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物流新時代機遇,打造屬於你的結算中心

抓住物流新時代機遇,打造屬於你的結算中心

在物流業內,眾所周知,國內物流業當前階段以小散亂差為主要特徵,作為國家集中發展產業的大方向而言,最終必然逐步走向整合,而這個發展方向已經被髮達國家物流業的發展歷程所一一證實。

曾有業內人士做過一個大膽推斷,今天活著的物流公司,在15年之後,只有1%能夠存活下來。近期提出的無車承運便是一個窗口期。作為今天的物流公司,如何判斷趨勢,順應發展發展規模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橫向對比其他產業

  • 小型商超到處搶地盤拼價格,最後卻被大賣場佔了地盤;
  • 傳統線下機票售賣到處髮卡片開門店爭搶市場,三方購票平臺的出現拿走了主要市場;
  • 零售店遍地開花拼殺,電商行業橫空出世改寫了規則;

而物流行業也是同樣:

小貨代到處搶客戶拼關係拼價格,而國家所倡導的無車承運平臺正在悄悄改變市場。不同行業發展的歷程告訴我們,改變行業的力量一定不是僅僅在行業內的打打殺殺,我們必須用更寬的視野來看待這個行業整合的驅動力。物流行業的整合大幕已然拉開。不管我們看好,或者不看好,改變行業的力量,正在來到。

今天的物流業擁有巨大的存量和快速的增量,作為國務院常委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中的第十個產業,物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建設結算中心,正是作為新時代的物流行業的第一步。

抓住物流新時代機遇,打造屬於你的結算中心

要談談為什麼建設結算中心,首先得從傳統物流原本的問題說起。

1、 小散亂差

前文就提到物流業存在的小散亂差的情況,對於生產商貿企業,對於零散的專線物流信任度不夠,而專線物流卻又苦於接不到質量好的訂單,對於國家而言,對於整個行業的監管又非常難入手,所以因此滋生了很多衍生性問題。

所以,結算中心的一個首要責任就是藉助國家無車承運平臺的責權利,整合運力,整合貨源,在提高自身競爭力的同時,調動社會閒散資源,為當地的生產商貿企業提供優秀運力,為空閒運力分配資源。

2、 物流與稅務不得不說的那點事

談到物流,業內人士大多會想到稅務,物流業作為涉稅大戶,一直是稅務系統“重點關照”的對象。或許是因為物流業中存在大量的紙質路橋發票虛抵;又或許是因為大量的司機收取運費後卻不履行發票開具的責任,導致物流公司無法證明成本;原因林林總總,千言萬語都說不盡。而金稅三期的橫空出世,更是讓諸多物流企業老總頭上的皺紋多了那麼幾根。

因此,結算中心第二個責任就是合規合法的去依照業務情況來完成實際的運輸合同履行。在收取生產商貿企業運費的同時,整合地方運力,明確財務成本,依據實際業務購買燃油,依據實際業務獲取司機在承運過程中產生的ETC路橋發票,通過正當的手段去獲取司機運費發票(例如窗口代司機開具或藉助快到網發票代開業務)。

3、 對私轉賬,物流財務心中難言的痛。

第二點中提到了司機收取運費,司機作為個人,每天與物流公司發生業務的司機成百上千,每次通過工資代發系統去給司機支付運費的時候,或許大家都會想,社保與工資下發不相符如何是好。

結算中心的第三個職責,正是打造依據訂單的在線支付系統。支付情況清晰可查,每一筆運費都有司機的在線收款記錄與訂單流水,如果做到軌跡、流水、訂單、票據完全一致,那麼試問,誰還會去每次去冒著被查的風險的去走工資代發呢?

4、 供應鏈金融及未來

物流行業中其實還存在很多很多待解決的問題,而最值得展望的就是供應鏈金融。合同物流的結款週期吞噬了大量物流公司自身的流動資金,讓物流企業壓根不敢擴大業務,一旦擴大業務,就會出現入不敷出的情況,上游結款週期未到,下游給司機的結款壓力就會逼得物流企業老闆押房抵車。而對於金融業來看,他們的熱點都在追蹤著大數據,而非勤勤懇懇的傳統物流。那麼,物流與大數據的結合,其結果就讓人非常可期。

所以拋開僅給老闆法人個人放貸的金融產品,結合數字化系統,去建立風控體系,與金融系統聯手打造真正的供應鏈金融產品也是一個充滿希冀的方向。

結算中心路漫漫,第一步踏在哪裡?

現在正在進行申報,如火如荼的無車承運人無疑是一個翻天覆地的機會,無車承運平臺的幾個基本屬性就是:

  • 1、線上結算
  • 2、對車輛人員、地方貨源有整合能力
  • 3、作為承運方的責權利保障。
  • 4、信用體系的建立。

再看看目前無車承運平臺的主要企業構成

  • 1、傳統貨運企業
  • 2、多式聯運企業
  • 3、園區基地企業
  • 4、線上物流平臺
  • 5、大規模電子商務

可見,主要影響的原因就是貨源獲取的能力。手中有貨,自然就可以整合運力,從無車承運開始,真正發展為結算中心。而對於無車承運人,如果您想深入瞭解,歡迎留言聯繫小編詳細討論,互相學習。雖管中窺豹,但可見一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