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地宮水銀之謎推測至少100噸皇陵並不是從未被盜墓賊光顧


秦始皇陵地宮水銀之謎推測至少100噸皇陵並不是從未被盜墓賊光顧

上世紀末一支考察隊在陝西臨潼驪山山腳處對秦始皇陵進行了一次考察。在考察途中,專家們在地宮裡發現了大量的水銀,據推測地宮的水銀至少有100噸,而且這些水銀在分佈式構成了一幅秦朝的疆域版圖。專家們對此感到疑惑,這些水泥究竟從何來?

2012年,陝西省的考古專家對於陝西省旬陽縣一帶進行了考察,在200公里範圍內共發現了2000多個人工洞穴,而且洞穴非常複雜,工程浩大,並且還出土了不少古人開採時留下的生活用紙和器械,發現了火燒土、礦石燃燒物的標本。專家研究後發現,這就是2000多年前的古汞礦洞,這或許能解開秦始皇地宮水銀的來源之謎。


秦始皇陵地宮水銀之謎推測至少100噸皇陵並不是從未被盜墓賊光顧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現在考古學家雖然不能開掘秦始皇陵,但還是做了一些偵察性工作。據調查,秦始皇陵地下汞含量遠遠高於周圍地區,確定地表以下含有水銀,印證了司馬遷的記載。這證實了司馬遷記載並不是空穴來風,更具有真實依據。

著名地質學家戴安周先生推斷,旬陽縣古礦洞的開採時間與秦始皇修建皇陵的時間基本吻合,而專家段清波在秦始皇陵考古研究中也明確提出,秦始皇陵中的部分或全部水銀來自旬陽。由此可見,旬陽縣的古汞礦洞的發掘,解開了秦始皇地宮的水銀之謎,同時對於揭開我國古代的礦物質開採歷史也具有重要意義。現今旬陽的汞礦洞群已被視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丞相李斯為陵墓的設計者,少府令章邯監工。共徵集了72萬人力,動用修陵人數最多時近於80萬,幾乎相當於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數的8倍。秦始皇陵工程之浩大、用工人數之多、持續時間之久都是前所未有的。

秦始皇陵地宮水銀之謎推測至少100噸皇陵並不是從未被盜墓賊光顧

當秦始皇13歲剛剛登上王位時的秦王政元年(前247年),陵園營建工程就隨之開始了。古代帝王生前造陵並非秦始皇的首創,早在戰國時期諸侯國王生前造陵已蔚然成風。如趙肅侯"十五年起壽陵",還有平山縣中山國王的陵墓也是生前營造的。但秦始皇把國君生前造陵的時間提前到即位初期,這是秦始皇的一點改進。陵園工程修造了39年,一直至秦始皇臨死之際尚未竣工,二世皇帝胡亥繼位,接著又修建了一年多才基本完工。

秦始皇陵並不是從未被盜墓賊光顧

劉邦擊敗項羽後,定都長安,建立西漢。為了籠絡天下人心,於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下令對秦始皇陵妥為保護,著令20戶人家住在秦陵附近,作為守陵人看管秦始皇陵。此後,各朝各代的統治者對秦代帝王陵墓,都下令保護。

但即使如此,秦陵也未得安穩。《漢書·劉向傳》記載,有一小孩在秦陵附近放羊,結果有一隻羊掉入地洞中,小孩子打著火把到地洞中去尋找,不料竟然走進了秦陵地宮,引發大火,將秦始皇的棺槨燒掉了 。對《漢書》所記,《水經注·渭水》也做了做了做了補充:"牧羊人尋羊燒之,火延九十日不滅。"

秦始皇陵地宮水銀之謎推測至少100噸皇陵並不是從未被盜墓賊光顧

新莽末年,赤眉軍盜掘秦始皇陵,將發掘出的葬具、銅槨熔化掉,以取銅材。

魏晉時期,後趙統治者石虎又盜掘秦陵。


秦始皇陵地宮水銀之謎推測至少100噸皇陵並不是從未被盜墓賊光顧

唐代末年,黃巢攻入關中,秦始皇陵經歷了一次大規模的破壞。黃巢盜秦陵一事歷代都有傳說,明人都穆《驪山記》雲:"始皇陵內城週五裡,舊有四門,外城週二十里,其址俱存,自南登之,二邱並峙,人日:此南門也。右門石樞猶露土中,陵高可四丈,項羽、黃巢皆嘗發之。老人云:始皇葬山中,此特其虛冢耳。"都穆《驪山記》中所記黃巢盜秦陵的事情,在新、舊《唐書》均不見記載,所以,不少學者對其真實性提出了質疑。

秦始皇陵地宮水銀之謎推測至少100噸皇陵並不是從未被盜墓賊光顧

五代時軍閥溫韜以籌軍餉為名,再次大規模地盜掘秦始皇陵。

宋太祖開寶三年(970),下令臨潼縣保護和修整秦始皇陵。

清代陝西巡撫畢沅,曾為秦始皇陵立碑。

清光緒年間,秦陵又一次被盜墓賊光顧。當地官府獲悉後立即派人趕來調查,發現盜洞後將洞口用實物封死不留痕跡,嚴加看護,防止再次被盜。但這樣重大的事情,地方誌卻沒有記載,所以可能是現代版本的"牧羊人尋羊燒之"。

秦始皇陵地宮水銀之謎推測至少100噸皇陵並不是從未被盜墓賊光顧

民國初年,軍閥混戰,政局混亂,社會動盪,在陝軍閥又一次挖掘秦陵。劉鎮華是河南軍閥,發跡於1912年至1928年的北洋政府時期。1926年率十萬"鎮嵩軍"由豫西進入關中,將楊虎城、李虎臣二部圍困於西安城長達8個月之久,城內餓死和戰死的軍民有好幾萬人,時稱"二虎守長安"。劉鎮華盜秦陵就發生在其主政陝西期間,並且,被其盜掘的並不僅僅是一座秦陵。

除劉鎮華外,原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孫連仲,也曾在秦陵上"挖戰壕"。知情人後來稱,孫連仲是暗渡陳倉,裝模作樣,實際是在盜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