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患者血糖竟低至0.59,到底怎麼回事?

臨床案例

患兒,男,3歲。因“腹脹、消瘦2個月,發熱3天”入院。

查體:體溫 38.5℃,心率 98次/分。

貧血貌,無皮膚鞏膜黃染、牙齦出血及身體瘀斑等,肝臟腫大,腋下及頸下淋巴結可觸及。甲狀腺體檢未見異常,雙下肢無水腫。飲食及大小便正常。否認糖尿病病史及家族史,排除誤服降糖藥可能。

​3歲患者血糖竟低至0.59,到底怎麼回事?

輔助檢查

血常規:白細胞420.8×109/L,幼稚細胞 0.10,紅細胞 2.6×1012/L,血紅蛋白70g/L,血小板 32×109/L。骨髓象診斷:慢性粒細胞白血病(CML)。

入院次日抽血化驗:肝功:AST 36.4U/L,ALT 5.8U/L,ALP 198U/L,GGT 11.4U/L,CHE 4268U/L,TBIL 7.7μmol/L,DBIL 2.3μmol/L,TP 51.6g/L,ALB 32.6g/L;腎功:BUN 2.1mmol/L,CRE 27.6μmol/L。

血清鉀離子均在正常參考範圍內。空腹胰島素 2.81mU/L,空腹C肽 1.29μg/L,抗胰島素抗體陰性。促甲狀腺素、皮質醇、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生長激素、催乳素、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均正常。靜脈血糖0.59mmol/L

診斷分析

患者血糖極低,血糖危急值低限範圍是低於2.5mmol/L,但極少低至0.59的情況,進行復查後檢測結果一致,與臨床反覆溝通,確認患兒並沒有心慌、乏力、噁心、嘔吐、出汗、腹痛、腹瀉等低血糖症狀。

查患者血常規結果,白細胞異常升高,骨髓象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於是溝通臨床立刻進行床旁採集末梢血,用微量血糖儀檢測隨機血糖,結果為5.6mmol/L,表明0.59的血糖其實為假性降低

​3歲患者血糖竟低至0.59,到底怎麼回事?

為了驗證血糖數值異常降低是否與標本放置時間過長有關,次日空腹再次抽血,血常規1管,生化管2管進行復查。

血常規結果:白細胞408.8×109/L,幼稚細胞0.09,紅細胞2.7×1012/L,血紅蛋白 73g/L,血小板35×109/L。

生化管1(採集後15min迅速離心檢測):4.92mmol/L。生化管2(採集後放置1.5h後離心檢測):0.98mmol/L。

因此推測該患者血糖假性降低的原因可能是標本放置時間過長,白細胞異常增多導致血糖體外糖酵解增多。

白細胞升高會導致血糖假性降低?

有研究表明,白血病患者白細胞數量顯著增高,是出現假性低血糖的主要原因,即異常增生的白細胞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其一方面通過有氧代謝攝取能量,另一方面其糖酵解的速率及對糖酵解的依賴遠遠高於正常細胞。因此其血糖濃度在體外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下降。

實驗室檢查血糖偏低常見因素

1) 白血病因素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患者,都曾有報道併發低血糖,分析其原因和臨床表現與前述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相似。

​3歲患者血糖竟低至0.59,到底怎麼回事?

2) 紅細胞增多症

紅細胞數量的明顯增多會加快葡萄糖的消耗利用,因此在血液離體後第一小時內血糖降低非常快,另外紅細胞增多症患者紅細胞內己糖激酶、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等活性異常增強,也會使血糖降低。

3) 臨床檢測方法

例如溶血、黃疸、脂濁性標本會導致己糖激酶法中的一點終點法測定結果降低;葡萄糖氧化酶法會受各種來源的維生素C、尿素、膽紅素、血紅蛋白、四環素、還原型谷胱甘肽等的影響,抑制其顯色反應,導致測定結果的偏差。

4) 標本放置條件及檢測時間

​3歲患者血糖竟低至0.59,到底怎麼回事?

室溫下全血標本中的血細胞仍然會從血漿中不斷攝取葡萄糖進行糖酵解而使血中葡萄糖減少,減幅5%-10%,放置4小時減幅可達20%。

通過對以上低血糖常見原因的分析,有利於實驗室對於低血糖檢測值真假的判斷,當實驗室測定出現異常低血糖時應與臨床進行溝通,並採用指尖血糖檢測及時測定血糖水平進行對比,為臨床提供客觀準確的測定結果。

<code>參考文獻:
[1]袁寶山,王欣,袁野,張明威.白血病患兒白細胞極度增多導致血糖假性降低1例[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6,20(12):2126-2127.
[2]張智慧,王薇,郭弈陽,馬會茹.假性血糖降低1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誌,2012,12(11):2704-2705.
[3]周天龍.假性低血糖常見原因分析[J].微循環學雜誌,2009,19(2):47-48.
[4]段立中,楊玉萍.實驗室檢測低血糖與臨床[J].中國社區醫師,2009,22(11):145./<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