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氣吼叫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愛發脾氣的父母,都來看看這個故事

生氣吼叫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愛發脾氣的父母,都來看看這個故事

孩兒又被我打了,我現在很後悔,怎麼辦?”

“我也不知道為啥我變成這樣了,我就是控制不住,他一無理取鬧我就煩躁”

“我可恨自己了,為什麼要這麼對孩子!”……

起因是這幾天,孩子因為過度沉迷某部動畫片,總是趁媽媽不注意拿著手機偷偷看。朋友抓住兒子好幾次以後,徹底怒了!不僅大發脾氣,還順手打了他。

可是寶寶說:媽媽,我原諒你了,我知道你罵我打我是因為我犯了錯誤,惹你心情不好了。寶寶永遠善良得只站在媽媽的立場上理解媽媽,而媽媽們,是否也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氣?

對孩子發脾氣其實是件很難的事兒,因為一不小心,犯錯的人就從孩子變成媽媽了。對媽媽來說,發脾氣是一瞬間,但是在“我已經忍你這個熊孩子很久了”的怒火攻心之下,容易做出一些傷害了孩子、自己也後悔的事。

這是很多媽媽的通病,一邊對孩子說“我愛你”,一邊衝孩子發脾氣。

JuttaBauer的《發脾氣大叫的媽媽》獲得過德國每年一評的最高榮譽:文學獎,兒童繪本類金獎。作者是德國當代幾個風格鮮明的繪本名家之一。這本書常被幼兒園、小學做為親子互動主題,或被教育學家,心理學家拿來舉例......

生氣吼叫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愛發脾氣的父母,都來看看這個故事

發脾氣大叫的媽媽

一隻可愛的企鵝孩子向我們講述了它和它媽媽之間的非凡經歷。(可愛的企鵝孩子,不就是我們的可愛的孩子的化身?!)

生氣吼叫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愛發脾氣的父母,都來看看這個故事

今天早上,我媽媽發脾氣,衝著我生氣地大叫。(早上確實是媽媽容易抓狂的時間,孩子磨磨蹭蹭,早餐涼了,上學上班快要遲到了!)

生氣吼叫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愛發脾氣的父母,都來看看這個故事

結果,嚇得我全身都散開飛跑了......(媽媽的吼叫嚇得孩子魂飛魄散!?)

生氣吼叫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愛發脾氣的父母,都來看看這個故事

我的腦袋飛到了宇宙裡。(內心裡充滿恐懼的孩子確實容易神遊!以天馬行空的神遊來逃避令人恐懼的現實世界。)

生氣吼叫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愛發脾氣的父母,都來看看這個故事

我的肚子落入了大海里。(內心充滿恐懼的人也容易貪食、過量進食,肚子像大海一樣填不飽。)

生氣吼叫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愛發脾氣的父母,都來看看這個故事

我的翅膀掉到了熱帶叢林中。(內心裡的恐懼、害怕還會讓我們緊緊抓住某人或某物,形成病態互依關係。)

生氣吼叫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愛發脾氣的父母,都來看看這個故事

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嘴巴在高山上,是否意味著孩子想喊又喊不出來,想表達又無法盡意表達?!)

生氣吼叫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愛發脾氣的父母,都來看看這個故事

我的尾巴呢? 它在街上就像是個謎。(迷失在都市的繁華里?!)

生氣吼叫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愛發脾氣的父母,都來看看這個故事

我就剩下了一雙腳,跑啊跑......我想叫,但沒有嘴。我想找,但沒有眼睛。我想飛,但沒有翅膀。跑啊跑,到了傍晚跑到了撒哈拉大沙漠,我累了。

這時一個大影子罩住了我。(孩子就像小企鵝一樣,看到壞脾氣、大喊大叫的媽媽就想逃走,可是,一個小小的小孩,他(她)能逃到哪裡去呢?!想表達心聲和需要,沒有人聽;想找到自己的方向,可是還不夠有經驗和智慧;想展翅高飛,可是被媽媽爸爸擋住了去路......)

是我發脾氣大叫的媽媽開著大船來了。她已經把那些丟掉的部分給找了回來,並把他們重新縫好連上。(傷害了孩子然後再把傷口修補好?!畢竟,會留下滿身傷痕! 而且,我們親愛的小孩,不是卡通人物,摔不爛,打不死。他(她)是有血有肉、有感受有情緒、有理想有抱負、有無限潛能的人!)

生氣吼叫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愛發脾氣的父母,都來看看這個故事

最後找到了我的腳,這下全縫好了。(用自己的腳站立,走自己的路,做最好的自己?!)

生氣吼叫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愛發脾氣的父母,都來看看這個故事

"對不起!"發脾氣大叫的媽媽對我說。然後我們就開船回家了。(一句“對不起”,孩子就原諒了我們:“只要改了就還是好媽媽!”孩子無條件地愛著我們,我們是否也能無條件地愛著(他)她?!)

生氣吼叫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愛發脾氣的父母,都來看看這個故事

這個繪本看似隨意簡單,卻匠心獨具。在輕鬆幽默之後,讓人有一些無語。記得當時陪老大讀完,他轉過臉來看我,我說:“你看我幹什麼,你媽和那個企鵝媽媽還是有差別的吧?呵呵。”

記得給老二讀完,問他:“最後小企鵝高興了嗎?”他說:“可他還很疼呀,因為它是縫上的。”看來孩子什麼都明白。孩子內心很柔軟。也是,小孩會犯什麼大不了的錯呢,大人這樣的“暴力”,純粹是以大欺小,以強欺弱。

放下這本書,我決心從此不再當“惡”媽媽了。希望大家讀完也有所思考,不要再一邊對孩子說著我愛你,一邊發著脾氣!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想要孩子長成什麼模樣,更多的在於父母如何引導!

每個孩子出生都是一張白紙,會長成什麼模樣,取決於家長如何教導!在3-6歲其實就是給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最重要的時期,可能有很多家長平時比較忙,忽視了這一點,家長要抓住3-6歲這個性格關鍵期,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性格品質,未來的路才會更好走。

這裡為大家推薦一套有關好性格品格培養的繪本《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父母可以給孩子當睡前故事讀,而且還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的情緒管理。

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

生氣吼叫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愛發脾氣的父母,都來看看這個故事

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書一共有十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髮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

生氣吼叫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愛發脾氣的父母,都來看看這個故事

10冊不過是69.9元,還可掃碼暢聽,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後,已經很累了,想給孩子講故事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問題。

生氣吼叫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愛發脾氣的父母,都來看看這個故事

3-6歲是孩子形成習慣的關鍵期,若不注意引導,壞習慣極易養成,壞習慣一但定型可就很難再改了。所以,如果孩子有這些壞習慣,父母一定要幫助孩子“溫和而堅持”的改正過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