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緣:武王伐紂曾遭到阻撓,妲己的結局讓人惋惜

中國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在古代的封建帝制時,人們常用鼎來評價一個人的地位和貢獻,例如一言九鼎, 鼎鼎大名……今天塵緣將會為您帶來鼎的故事,不要走開,下面很精彩。

塵緣:武王伐紂曾遭到阻撓,妲己的結局讓人惋惜

周文王姬昌繼位後,由於周朝國力較弱不足以與殷商對抗,只好繼續臣服於殷商。被封為殷西伯。但是紂王對周並不放心,一度將周文王姬昌囚禁於羑里,並且殺其子嗣作為肉湯,迫使姬昌喝下。周人為了救出周文王,以寶馬、美女賄賂紂王,希望能救出周文王。姬昌回國後,倡導發展,增強周族的實力,並且進一步的武力擴張,決心終將有一日可以討伐暴虐成性的紂王。

塵緣:武王伐紂曾遭到阻撓,妲己的結局讓人惋惜

可是世事難料,在周文王完成大業前夕不幸患病逝世,其子姬發繼位並封號周武王。姬發任命姜子牙作為他的軍師,一心完成自己父親的遺願。在周武王十一年,姬發覺得攻打商朝的時機來臨,向天下所有諸侯宣告"紂王昏庸無能,暴虐成性,今天我就要替天行道,討伐紂王!"

塵緣:武王伐紂曾遭到阻撓,妲己的結局讓人惋惜

由於紂王整天沉迷於妖后妲己的美色,並不過問朝政,軍隊早已潰爛不堪。當紂王得知姬發起義討伐自己的消息時,姬發的周軍早已到達牧野,此刻紂王急得不知所措,亂了陣腳。妖后妲己見紂王沒有辦法阻止姬發的大軍,就讓申公豹請來通天教主,擺下萬仙陣去阻撓周武王的軍隊。姜子牙見狀,對著姬發的軍中說道:此陣兇險,諸將誰願上前一試?"

塵緣:武王伐紂曾遭到阻撓,妲己的結局讓人惋惜

哪吒、雷震子上前領命前去破陣,可萬仙陣豈是一般困仙陣,哪吒與雷震子非但沒能夠破陣,反被困於陣中。這直接使得姬發的周軍無法向前推進,姜子牙見狀,只好上天請求元始天尊親自出馬。

塵緣:武王伐紂曾遭到阻撓,妲己的結局讓人惋惜

元始天尊得知是周武王姬昌討伐紂王,元始天尊下凡後,見此大陣,使出心訣。之間天空中飛出兩條金龍像萬仙陣衝去,直破萬仙陣。萬仙陣破後,申公豹和通天教主皆被擒獲,碧遊宮的剩下的眾仙見申公豹都被擒住,於是樹倒猢猻散。此時,姬發的大軍已將朝歌團團圍住。紂王自知不敵,希望與姬發和談兩分天下。可商紂王畢竟是自己的殺父仇人,姬發怎可拒絕議和。於是乎兩人約定,不借助任何神力兩軍開戰。

塵緣:武王伐紂曾遭到阻撓,妲己的結局讓人惋惜

紂王的殘兵敗將哪能抵擋姬發的大軍,兵敗如山倒。姬髮帶領大軍衝入紂王宮中,紂王也死於亂箭之下,而他的妖后妲己被姬發活捉。姬發將妖后妲己帶回自己的大營,姜子牙說道:"此乃狐族妖后,有九條性命,我等需將其封印,避免再禍害人間。"妲己苦苦無果。姬發命人將代表自己父親周文王地位的鼎抬出來,請求姜子牙將妖后封於鼎中。

塵緣:武王伐紂曾遭到阻撓,妲己的結局讓人惋惜

從此,此鼎就被擺放於周文王的墓前,以慰周文王的在天之靈。後人因此稱此鼎為文王山河鼎。又因為此鼎乃姜子牙親手操控封印妖后,故有驅邪避禍、鎮壓氣運之功能。傳說中的文王山河鼎現在也出現在了《塵緣》之中,鎮壓著地火,維繫著塵緣世界的穩定!那麼小夥伴們,你們對今天的故事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和小編一同交流和探討!

塵緣:武王伐紂曾遭到阻撓,妲己的結局讓人惋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