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資抗疫恐影響上半年業績 為顧大義舍小利的蒙牛點贊

上市公司“年報季”在疫情中悄然而至,3月26日,蒙牛乳業(02319.HK)發佈了2019年年報,顯示營業收入790億元,淨利潤41億元,增速引領行業。然而,在26日舉辦的業績說明會上,蒙牛總裁盧敏放預期今年上半年、特別是第一季度的公司業績將出現同比下滑。這一方面是疫情對國內乳品銷售帶來重擊,另一方面是蒙牛進行了史無前例的7.4億元公益捐贈,並投入巨大資源扶持產業鏈上下游共渡難關。他表示,在國家、行業的危難面前,蒙牛放棄小利、傾力馳援,是一家民族企業應有的責任與擔當。

巨資抗疫恐影響上半年業績 為顧大義舍小利的蒙牛點贊

疫情來臨後,以蒙牛為代表的一批民族乳品企業紛紛站出來投入到支援抗疫一線、維護行業穩定的行動中來。這不但讓世界看到了新時代中國乳品企業的新品格、新風采,更讓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乳業將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在全體乳業人的努力下,戰勝疫情影響,取得更高質量的發展。

斥巨資馳援抗疫 為乳業贏得尊重

客觀講,面對疫情的突然到來,蒙牛是中國乳業乃至整個消費品行業最先做出積極應對措施的企業,有效地傳遞了企業界戰勝疫情、應對危機的決心和信心。

巨資抗疫恐影響上半年業績 為顧大義舍小利的蒙牛點贊

在公益行動上,蒙牛率先將物資送到抗疫一線,並在9天內連續6次累計捐贈了7.4億元的款物。除了將牛奶等營養品送到火神山、雷神山、方艙醫院等全國近萬所醫療機構,還在武漢捐建應急物資中心,幫助解決疫情暴發之初的物資轉運難題。

在自身業務上,蒙牛積極響應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起的“保質量、保物價、保供應”號召,在春節期間就率先復工復產,維護全國乳品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蒙牛在全國的生產基地,有些在“大年三十”開始就恢復正常運轉,在做好各類細緻的安全防護工作同時,保證產能即達到捐贈需求,又滿足消費者的日常需求。

和許多“風口”上的行業相比,乳業並不是一個賺錢很容易的行業。但危機突然而至,蒙牛卻在明知道會影響利潤的情況下,毅然投入鉅額資金援助抗疫一線。捐贈額與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巨頭不相上下,將眾多“財大氣粗”的房地產企業甩在身後。蒙牛的作為,為整個乳品行業樹立了典範、贏得了尊重。

全力穩定上下游 保衛奶業振興成果

一季度是乳製品的傳統消費旺季,但受疫情影響沒能“旺”起來,也不見得會在疫情後得到補償式增長。銷售增速的放緩,勢必引發上游的生鮮乳價格和養殖效益下降。在國家奶業振興行動和奶價上漲幫助下剛剛過上幾天好日子的牧場,前途又蒙上陰影。

巨資抗疫恐影響上半年業績 為顧大義舍小利的蒙牛點贊

面對這種結構性不利局面,被動等待行業拐點到來是一種做法,積極主動以顧全局的戰略眼光推動產業鏈健康運轉是另一種做法,蒙牛選擇的是後者。

疫情期間,蒙牛堅持“收奶不減量”,並圍繞“保收購、保供應、保運力、保資金、保運營”五方面為上游提供支援。尤其是3月初,蒙牛決定向合作牧場緊急調撥30億元資金提前預付奶款,保證牧場穩定經營,首筆10 億元已於3月6日全部發放到合作牧場手中。同時,還宣佈將擴大全年預計達100億元授信額度,以提振農牧民信心,保障牧場持續發展。

鉅額捐贈是為了國家和民族,而甘願自身承擔損失,力保牧場、奶農和經銷商少損失,則是為了守護住奶業振興行動的成果、守護住全行業的未來。業內預計,雖然今年第一季度行業增長受到巨大影響,但一旦消費全面復甦,在穩定奶源供應的基礎上,就可以形成良性循環、實現穩健增長,儘可能多地追回前三個月的損失。

守護國人免疫力 化危為機促發展

凡事皆有兩面性,新冠疫情雖然是一場災難,但也給乳業帶來一定的積極作用,那就是廣大消費者對營養健康、提高免疫力的關注度大幅提高,為接下來的乳品消費升級提供了新動能。因而,除了以戰略定力維護產業穩定發展外,蒙牛還多途徑的推動乳品營養常識普及、助力擴大乳品消費,並帶頭向重點人群及區域實施營養援助。

巨資抗疫恐影響上半年業績 為顧大義舍小利的蒙牛點贊

站在行業全局角度,蒙牛聯合發佈了《天天飲奶 健康中國人》的倡議,並將持續提升產品結構,打造高端化、功能性產品,不斷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比如冠益乳作為國內唯一獲得保健食品認證的功能型益生菌酸奶產品,預計將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同時,蒙牛營養研究院還聯合多家機構,邀請多位重磅專家在全國陸續開展牛奶以及奶酪益生菌等乳品知識普及,為消費進入正常軌道做好準備。

此外,蒙牛以轉危為機思路探索行業的新零售機會,疫情期間蒙牛電商和O2O業務都實現了爆發式增長,接下來將通過大數據和創新進一步賦能,這就能逐步化解疫情帶來的不確定風險。

站在全年和更長遠的視角來看,蒙牛在疫情來臨後的一系列舉措無疑將對其上半年的業績帶來負面影響,但這些行動有力提振了全社會對中國乳業的信心與認同,維護了全行業可持續發展,並在危機之中挖掘出了新機遇、新成長點,因此值得長期看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