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里的故事,小时候我们熟知的历史人物,长大后发生了什么?

《三字经》作为我国知名的幼儿启蒙读本,是很多父母给孩子准备的第一本书。它里面所蕴含传统文化的忠孝敬悌故事,一直都萦绕在我们的脑海里。从小我们在父母长辈的殷切希望里,将这些朗朗上口的句子熟背于心,甚至背诵它们也是我们逢年过节的必备节目。今天我们一起来温习一下,《三字经》里的那些历史人物。

三字经里的故事,小时候我们熟知的历史人物,长大后发生了什么?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这段话是说,黄香在九岁的时候就知道提前给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敬父母的小朋友都应该做的事情。

据《后汉书》的记载,黄香小时候家境不好,九岁的时候由于母亲的过世,非常伤心,也非常想念自己的母亲,整天茶饭不香差点由于忧郁而死。但是想着母亲离开后,还有父亲需要照顾,他就强忍着悲痛侍奉自己的父亲。由于古人没有我们现在的空调、电热毯之类的取暖物品,所以在数九寒天只能靠被子保暖。于是孝顺的黄香就每天早早钻到父亲的被窝里,等把被窝暖的热乎乎了才让父亲上床睡觉。

三字经里的故事,小时候我们熟知的历史人物,长大后发生了什么?

而且黄香不但能给父亲暖被窝,还会帮着父亲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这么孝顺的孩子,四邻街坊都是交口称赞。而小黄香却不骄不躁,认为这些都是自己应该做的。他在孝敬父亲的同时,还努力的学习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著作。懂事的小黄香很快就名满故乡,甚至黄香孝亲的故事还远播京师,被人称为“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等到黄香16岁的时候,汉章帝专门下诏书,授予他郎中的官职。这个郎中可不是称呼医生的郎中,而是汉朝的高级官员。从职位上讲,它仅次于丞相、尚书,但是郎中一般是皇帝的近侍。同时皇帝特别准许黄香去东观阅览典籍,这个东观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家档案馆,不但保存了官方的图书典籍,还是贮藏档案的地方。

三字经里的故事,小时候我们熟知的历史人物,长大后发生了什么?

根据《后汉书》的记载:后来在汉章帝长子的加冠礼时,皇帝专门将黄香召来给诸位王公大臣说:“这位就是天下无双的江夏黄童啊。”足以见汉章帝对黄香的尊崇。后来黄香累迁尚书郎、尚书令,又外放东郡、魏郡太守。因为魏郡一场大水灾,黄香被就地免职,回家后不久就去世了,享年54岁。

黄香孝亲闻名天下,终使自己闻达于朝野。他的故事更是称为古代二十四孝之一,广为传颂。鲁迅先生也曾在他的《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中评价道:“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 子路负米’、‘ 黄香扇枕’之类。”

三字经里的故事,小时候我们熟知的历史人物,长大后发生了什么?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这段话就是说,孔融在四岁的时候就知道让大一点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敬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孔融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据《后汉书》记载,孔融是圣人孔子的二十世孙,从小就有突出的才能。出生在圣人之后的家庭,自然让孔融从小便光环无数。《后汉书》还记载了孔融13岁时的一个故事,有一个叫张俭的朝廷逃犯,因为和孔融的哥哥相识,就想在孔家躲避一下。当时正好哥哥孔褒外出不在家,张俭看到孔融还是个小孩子就准备重新找个藏匿的地方。而孔融看见张俭的样子,猜测到有什么难处。就说:“哥哥虽然不在,但是我做为家里的主人,还是可以招待你的。”

三字经里的故事,小时候我们熟知的历史人物,长大后发生了什么?

就这样他让张俭留宿在自己家里,后来张俭逃走后,窝藏逃犯的事情被朝廷追查。孔融就说:“窝藏张俭的人是我,罪责肯定在我。”而哥哥孔褒不愿意弟弟受刑,就说:“张俭是来找我的,跟弟弟没有关系,还是抓我吧。”由于孔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朝廷的官员也很为难。就去问孔融的母亲,而母亲回答道:“家里年长的人主持家庭事务,怎么能让两个小孩承担罪责呢,窝藏逃犯的罪责在我。”后来官员向朝廷上报后,定了哥哥孔褒的罪名。而一门争义的故事就广为流传了。

孔融成年以后,被当朝的司空征召为司空掾属。不久转任虎贲中郎将。当时正好是董卓进京统揽朝政的时候,他想要废掉汉少帝。孔融就和董卓据理相争,怀恨在心的董卓就将孔融贬至黄巾军最猖獗的北海国做国相。孔融在北海六年,广宣儒术,举贤荐良,一时间为人所称颂,时人称为“孔北海”。

三字经里的故事,小时候我们熟知的历史人物,长大后发生了什么?

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征召孔融前往许昌。由于孔融为人正直,对权臣曹操的诸多行为都有所厌恶。所以时常跟曹操对着干,当时由于连年征战,田野荒芜,导致粮食产量不足。曹操便下令禁止人们喝酒,孔融多次写信认为禁酒不妥,而且言辞之中多有傲慢无礼之词。后来曹操进攻邺城,曹丕私自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跟曹操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不明白是什么意思,问孔融怎么知道的?孔融说:“以今度之,想当然耳。”这种行为很快便招致了曹操的不满,于是致使他人状告孔融想要图谋不轨,将孔融处死,并且株连全家。

虽然孔融在政治上建树不多,但是其在文学上被称为一代名儒、文章宗师。据《后汉书》记载:曹丕评价孔融道“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也对孔融赞赏有嘉“孔融居北海,豪气贯长虹:坐上客长满,樽中酒不空;文章惊世俗,谈笑侮王公。史笔褒忠直,存官纪太中

。”

三字经里的故事,小时候我们熟知的历史人物,长大后发生了什么?

结语:

中华文明浩浩荡荡五千余年,在这么久的时间长河里,不但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更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豪杰。他们或因一时的举动名噪天下,或因一生的经历青史留名。而无论时间多么久远,那些曾经鲜活都生命都因为我们一代代的传承而惊醒、激励着我们前进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