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神劇:日軍偷襲卻鎩羽而歸,八路軍創下一項新紀錄

這不是什麼抗日神劇中的情節,而是八路軍歷史上一次真實發生過的戰鬥。

那是在1941年11月11日深夜,一股日軍向八路軍黃崖洞兵工廠悄然發起了偷襲。

時年36歲的松井畢業於日本長野陸軍學校,自入侵中國四年來,他先戰蘆溝橋,再戰天津衛,殺人無數,屢立戰功,軍銜也如吹風般從大尉升上大佐。

此次偷襲黃崖洞兵工廠,完全是松井精心策劃後採取的行動。他深知兵工廠對於八路軍的重要性,知道裝備落後的八路軍一旦補足了彈藥,將會對日軍造成極大威脅。

為此,松井糾集了5000多名日軍,利用夜色做掩護,妄圖一舉摧毀黃崖洞兵工廠,截斷八路軍武器裝備彈藥的來源。

這不是神劇:日軍偷襲卻鎩羽而歸,八路軍創下一項新紀錄

6月10日,日軍在松井的率領下,摸到了南口和桃花寨。這兩個地方是通往黃崖洞兵工廠的交通要道,分別駐守著八路軍特務團一營的七連和四連。

南口的七連在連長劉萬森帶領下,近幾日已在山口的必經之路修築了工事,挖好了掩體,備好了彈藥,隨時準備迎敵。

11日零時,日軍一箇中隊在夜色掩護下悄悄向南口的山口摸來,被七連哨兵發現,全連指戰員端起槍來,一陣猛掃,把日軍壓了下去。

與此同時,偷襲桃花寨的日軍也被八路軍四連的戰士打退了第一次衝鋒。

這不是神劇:日軍偷襲卻鎩羽而歸,八路軍創下一項新紀錄

精心策劃的偷襲不成讓松井大失所望,他氣得揮刀大喊:“按第二套作戰方案繼續衝鋒!”

霎那間,日軍的大口徑炮彈飛到我軍陣地上,燃燒彈映紅了夜空。在炮火掩護下,日軍趕著一群白色的山羊向八路軍陣地發起攻擊。

原來,松井已經對黃崖洞的佈防情況有所瞭解,知道在必經的交通要道上,埋設了許多地雷,日軍如果貿然進攻,必然會造成巨大傷亡,可要想把地雷清理乾淨,眼下既無掃雷工具,又無工兵部隊。

松井苦思良久,才想到用羊群趨雷的辦法。但可惜的是,松井的“羊群戰術”沒有奏效,因為特務團的炮火太密集了。

這不是神劇:日軍偷襲卻鎩羽而歸,八路軍創下一項新紀錄

“轟轟——”羊群踏上了地雷,被炸得飛上了天空。跟在羊群后面的日軍還未直起身子,就被八路軍的輕重機槍打得趴在了地上,僥倖沒死的連滾帶爬跑回了敵營。

“放毒氣彈!”松井嘶啞著嗓子狂呼。一顆顆毒氣彈落在七連和四連的陣地上,“嘶嘶——”冒著白煙。

三排長大呼:“快堵上嘴!”戰士們趕緊用毛巾堵住口鼻。

這時,敵人又開始進攻了,戰士們把毛巾往嘴上一紮,立即端槍向敵人掃去。

就這樣,守衛南口的七連和守衛桃花寨的四連指戰員,在工事被毀,部分人員傷亡、中毒的情況下,仍然頑強戰鬥,連續擊退敵人多次衝鋒。

這不是神劇:日軍偷襲卻鎩羽而歸,八路軍創下一項新紀錄

年僅17歲的七連司號員崔振芳,挺身躍出掩體,向敵群猛投手榴彈,炸死敵人20多人後不幸中彈犧牲。

一班長王興國身負重傷,雙目失明。他一邊爬來爬去為戰友們壓子彈,送手榴彈,一邊高呼:“同志們,為了保衛兵工廠,多打敵人啊!”

14日,敵人糾集3000兵力猛攻南口和水窯口核心陣地,戰鬥極為激烈艱苦。

八連在水窯口守衛戰的三天三夜裡,與日軍展開了殊死搏鬥。

八班長王振喜率三名戰士,被敵人團團包圍,在工事被毀、衣服被燒著、整個陣地一片火海的情況下,毅然衝出工事,向衝上來的日軍猛烈射擊,斃敵70多人,直至壯烈犧牲。

這不是神劇:日軍偷襲卻鎩羽而歸,八路軍創下一項新紀錄

守衛南口的勇士們在堅守了六天六夜之後,還剩下12人,這十二位勇士發出了震撼陣地的誓言:“人在陣地在,誓與陣地共存亡!”

他們以一當十,以十當百,先後擊退了日軍十幾次衝鋒,最後只剩下戰士晃成一個人。晃成仍隻身堅守斷橋陣地,使敵軍仍未能前進一步。

16日晚,團部接到總部命令:黃崖洞兵工廠已全部安全轉移,特務團立即主動撤出水窯、南口陣地,向主力靠攏。為了迷惑敵人,特務團團長命令將兵工廠燒燬,同時率領部隊撤出戰鬥。

18日,一營守衛的左會埡山口遭日軍三路進犯,全營指戰員奮力反擊,先後擊退敵人9次衝鋒。

這不是神劇:日軍偷襲卻鎩羽而歸,八路軍創下一項新紀錄

松井發現與他頑強戰鬥了八天八夜的八路軍部隊不見蹤影,氣急敗壞。他率部隊爬上了黃崖洞,只見屋毀房焚,一片狼籍,不見八路軍一人,直氣得他哇哇亂叫。

這時,參謀來報告:“守衛黃崖洞的八路軍已會同主力成三路向我包抄過來,請師團長快拿主意。”

松井坐在石頭上,用手帕擦著頭上的汗珠,看了看鋪在地下的軍用地圖,無精打采地說:“命令部隊,火速向西井撤退。”

20日,在八路軍特務團的乘勝追擊下,鎩羽而歸的日軍連夜向西井逃去,黃崖洞保衛戰至此勝利結束。

這不是神劇:日軍偷襲卻鎩羽而歸,八路軍創下一項新紀錄

此戰共殲滅日寇三十六師團及獨立第四混成旅團主力近2000人,八路軍傷亡166人,敵我傷亡對比8比1,創造了抗戰以來前所未有的殺敵新紀錄。

戰後,八路軍總部通電錶揚特務團,並頒授“保衛水窯立戰功”錦旗一面。副總參謀長左權親自在《解放日報》撰文,讚揚堅守南口、水窯口陣地的勇士們是“執行命令的模範”。

軍委在《1941年戰役綜合研究》中給予了黃崖洞保衛戰以高度評價,稱其為歷次反“掃蕩”中最成功的一次戰鬥,不僅我受到損失小,同時給敵人數倍殺傷,應作為我1941年以來反“掃蕩”的模範戰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