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桑叶上的情怀

散文︱桑叶上的情怀


上三年级的孩子早上跟我说前几天在网上买的蚕宝宝快“断粮”了,需要救济。蚕不能一日无食,孩子的养蚕日记更不能嘎然而止。看着愁眉不展的孩子,当前最需要的就是为蚕寻找“粮食”,让孩子顺利完成“养蚕日记”。

沏一杯浓茶,思绪随茶香萦绕盘旋。要是现在身处乡下老家会是另一番景象。几亩地的桑树正喜迎春风,沐浴着阳光,郁郁葱葱。出于工作繁忙,有些时日没给乡下的母亲挂个电话。突闻桑叶想起了母亲。桑叶竟然如此神奇,魔力般的把我的心绪凝聚,此时此刻让我想起了几百公里以外的乡下老家。

城市的喧泄与乡村的幽静好像被一片桑叶所间隔。我跑遍了城市的多个角落,终究还是一无所获。要是现在身处乡村,别说要几片桑叶,顷顷桑树都随处可见,随手可得。

老家地处鲁中平原,大多以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辅之。除棉花外,养蚕是相当可观经济收入来源。自打我记事起,家里就开始种桑树养蚕。时至今天,桑树换了一代又一代,母亲采桑叶喂蚕,架图格投蚕茧的动作还是依然熟练。都说记忆能让昨天重现,关于“桑叶”、“蚕”等字眼以经浮现,总能把我拉进跟随母亲一起采桑养蚕的那段岁月。

散文︱桑叶上的情怀

家里姊妹们多,紧靠几亩地的粮食很难维持生活现状。靠天吃饭的年代,也偶遇自然灾害,要着吃的日子让父辈人穷怕了。生活在农村的人们渴望多引进种植新的经济作物,来补贴家用。种桑养蚕的引进让父辈人看到了脱贫致富的曙光。投资小,收益快,虽然有点熬人,但是经济可观。那时在乡下的屋后到处是提倡养蚕的标语。“养猪不如养蚕,荒地也能挣钱”,“一亩地半桑田,三十几天挣金钱”,“大力推广种桑养蚕,小康生活赛蜜甜”……

光看这些标语,就能让老辈人眼馋。

眼馋就待实干,为了鼓励父辈人种桑养蚕的积极性。村支部免费提供几千株桑苗,还请来了专业的技术人员。利用周末,我们一家就把希望的幼苗埋在了几亩荒地上。神长的幼苗不几天就升满了桑叶,稚嫩的桑叶散发的香气,能醉倒几里地外的人们。那时候母亲几乎天天“长”在桑树地里。放学回家,只要家里“铁将军”把门,我就一路小跑去桑树地找母亲。母亲一定会在那里。晚上母亲会把修剪的嫩桑叶给我们做“桑叶饭”。嫩桑叶焯过水,切沫随大米熬制,桑叶饭成我们的最爱。

桑树越发的茂盛,村长会根据桑树的长势来统计养蚕的张数。我也不懂他们是如何计算的,只是偶尔听到母亲跟邻居大婶子在闲聊时听见的。张数统计后,母亲就开始收拾养蚕的场所。为了给蚕仔们最事宜的环境,母亲让我们替出正房大北屋搬进偏房。看着我们是多么的不情愿,母亲就安慰我们先在偏房接就几天,等蚕上格作茧后,我们在搬回来。

散文︱桑叶上的情怀


房子替出来后,母亲用生石灰满屋消毒,然后请来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搭架,安装取暖炉进行提温。这“皇上”般的待遇就是为了有一个好的收成。

村头广播站喇叭让养蚕户去领蚕幼苗。母亲放下啃了一半的馒头,拿起已经消毒好的小棉被直奔村委部。匆忙的脚步掷地有声,远去的背影被无限缩小,满是喜悦,满是憧憬,满是希望。

刚取回家的蚕幼虫像极了棉铃虫,除了外表颜色有差异,大致一样。也许是初次见的缘故,我们几个孩子好奇之余多了几分恐惧。母亲说我们身上有细菌,不让我们进蚕房。我们为了偷看几眼,不知被母亲逮住了多少次。母亲的严谨小心,给我们孩子们好好的上了一课。

蚕可谓是“大胃王”,能吃能拉。生长速度惊人,技术人员告诉母亲蚕要用几龄来算。随着蚕的快速生长,大量的桑叶需求要解决。采桑叶成了举家上下全员参与的一项工作。放学回家,我们放下书包,去桑树地增援。看着地头堆积的大包小包桑叶,就知道母亲已经采了好长时间。等我们把桑叶采满,太阳也早以日落西山。升起的月牙照亮我们回家的路,母亲肩背手提,父亲用推车推,我们几个调皮的孩子偶尔去帮母亲抬一抬,把父亲拉拉车子。

回到家母亲把桑叶倒出消毒,匆忙吃点饭。一进蚕室就是几个小时。我们做完作业,简单的消一下毒也加入到喂蚕大军。分蚕编,倒蚕编,都按母亲的吩咐完成。昏暗的灯光下,唰唰的蚕食声清晰入耳。母亲满脸的汗珠在灯光下璀璨夺目,汗珠里面写满了父辈人的艰辛。采桑叶的双手被染的黑绿,一双勤劳的双手写尽了世间心酸。

赶上蚕上食,晴天采桑叶还好点,要是遇上雨天,采桑叶就是养蚕人的灾难。蚕不会因为雨天而停止蚕食,大量的桑叶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备足。母亲冒雨采桑叶的情景我不愿意再提,她背着桑叶滑倒跌伤的脸,腿,胳膊是我回忆里的痛。这种隐藏的痛,就像烙印一样一直让我铭记于心。雨水打湿的是母亲的身体,浇湿的是我的成长。

散文︱桑叶上的情怀


忙过上食,母亲也有了难得的调整时间。开始整理阻隔图。让马上作茧的蚕住进标准的房子。生火烤阻隔图,屋外搭棚架杆,这些零碎活在悠闲中完成。等看到洁白的蚕茧铺满阻隔图,收获的喜悦挂满了母亲的脸。在这忙碌的三十几天,母亲明显的消瘦不少,嘴上生满血泡,一句上火掩盖了太多太多。

外出打工的这些年,母亲不再养蚕了,家里的几亩桑树地位流转给了乡邻。母亲有点空闲时间就去给乡邻帮几天忙。母亲说自己养了近大半辈子的蚕,每一片桑叶都写满故事。每一片桑叶都是曾经的回忆。

我也是如此,桑叶上的情缘是我一辈子难以忘怀的情缘。我是养蚕人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虽然不是十分专业,里面的故事终将伴我一生。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句古诗是我心里一辈的痛,更是我对母亲这些年的亏欠。

桑叶上的情缘,一辈子的情缘。


散文︱桑叶上的情怀


作者简介:高延新,山东惠民人,文学爱好者,企业职工。文学格言“用笔墨书写人生,用文字传情”。



《乡韵文学》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