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當真不愛“抱月瓶”?

《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中(以下簡稱《清檔》)有這樣一則記檔,雍正十一年(1733)六月十五日,“據圓明園來帖內稱本日司庫常保,首領薩木哈來說宮殿監副侍李英傳旨:著燒造瓷器處,嗣後寶月瓶不必燒造,欽此”。寶月瓶,也作抱月瓶。曾有學者用這條記檔論證雍正個人不喜抱月瓶造型。筆者認為,僅用一條記檔佐證雍正對此類器型的喜好與否,稍顯偏頗。從存世的各類雍正抱月瓶來看,雍正或許不僅不討厭這類器型,反而是喜歡的。

▌抱月瓶之器型

由於沒有圖案資料,《清檔》所載的“寶月瓶”究竟為何模樣,已無從考證。就器型而言,現普遍認為指的是永樂時期,景德鎮御窯創燒的一種如意耳扁壺,後被各朝各代承襲和模仿,尤其以雍正時期最為繁榮,幾乎可以亂真。

抱月瓶從扁壺設計發展而來,中國的扁壺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主要是青銅材質。從青銅扁壺至明代景德鎮瓷質扁壺,中國的扁壺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

雍正當真不愛“抱月瓶”?

▌【戰國】青銅扁壺 高30.9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雍正當真不愛“抱月瓶”?

▌【北朝】鉛褐釉印花人物紋扁壺 高12.2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

戰國扁壺以青銅和漆器居多,多為扁圓腹,功能多是酒具或者水具。漢晉時期的扁壺多為釉陶材質,器型模仿早期青銅器。發展至隋唐時期,穿帶扁壺開始流行,多為北方窯口製作,紋飾上開始出現胡人樂舞、連珠紋等異域裝飾。遼金時期,扁壺造型多模仿皮囊壺,以實用性為主,有貫耳可以穿繩或者攜行,遊牧文化的痕跡極為明顯。元代扁壺造型更為多樣,生產地也更加豐富,龍泉窯、景德鎮窯和磁州窯等都有燒造。

雍正當真不愛“抱月瓶”?

▌【遼】綠釉皮囊壺 高32.3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雍正當真不愛“抱月瓶”?

▌【元】龍泉釉四系龍紋扁壺 高31釐米 戴維德爵士基金會藏

雍正當真不愛“抱月瓶”?

▌ 公元14世紀 青花龍紋四系扁壺 高37釐米 倫敦阿爾伯特維多利亞博物館藏

至明代永樂宣德時期,朝廷積極對外交流,通過陸路、水路與中亞、西亞各國廣泛聯通,這直接反映在當時景德鎮御窯所生產的瓷器上。彼時,一批模仿伊斯蘭國家金屬器和玻璃器皿的瓷器作品誕生:天球瓶、雙耳扁壺、花澆、多角燭臺、無擋尊、大背壺等,其中扁壺的製作更是精品。

永樂宣德時期的扁壺可以分為四種樣式:

第一類是長頸,頸自上而下漸闊,扁圓式腹,橢圓形淺圈足,通體青花為飾,常見海水龍紋和穿花龍紋;

雍正當真不愛“抱月瓶”?

▌【明·永樂】青花穿花龍紋大扁壺 高47.8釐米 戴維德爵士基金會藏

雍正當真不愛“抱月瓶”?

▌【明·永樂】青花海水龍紋大扁壺 高44.6釐米 戴維德爵士基金會藏

第二類是蒜頭型口,束腹,腹部扁圓,足部高,口肩連接綬帶雙耳;

雍正當真不愛“抱月瓶”?

▌【明·永樂】青花花卉錦紋如意耳扁壺 高24.2釐米 戴維德爵士基金會藏

第三類上部蒜頭型稍大,整體略呈葫蘆型。

雍正當真不愛“抱月瓶”?


▌【明·永樂】甜白釉綬帶耳扁壺 高29.5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從這類扁壺的器型可以看到馬木路克王朝(Mamluk dynasty,1250-1517)金屬器及陶器的影響,稍縮的口部可以防止器皿裡的液體溢出,兩側的雙耳可以用來捆綁繩索,系在馬、駱駝身上,方便攜帶,遊牧痕跡極為明顯。

雍正當真不愛“抱月瓶”?

▌1200-1300年間 馬木路克王朝陶扁壺 26釐米 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藏

此器型傳入中國景德鎮御窯,被瓷匠稍作改變,扁壺上下比例稍微調整,器身比例上呈葫蘆型,器腹中央有明顯接痕,器底呈橢圓形圈足,器身上半部兩側由綬帶耳連接肩頸,雙耳更為流暢,又稱綬帶耳葫蘆扁壺,是明代永樂、宣德時期景德鎮御窯生產不輟的器型。有的以甜白釉施滿器身,晶瑩樸素,也常見器身以青花繪製纏枝花草或幾何花卉紋飾者。扁壺在中國被賦予吉祥寓意的紋飾,實用性降低,而裝飾性增強。明永樂朝的扁壺製品一般不署年款,宣德製品則多署年款。

雍正當真不愛“抱月瓶”?

▌【明·永樂】青花綬帶雙耳扁壺 戴維德爵士基金會藏

雍正當真不愛“抱月瓶”?

▌【明·宣德】青花綬帶耳葫蘆瓶 戴維德爵士基金會藏

第四類是本文著重介紹的如意耳扁壺,一般也被稱為“抱月瓶”。

雍正當真不愛“抱月瓶”?

▌【明·永樂】青花梔子花紋如意耳扁壺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雍正當真不愛“抱月瓶”?

▌【明·永樂】 青花花鳥紋如意耳扁壺 高30.8釐米 大英博物館藏

此類器型小口,細頸,腹部扁圓,平底無足,頸部兩側各有一弓形如意耳連接頸部和肩部。這需要瓷匠製作時,先將扁壺上下兩部分別製作好,再將其進行橫向拼合。這類扁壺不同於之前的扁壺設計,整個器型呈橢圓形,曲線圓潤柔和,如意雙耳曲折有致,雖然模仿中西亞玻璃器造型,但紋飾確為傳統中國式樣,青花裝飾脫離元代繁複細密手法,轉向中國傳統的山水風景繪法,更為注重留白的視覺效果,多畫花鳥、花果,白地青花,更顯清麗。

雍正當真不愛“抱月瓶”?

▌1300-1350年間 敘利亞彩繪玻璃扁壺 高23釐米 大英博物館藏

抱月瓶的設計來源於中國本土扁壺與伊斯蘭文化交融的結果,經由明代景德鎮御窯工匠妙手,成為實用性的扁壺,並最終蛻變為更具有觀賞性的抱月瓶,於永樂時期大放異彩,成為後世承襲模仿的對象,並於雍正時期的最是極致。

▌抱月瓶之名

如今,關於“抱月瓶”“寶月瓶”的名號從何而來,已無從考證,國內各大博物館的官方命名也不盡統一。前文提到,有關抱月瓶記載最晚見於雍正時期。從扁壺到抱月瓶名稱的轉換,不僅是將這類器型作為盛酒器的實用功能性削弱,更是在美感上的昇華。

發明勾股定理的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就曾說過“一切立體圖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圖形中最美的就是圓形。”這樣的描述,運用在抱月瓶的器型中最合適不過。以日月的晨昏盈虧來比喻人生際遇、賞物寄情,月與圓的結合賦予了中國審美中最圓滿和諧的寓意。花好月圓,破鏡重圓,明月幾時有,當時明月在等等,一輪明月,一輪圓月給人造成的寄託讓人驚歎不止。

與永樂抱月瓶相比,雍正的抱月瓶器身較大,最大的不同在於二者的生產技術,永樂時期多為上下接合製成,而雍正時期的作品則為前後相接,因此足底呈橄欖形。筆者認為,雍正時期抱月瓶的器身更加鼓圓,足底更為小巧,在比例上,更似一輪明月,兩側雲耳更像是纖細雙手擁著這輪寶月,被稱“抱月瓶”當之無愧。而且,雍正抱月瓶“參古今之式,動以新意”,結合當朝的創新釉彩,精品迭出,募古水平極高,常常讓人難以辨別。

雍正當真不愛“抱月瓶”?

▌【清·雍正】青花花鳥紋如意耳扁壺 高29.9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如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清雍正青花花鳥紋如意耳扁壺所示,瓶為小口,短頸,腹部扁圓,平底無足,頸部和肩部以如意耳相連,頸部皆以竹葉為飾,器身繪花卉,上棲白頭翁,間歇繪有竹枝,畫面舒朗有致,清韻淡雅。除卻仿製永樂青花裝飾的抱月瓶,雍正時更出現了粉彩、冬青釉等新品種。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清雍正款龍泉釉拱花寶月瓶,通體施青釉,晶瑩淡綠,滿腹飾纏枝花卉,頸部有蕉葉紋,線條細膩雅緻,是線條與單色的完美結合。可見,雍正時期的抱月瓶之美,也在於各部分比例協調,恰到好處,增一分則拙,減一分則陋。

雍正當真不愛“抱月瓶”?

▌【清·雍正】龍泉釉拱花寶月瓶 高29.7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雍正當真不愛“抱月瓶”?

雍正當真不愛“抱月瓶”?

▌【清·雍正】粉彩花鳥紋寶月瓶 高29.3釐米 英國大維德基金會藏

雍正粉彩花鳥紋寶月瓶為其中一例粉彩孤品,如意雲耳對稱,擁抱圓潤鼓起的滿月,兩面分別飾以粉彩,一面嫵媚粉紅為主,畫面中間一對綬帶鳥上下對望;另一面清麗綠彩為主,黃色花蕊點綴,一對白頭翁棲於枝頭,遠處繪淡雅菊花和彩蝶。紋飾從底部延伸至器身上部,於肩部結束,頸部和如意雙耳留白。整個器型落落大方,畫面佈局頗有中國扇面畫的之感,空間安排得當,疏密有致,讓人賞心悅目。在大英博物館戴維德基金會展廳的雍正粉彩展示櫃中,大部分參觀者會被這件作品吸引,在它身邊,還有一件小抱月瓶,低調但更為可愛。

雍正當真不愛“抱月瓶”?

▌大英博物館95號房戴維德爵士基金會展櫃 攝影/唐慧

這件雍正鬥彩落花流水抱月瓶,器型相對於其他抱月瓶更為嬌俏可愛,僅18公分高。小尺寸沒有降低一分它的圓滿,器腹鼓圓,釉面光潔,流水線條和花枝的上下佈局,春色三分,兩分流水,花朵大大小小散落器身上部,留白處似乎吹來陣陣微風,靜下心來,甚至流水聲都能聽見的感覺。

雍正當真不愛“抱月瓶”?

▌【清·雍正】鬥彩寶月瓶 高18.2釐米 大明成化年制款 戴維德爵士基金會藏

雍正當真不愛“抱月瓶”?

▌【清·乾隆】《弘曆是一是二圖》軸(局部) 紙本設色 76.5cm*147.2cm 故宮博物院藏

至乾隆一朝,抱月瓶也持續製造。乾隆對抱月瓶似乎也很鍾情,在清人繪《弘曆是一是二圖》軸中,就有青花抱月瓶的身影。乾隆朝《清檔》中也屢見關於抱月瓶的記載。值得一提的是,乾隆《清檔》中,既有關於“寶月瓶”的記載,也有關於“抱月瓶”的。這二者的區別是,當時寫作“抱月瓶”更多是指瓷器,而寫作“寶月瓶”更多是指玉器或者掐絲琺琅等其他材質。而且,另有一種“馬掛瓶”的設計,顯得更得乾隆歡心,《清檔》中常見乾隆督促景德鎮窯多製作些馬掛瓶。

雍正當真不愛“抱月瓶”?

▌【清·乾隆】描紅九龍雙耳扁壺 高14.7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雍正當真不愛“抱月瓶”?

▌【清·乾隆】青花八寶紋雙耳扁壺 高14.7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就瓷器而言,抱月瓶到了乾隆朝,腹部不再鼓圓,側面看起來更像扁壺,底足增高。其中青花抱月瓶大小不一,從20-50釐米不等,端莊大氣,盡顯皇家氣派。但從設計比例上反而失去了抱月瓶本身溫暖滿足的感覺,更像是皇家那拒人千里之外的冷酷月亮。

這樣看來,雍正“抱月瓶”真對得起這名號,寶月,抱月,如意寶月,如意抱月。不論“寶月”或“抱月”,都讓人浮想聯翩,如同擁抱一輪寶月,不由得心生圓滿之意。

天上的皎皎皓月總有圓缺,但案臺上的抱月瓶,似明月入我牖,閒庭內外,溶溶寶月光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