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是什麼意思?

眾所周知,作為農業文明的古老中國,經過數千年的歷史沿革,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有許多文化被完整的流傳了下來,直到今天,有很多文化依然影響和指導著今天人們的日常生活。其中,就有一句農村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

今天,單從字面上來看這句俗語,我們很難理解其蘊含的深層次的含義。其實這句話是從數千年傳統生活中,總結的經驗教訓得來的,從字面意思來看就是告訴我們一個人的時候不要獨自出入寺廟,兩個人的時候不要水井旁逗留,三個人最好不要一起抬樹木,其實後面還有一句話,就是獨坐莫憑欄,意思就是一個人的時候不要在池塘邊發呆。那麼這些話究竟蘊含了什麼意思呢?

我們來看第一句,在中國古代偷盜和搶劫等事件頻發,特別是在諸如寺廟等偏遠的地方,一些地方甚至成了逃犯或是強盜的避禍的地方,傳說在中國唐代有一個商人晚上住進一座寺廟,寺廟主持見財起意將其殺害,後來官府破獲此案抓捕兇手後這個事情流傳開來,人們便告誡後人切莫獨自一人進入寺廟,因為部分寺廟僧人多有不良之輩,因而見財或者見色生出歹意從而丟掉性命。

農村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是什麼意思?

其次,第二句,二人不看井又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也有典故,據說當時兩個同鄉一起結伴上京趕考,其中一個同伴走到中途就把身上的銀子花完了,後來就對同行的老鄉起了歹意,一天他們走到半路,正當兩人口渴難耐之時,眼前不遠處正好一口水井,那位同鄉就趁同伴上前喝水的瞬間將其推倒入水井,這人便有了銀子,揚長進京趕考去了。最關鍵的是因為當時只有他們倆,就算以後屍體被人發現,那也是死無對證了。

農村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是什麼意思?

再次,那俗語中“三人不抱樹”又是什麼意思呢?我們都知道人心都是偏的,若是中間那個人和其中一方交好必然會稍微偏向他這一邊,而另外一個人的負擔就會重了很多,這句話如果放到現在就是告訴我們,三個人一起做事的時候,千萬要處理好人際關係,不要被別人孤立,不然吃虧的還是自己。最後一句話的意思就簡單的多了,獨坐莫憑欄就是告訴我們一個人傷心的時候千萬不要看著一汪清水,可能一時想不開就會釀成難以挽回的大錯。

農村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這句話在今天看來,其中蘊含的智慧仍有很好的借鑑意義。現實生活中,人人都要保持一顆善良的心,更要有一顆戒備之心,畢竟人心難測世事難料,另外,日常的人際也要處理得當,即便是關係再好,也難免受到其他人的影響而發生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