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拉好扶手:银行和大资本家的圈套(看懂了,就进步一大步)

这是发生在美国的故事。

普通人每月创造1.5万的价值,老板付给他们工资1万元,压榨了0.5万的剩余价值。老板们觉得来钱太慢,怎么办?先寻找标的,比如郁金香。然后为了加速物品的流转速度,提升工人工资到每月10万,根据费雪的公式MV=PQ,资金流转速度V加快,货币量M加大供应,当物品数量Q不变甚至被囤货居奇减小时,物品价格P会飞速上涨。此时,工人发现自己一个月能挣10万,且工资还在迅速上涨,但郁金香价格涨得更快,于是开始抢购郁金香。抢购的过程中,银行也加大信贷速度,加速印钱,跟资本家一起助推这个过程。普通人为了能赚更多的钱,贷款了500万买郁金香。终于,在某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银行家和资本家商议,决定结束这场游戏。资本家把手中的郁金香全部抛售,换回了巨量的现金,银行停止放水。市场上郁金香价格暴跌,普通人手里拿着一把不值钱的郁金香和欠下的500万债务。他的工资又降回了一个月1万,但是他需要每月拿9900元来还贷款,只有100元来过生活。银行和资本家此时可以每月压榨他14900元。原本站着工作的他,现在只能跪着工作和生活了。

游戏的结局是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通过信贷,普通美国人源源不断地把钱送给大资本家手中。每一次放贷和抽贷,银行和大资本家都会大赚一笔,社会的贫富差距都会迅速拉大几个数量级。在这个世界上,玩钱的银行是最安全的行业,终于明白为啥是垄断经营的了。如果上述大资本家和银行是一家的话,那么银行赚普通人的就不仅仅是利息了,而是本金!这也就好理解为啥欧洲很多国家都是负利率了,人家不过是在债务大山上打了个99折而已,仍然暴赚。

历次“人祸”危机,都是普通人的危,大资本的计(机)。1929年大危机之前,1987年日本崩盘之前,2007年次贷危机之前,都有过资产泡沫、消费疯狂的若干年经历,上面这个例子就是这些过程的缩影。咱们副总经理在两次大危机的比较研究中说,十次危机九次贷,也是这个原因,归根到底都是信贷的大收大放故意引爆了危机。

巴菲特、格雷厄姆、彼得林奇、索罗斯,他们在人前是投资大师,在人后只不过是金融大佬的马仔,白手套。

故事中的郁金香也可以换成股票,房子,茶……

不过这次疫情不同,这次不是主动引爆的,至少目前来看,不是人祸。对于天灾,大资本也没及时撤退,所以美股跌的不干脆。


请拉好扶手:银行和大资本家的圈套(看懂了,就进步一大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