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吴在夷陵之战中到底是胜了还是败了?

莱茵之缨


这个问题不应该成为问题,说东吴以少胜多这不准确,但东吴在夷陵之战中战胜了刘备,这是毫无疑问的。

夷陵之战的根源,还荆州的老问题。

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打败曹操,刘备算是有了立锥之地,孙权也保住了江东地盘。但以利益结成的联盟,也必将因为利益而解体。

赤壁之战以后,孙刘之间有合作,但也有利益的冲突。

建安二十年(215年),孙刘为了争夺荆州,双方剑拔弩张,准备大干一场。曹操趁此时机,攻占了汉中,准备进一步攻击蜀中。

刘备被迫妥协,与孙权湘水划界:以湘水为界,分荆州的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归孙权;分荆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归刘备。但是湘水划界并没有根本上解决孙刘之间的矛盾。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曹操与孙权联合灭掉了关羽,孙权趁机占据了刘备集团占据的荆州地域。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以举国之兵发动了对孙吴的进攻。孙权一向的策略是占了便宜绝不卖乖,得知刘备出兵,立马求和。但丝毫没有把荆州再让给刘备的意思,刘备自然也就不会接受求和。

战役开始,刘备势如破竹,其先锋部队从巫县开始击败吴将李异等,一直推进到了秭归。孙权派遣陆逊为大都督率领五万大军,一直在战略撤退,退守到了夷道县虢亭。

222年二月,刘备率领大军,以将军冯习为大督、张南为前部,傅肜、辅匡、赵融、廖化等为别督,进军抵达虢亭,与吴军对峙。

闰六月,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击败于虢亭,刘备败退马鞍山。陆逊继续围攻,再次击败蜀军,斩杀万余人。至此,蜀军溃不成军,大部死伤和逃散,车、船和其他军用物资丧失殆尽。

刘备夜间突围逃遁,行至石门山,被吴将孙桓部追逼,几乎被擒。后卫将军傅肜率部断后,士兵全部战死,傅肜力战被杀。

刘备依赖驿站人员焚烧溃兵所弃装备辎重阻塞山道,才得以摆脱追兵,逃入永安城中。

此战,刘备所带领四万兵力以及后期夷陵蛮族沙摩柯等加入的万余少数民族兵力,共计五万左右,几乎全军覆灭,蜀军将领张南、冯习以及蛮族首领沙摩柯等战死,杜路、刘宁投降。刘备派遣在江北防御曹魏的将军黄权,后路被阻,无奈也投降了曹魏。

刘备退守白帝城,收集散兵,及赵云带领赶来的后援部队,兵力达到了二万人。夷陵一战,刘备彻底失去了战斗力。

孙权故伎重演,占了便宜不卖乖,再次派遣使者与刘备求和,刘备不得已同意了。

从战役开始,到取得最后胜利,孙权都主动求和示弱,但绝不能否认,孙吴在夷陵之战中取得了绝对的胜利。

除了赤壁之战,孙吴取得了酣畅淋漓的胜利,几乎看不到孙吴有很重大的胜利。即便夷陵之战,孙吴取得绝对的胜利,但依然保持相当的低调,致使现在还有人怀疑孙吴是不是取得了这次战役的胜利。这就是东吴的高明之处,只求实际利益,不去追求虚有的名声。这是东吴得以成为延续最长久的诸侯势力的根本原因。

比如刘备汉中之战的胜利,说是胜了,几乎到了“男兵女运”的地步,曹操撤军了,刘备也彻底残废了,以至于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没有一点能力援助,导致了荆州丢失。

保住了汉中,丢失了荆州,刘备这笔生意算是赔了。

刘备屯兵永安,不知道是无颜见蜀中父老,还是准备继续与孙吴决战,但孙权主动示弱求和,不会改变夷陵之战的性质,那就是刘备大败,孙权大胜。


豹眼看历史


夷陵之战,孙吴到底取得胜利没有?这个问题有悬念吗?陆伯言火烧连营七百里,大胜蜀汉昭烈皇帝。刘备折戟沉沙,饮恨白帝城。夷陵之战是三国主力集团对决的三大战役之一,影响深远。此一役,毫无悬念,孙吴大胜,蜀汉大败!

但是抛开这个问题不说,如果联系到这场战争的起源,荆州之战,孙吴的胜败却不是那么明显的。有人说,荆州之战,吕蒙白衣过江,趁关羽鏖战襄樊之际,偷袭荆州得手,对孙吴来说,一大块肥肉入腹,国力大增,不胜之说何来?

其实小编这么发问还真不是空穴来风!孙吴偷袭荆州之举,其实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何来此言?君不见,荆州之役之前,孙刘联盟在赤壁大破曹操,天下三分已成定势。曹操在官渡之战后统一北方,无论是土地面积、人口 ,还是军事势力都是天下翘楚,论纸面势力,曹操下江南统一天下只是时间问题。但是为什么就没有得逞呢?这中间固然有周郎、诸葛、黄盖、程普等一众星光熠熠的文武英雄的个人突出贡献,但从根本战略上讲,还是孙刘结成攻守同盟的原因。没有孙刘联盟,赤壁之战不可能逆袭,也就更不可能出现后期的三国鼎立。曹魏独大,孙刘孱弱,这一基本态势在赤壁曹操惨败后仍然存在。所以在强大的曹魏面前,无论是吴国也好还是蜀国也罢,孙刘联盟都是其安身立命的基础。

荆州这个地方固然重要,也十分富庶,但在安国定天下这样的大战略面前,荆州也只是一个战术层面上的问题。但是,孙权在赤壁之战后心态爆炸,自我定位开始出现虚高!亲率大军战合肥,几次三番,不仅没有拿下目标,还折损了大将太史慈。这也就罢了,战略上毕竟属于北山抗曹的路数。但是在荆州这个诱惑面前,孙权却犯下了不可挽回的战略错误。关羽在北线战于禁、庞德,虽然是为蜀汉打地盘,但于联盟无损,但你孙权却在后面把盟友的老窝给占了!好比兄弟赤膊上阵,你不给助力也罢,怎么还对着兄弟后背来了一刀。这样的行径给卑鄙小人有什么两样?难怪刘备会这么愤怒。荆州之战直接导致夷陵之战,孙刘两家大打出手,联盟名存实亡。孙权在这两战中虽然都大获全胜,但却失去了盟友的支持。自此之后,对蜀势力范围虽然扩展,但在争夺天下的角逐中测底失去跟曹魏掰手腕的能力,几十年后也难免覆灭之命运。

所以,荆州之战,战术上孙吴获得大胜,但在战略上却遭受重创,可谓因小失大!



周周说古今


东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消灭了刘备的东征的主力,在战术上当然是胜利了。


但是,从长远的战略来看,东吴和刘备的这场战役的结果是两败俱伤。刘备虽然损失了几万人马,而东吴也损失了上万的人马。

只有曹魏坐收渔利。它在旁边坐山观虎斗,看刘备和孙权两家争斗,还招降到黄权一支人马,可谓得来全不费工夫。

夷陵之战后,刘备还有一定的实力。他留下以防万一的赵云部队还完好无损。随后,他驻扎在永安,对局势进行观望。

孙权得知后十分恐慌,于是派人求和。刘备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再带兵打仗,只得同意了孙权的建议。

刘备东征的时候,如果曹丕趁机夹攻孙权的话,东吴早就灭亡了。但曹丕不听忠言,使得孙权逃过一劫。

而夷陵之战后,孙权和曹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最后兵戎相见。在这个时候,如果刘备再趁火打劫,孙权的处境依然十分危险。因此孙权才会求和。


在夷陵之战后,孙权虽然全取长江,达到了他的目的,可得不偿失。首先是兵力受到损失,实力下降。

其次,刘备取西川,大批荆州军吏都被他带走,荆州早就一片荒凉。而剩下的荆州人才又被黄权送给了曹丕。孙权除了得到一片净土,几乎毫无所得。


第三,为了不在夷陵之战中两面受敌,孙权不得不向曹丕投降称臣,政治上损失巨大。

第四,最终,孙权还是和曹丕反目,曹丕开始了大规模的进攻江东的军事行动。虽然孙权抵御住了曹丕的进攻,但是,过去和刘备共同承担的长江防线,现在要由自己一力承担。

这样一来,本来就不够的兵力就更捉襟见肘。从此,孙权再也无力扩张势力,只能自保江东。最终只能被消灭。



因此,孙权袭击荆州是极端错误的,而杀死关羽,不给将来留有余地,更是错上加错。最终,引发的夷陵之战使得双方两败俱伤,都失去了争夺天下的机会。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历史笑春风


夷陵之战当然是孙吴胜利了,毕竟刘备退军白帝城而荆州也归了孙权

夷陵之战亦称“犹亭之战”。蜀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率军4万攻吴,企图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孙权以镇西将军陆逊领兵5万抵挡。蜀军前进姊归(今属湖北)。二年二月,蜀军进至犹亭(今湖北宜都西北),五月,蜀军自巫陕至夷陵(今河北宜昌)连营,企图速决取胜。陆逊则坚守不战,使深化五、六百里的蜀军疲乏松懈。遂以火攻破蜀军40余营,刘备败回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三年四月,病卒。

但是孙权也没有讨到便宜

夷陵之战其实对于孙权和刘备都是大难,因为刘备败了,不但黄忠死了,自己的十几万大军也是一夜之间葬身火海,蜀汉从此元气大伤,再也抬不起头来;但是孙权虽然胜利,但是多年来积累的粮食军械也消耗一空,二者的势力可以说都大损,只有曹魏算是占了点便宜。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这里不讨论演义(实际上演义中孙吴胜得更加彻底,刘备基本只剩下光杆),只看历史上的记载:

(曹丕本纪)闰月,孙权破刘备于夷陵。……后七日,破备书到。
(刘备传)后十馀日,陆议大破先主军於猇亭,将军冯习、张南等皆没。先主自猇亭还秭归,收合离散兵,遂弃船舫,由步道还鱼复,改鱼复县曰永安。吴遣将军李异、刘阿等踵蹑先主军,屯驻南山。秋八月,收兵还巫。
(孙权传)蜀军分据险地,前后五十馀营,逊随轻重以兵应拒,自正月至闰月,大破之,临陈所斩及投兵降首数万人。刘备奔走,仅以身免。
(陆逊传)逊曰:“吾已晓破之之术。”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馀营。备将杜路、刘宁等穷逼请降。备升马鞍山,陈兵自绕。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备因夜遁,驿人自担,烧铙铠断后,仅得入白帝城。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备大惭恚,曰:“吾乃为逊所折辱,岂非天邪!”

可见,在几个当事人的传记里,都明确写了,是东吴打败刘备,而且刘备方面损失非常惨重,数万兵马伤亡或投降,冯习、张南等一批中生代将领也死于非命。这一战和关羽丢失荆州之战一样,使得蜀汉政权元气大伤,完全沦为三国中最弱的一国。东吴方面毫无争辩是取得了胜利。

那么,为何会有“孙吴没有取胜”的说法呢?我猜测可能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其一是孙吴在夷陵之战后向刘备求和。

但这个求和并非表示孙权打不过刘备,而是因为孙吴同时遭到了曹丕的攻击,为了防止两面受敌,而向刘备表示和好,企图恢复吴蜀抗魏的态势。毕竟,抵挡弱小的蜀汉容易,要是强大的魏国南下那可就棘手了。

据记载,当时刘备听说魏军出动,还写信给陆逊说,现在曹兵已经出动了,我再往东边来一下,你能挡住不?陆逊回信说:我们是担心您的队伍刚吃了败仗,伤口还没复原,所以才和您和谈。要是您非要把剩下这点残兵派过来送死,我们也只好笑纳。陆逊的回答可谓不卑不亢,这也反应了东吴的立场。

其二,有人认为孙吴打赢荆州之战和夷陵之战,是赢了战术输了战略。

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毕竟魏国才是最强大的敌手。站在吴蜀联盟的大立场上。无论是夺取荆州之战,还是夷陵之战,东吴虽然打赢了,削弱的却是潜在的盟友,最终造成我方同盟的势弱,从而错失了扭转魏强局势的时机。不过,这个隐患,实际上在孙权决定偷袭荆州的时候已经确定了。至于夷陵之战,是蜀汉主动进攻(虽然根源在之前夺取荆州),东吴只是被迫应战。既然都开打了,那当然要打赢。不能因为这次胜利本身是一次内斗,就把胜利说成失败。


巴山夜雨涮锅


孙吴打的是战役防御战,败的是战略上进攻战。如果当年东吴不偷袭荆州,曹魏地盘估计郭嘉再生,司马懿早升大将军也被分裂几十十块。打个比方,东吴陆逊一路,孙权一路,蜀汉关羽一路,刘备一路,诸葛亮一路兵这个结果,估计曹魏轮不到司马懿掌兵就完了。


明天145801721


单纯次吴蜀之争来讲,当然是孙吴胜了,但从吴蜀联盟作为一方对魏国而言,此战大大消耗了蜀的实力,等于大损了联盟的综合实力,从这一点来讲,说孙吴胜了也不全在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