六十年代,使得他們很難實現讀書成材的願望。修廣利的父親後來到農業機械學校學習,而姑姑則學的是醫學,儘管那時家庭生活困難,但所有的家人都喜歡讀書,這樣的氛圍當然讓修廣利從小就受到了浸染。


修廣利說他從小就喜歡讀書,那時供銷社裡會賣一些小人書,因為姑姑在醫院工作有工資收入,就會給修廣利買一些小人書,這使得他從小就養成了安安靜靜讀書的習慣。


書房`修廣利可廬:鍾情故紙,精研鄉籍(下)韋力撰

當做書檔還不錯


修廣利說他從小開始寫字用的就是毛筆,而不是當時通用的鉛筆。他的父親就是他的老師,雖然當時並沒有練書法的意思,但那時已經很少有孩子寫毛筆字了,當他準備上一年級時,開學的前一天晚上,父親才教他寫鉛筆字。他練習了一番,第二天在上學時把自己寫的鉛筆字帶給老師看,老師表揚他字寫得好看,讓同學們向他學習,這讓小小的修廣利有了一種榜樣的榮譽感,於是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把字練得更漂亮,當好這個小榜樣。


修廣利沒想到會寫毛筆字直接影響到他以後的工作及仕途,他說在自己的上學經歷中,無論到哪個學校,老師都欣賞和表揚他字寫得好,後來讀大學時系主任看到他的檔案是用毛筆字填寫的,問他是否是自己填寫的,當得到肯定的回答時,系主任非常高興,把修廣利推薦到了學生會,同時還鼓勵他在學校建起了書法興趣小組。


書房`修廣利可廬:鍾情故紙,精研鄉籍(下)韋力撰

電腦工作臺


從學校畢業後,修廣利原本被分配去當老師,但他還沒有上崗時,就因為他用毛筆字所寫的檔案被教育局的領導看中了,於是他直接被選到教育局工作,而後又轉到了縣人事局,同時又在組織部工作。因為他的書法好,所以在縣裡出了名,以至於幹部的任命書都是由他來寫,而任命書上領導簽字用的名章也是修廣利所刻,人們紛紛稱他為青年才子。


後來領導安排他到鄉鎮去鍛練,25歲時就任職鄉鎮副書記,28歲時就當上了鎮長,31歲時當上了縣文化局局長。他在文化局長任上工作了十八年,在此期間,他給本縣爭得了“中國書法之鄉”“中國書畫之鄉”“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等所有能爭取的到的國家級的相關榮譽,而且持之以恆的打造“書香”品牌,他所工作的那個縣的讀書學習寫字氛圍,和周圍相比,書香氣息明顯濃厚。後來按照相關的組織規定,在一個單位任職超過十年後就要換單位,由於修廣利對文化工作情有獨鍾,他提出還是要調到與文化接近的地方,於是他調到了現在的黨史史志研究中心工作。


書房`修廣利可廬:鍾情故紙,精研鄉籍(下)韋力撰

空白箋紙


我在這間書房內看到了不少修廣利收藏的老箋紙。信札收藏是近些年來的熱點之一,人們也喜歡漂亮的箋紙,但更多的則是喜歡箋紙上有古代名人寫的字。然而我在這裡翻看修廣利的藏品時,所見基本上都是空白箋紙。他告訴我,這是自己選定的收藏方向,因為他特別喜歡空白的箋紙。


修廣利依然強調他喜歡舊紙的感覺,雖然他也喜歡古人的書法作品,但他主要喜歡其中的手札和對聯,不喜歡尺幅大的作品,他認為手札和對聯是古人文章之餘的所為,這才是真正的文化,而大的作品讓人感覺是商品。修廣利說他看到東北某位大收藏家在介紹某位當代大畫家的作品時,說他所藏的是這位作家畢生中最大的一幅畫。這種誇耀方式讓修廣利不以為然,他說自己喜歡有獨特韻味的東西,比如這種空白信箋紙,不同時代都能展現出不同的歲月,即使解放後印製的一些箋紙也具有時代感。


書房`修廣利可廬:鍾情故紙,精研鄉籍(下)韋力撰

看到更多的箋紙


修廣利認為,收藏任何東西必須要有趣味性,否則的話,就是搞投資。這些年來,他參加了不少拍賣會,拍賣會上出現的空白箋紙大都被他買了下來,他說這些東西價格和其價值相比很低。修廣利也坦言他有時也想買一些名家書寫的手札,因為從中可以欣賞書法之美,但是這些年來手札收藏太熱了,比如著名演員王剛、張鐵林都喜歡收藏名家手札。修廣利說只要在拍場中見到此二人,他要麼看看熱鬧,要麼立即退場,因為沒有辦法跟他們爭。


書房`修廣利可廬:鍾情故紙,精研鄉籍(下)韋力撰

有琴一張


談到個人的收藏方向,修廣利說他的藏書主要是地方文獻,原本定下的範圍是只收德州地區的,但這類著作畢竟太少,於是他就把收藏範圍擴大到了山東省內。餘外,他還喜歡收藏碑帖,這是他練習書法的參照物。因為寫字的原因,他也藏一些古墨,但是硯臺收藏的卻不多,因為範圍太多,精力和財力就太分散了,但他鼓勵一位朋友專收硯臺,現在那位朋友已經收到了好多的名硯,在古硯收藏方面已經有所地位有所成就了。


修廣利說這些藏品中最讓他鐘情的還是老紙,他說人們強調寧收宋代一紙不買明人一畫,這種說法很有道理,因為古紙本身就是一種載體,對一張古紙進行細細觀摩,能夠看到很多的東西。蠟箋紙和彩箋紙他也收藏了不少,但是現在價格太昂貴了,所以不再收進。


書房`修廣利可廬:鍾情故紙,精研鄉籍(下)韋力撰

陶然


修廣利跟我說,古人在寫詩寫信時才是真正的浪漫,因為在方寸間不但展示藝術美,同時也展示自己的情感,對於空白的箋紙,修廣利說,他喜歡不帶原包裝盒的散箋,因為到清末才產生帶包裝盒的箋紙,並且那個盒如果做得不好的話看上去有點俗。他認為名家制作的箋紙更有藝術性,他舉出了姚華、劉錫玲、張兆祥和張大千所制之箋,他認為這些箋紙看上去都很雅,但是他不是十分欣賞用木版水印製成的齊白石的箋紙,他說這樣的箋紙把畫面填得太滿,有宣賓奪主的感覺,作為繪畫欣賞還可以,但寫字就沒味道了。修廣利說,箋紙畢竟是實用品,上面的圖案設計的再漂亮,也是賓,不是主,所以他認為木版水印製作的滿圖的箋紙,不是為了用,只是為了欣賞。而後他舉出了《北平箋譜》的例子,他說此譜中的有些圖也是畫得太滿,而魯迅本人寫信有時也用箋紙,但修廣利說他還沒有發現魯迅寫信時用過《北平箋譜》內收的箋紙。


書房`修廣利可廬:鍾情故紙,精研鄉籍(下)韋力撰

線裝書


我們邊參觀邊聊著相應的話題,我問修先生是如何從讀書走到藏書之路的,他說這件事也跟整理鄉賢文獻有關。上世紀九十年代,他就想做這方面的工作,偶然的原因,他走進了山東省圖書館,因為那時到圖書館裡查閱古籍的人很少,這使得他得到了不少珍貴的資料。他又瞭解到國圖藏的古籍數量更豐富,於是經朋友介紹,修廣利時常到國圖善本部看書,那時主要是查閱邢侗《來禽館文集》的不同版本。


修廣利每次在善本部看書都會坐在一個角落裡,他每次來時都會遇到一位老先生在那裡看書,某天,老先生問修廣利,來此看書是不是為了考研考博,修先生回答他說,都不是,只是為了讀書。老先生很誇讚他的這種精神,因為在老先生的眼裡現代人大多數都想著賺錢,不會從讀書中找到快樂。


書房`修廣利可廬:鍾情故紙,精研鄉籍(下)韋力撰

二樓另一間書房


正因為修廣利給老先生留下了良好印象,這位老先生給他寫了紙條,並且說今後在看古書時有什麼疑難問題,隨時可以打電話來問。修廣利感謝老先生的美意,他看到紙條上寫著李致忠三個字還有電話號碼,但修廣利不知道這位李先生是何人,於是他向善本閱覽室的管理人員請教李先生是幹啥的。對方吃驚地反問修廣利:你研究古書,竟然不知道李致忠是誰,這可是國內鼎鼎大名的目錄版本專家。修廣利聞言很激動,自此之後,他常向李先生請教相關問題,而李先生都能耐心地一一給他解答,這讓修廣利覺得自己遇到了貴人。


書房`修廣利可廬:鍾情故紙,精研鄉籍(下)韋力撰

曾當過火炬手


修廣利又說,他能快速瞭解古籍也是因為遇到了貴人。二十年多前,因為偶然的原因,修廣利來到了琉璃廠,他在古籍書店內認識了經理張曉東先生,因為張經理也是山東人,老鄉相見多了一份親切。張經理告訴他,古籍書店二樓有真正的古書,於是修廣利來到二樓,他在這裡買到了不少碑帖,以及相應的參考書。後來張經理又告訴他,中國書店有一家海王村拍賣公司,可以到那裡去參拍古籍,由此而讓修廣利瞭解到了古籍拍賣是怎麼回事。他說那些年因為書價不貴,他買了不少的古籍。自從修廣利喜歡上了古書和碑帖,不知什麼原因,他就對書法收藏的興趣就沒有那麼濃厚了。


買古書要懂版本,我問修廣利是如何學到版本鑑定的,他說中國書店的康洪波老先生對他影響很大,他偶然認識了老先生,並且知道康先生在解放前就經營古書,為此,他向康先生請教許多版本方面的知識。因為修廣利的真誠,使得康先生把他請到了家,他在康先生的家中看到了啟功給康先生題的字,康先生便向修廣利講起了他幫啟功、徐邦達等老一輩購書選書的故事,可見老先生交往之廣。


書房`修廣利可廬:鍾情故紙,精研鄉籍(下)韋力撰

另外一間書房


當時修廣利對古書十分痴迷,只要有錢見到了就買,但康洪波跟他說不能這麼亂買,必須要選一個方向,同時康洪波給他講解明版書和清版書的區別,清三代的精刻本與普通本的區別。康洪波勸修廣利不要買汲古閣本尤其是局版的書,因為內容差,康洪波推薦修廣利買寫刻本和帶版畫的書,但修廣利卻說自己不喜歡帶版畫的書,因為他之前有收藏字畫的愛好,所以他覺得古代版畫的藝術欣賞價值並不高,當然像《方氏墨譜》和《程氏墨苑》這樣的精彩作品還是很不錯的,但是大多數的古書中的插圖版畫看上去都比較呆板。


修廣利還是買了一部帶圖的《博古圖》,他說這是自己買的第一部明版書,當時花了五千元。是康洪波先生推薦並幫著挑選的,認為此書不錯,同時康洪波告訴修廣利,買書要儘量買全套,不要買殘本。因為之前修廣利買書瘋狂,殘本書也買了不少,但在這點上,他聽從了康洪波的勸告,除了宋版書外,不再買任何的殘本古籍。


書房`修廣利可廬:鍾情故紙,精研鄉籍(下)韋力撰

細看架上物


修廣利說康老先生對他很好,無保留地教給他各方面的知識,所以他很感念老先生,當年每次來北京時,都會給康先生帶來山東當地的土特產德州扒雞和水果。他的真心實意讓康先生很感動,因為康先生的兒女都在外面忙,照顧不了老先生。


正是因為修廣利從康先生那裡學到了版本知識,所以修廣利自豪地說,他買古書這麼多年,沒有上過當吃過虧,所以他買的書至今沒有遺憾。


後來修廣利漸漸從藏書又轉回到讀書,他開始深入地研究山東文獻,為此,他曾到上海圖書館去查看相關古籍,在那裡得以結識上圖著名的目錄版本學家陳先行先生。他說陳先生給予了很大的幫助,上圖的相關藏品都讓修廣利翻閱和使用。所以他感慨說,似乎冥冥中總有貴人相助,才使得他有了今日的研究成果。


書房`修廣利可廬:鍾情故紙,精研鄉籍(下)韋力撰

版本目錄工具書


參觀完修廣利家的每間書房,這讓我感慨他家的這座小樓是用不同的書房組成的,這樣的生活姿態令人欣羨。修廣利稱他很享受現在的生活方式,他把自己的藏書能夠藏以致用,沒有功利感只有責任感,因為他在思索:傳承文化應該傳承哪些文化,如何傳承下去。尤其是當一個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應該思考一些事情:前代人傳給了我們什麼,我們傳給下一代什麼。他認為有些事儘管非常辛苦非常枯燥,但總要有人來做,他感覺到有必要擔起一種責任和義務。為此,他選擇寧可臨時放棄比較熱門的對書法的學習研究,因為他覺得當前學習研究書法的隊伍已經足夠大,少一個寫書法的不會影響書法事業的發展,但是對歷史文獻的搶救性挖掘和研究不能等,不能拖。所以他現在的主要精力用在研究地方文獻上,為此也蒐集了不少史料,花費了不少心血,也取得了不少成績,當然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在當地人們都尊成他為當代鄉賢。


修廣利快人快語,我們回到客廳後繼續聽他講述著相關的故事,他的語言謙遜而節制,講到精彩處臉上也會顯現出得意之色,這正說明了他是一位性情中人。真想聽他講更多的書界故事,然此時時已近午,修先生一再熱情地邀請我們留下吃飯,但我卻惦記著下一步的尋訪,於是與劉玉林共同感謝修先生及其家人的盛情接待,之後我們又踏上了尋訪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