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者3》收官,再掀懸疑類網劇高潮

在經歷過去年的震盪調整後,影視行業對內容和熱度的追求正逐漸迴歸理性。而隨著網劇板塊的日益崛起,業內對季播劇的討論和探索屢見不鮮。

​《暗黑者3》收官,再掀懸疑類網劇高潮

由郭京飛、李倩等人主演的《暗黑者3》即將收官,承接該系列的熱度和高口碑,在業界看來,其已能夠被看作是國內對季播劇的有益嘗試。該劇集製作方靈河文化創始人白一驄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後續或將繼續跟進第四季的製作。

作為《暗黑者》系列的第三部作品,《暗黑者3》自上線之初就備受關注。有粉絲向記者介紹,該系列改編自暢銷小說《死亡通知單》,可以被看作是國內“懸疑類”“探案類”網劇的開端。

往前追溯,2014年6月份,《暗黑者》正式開播,上線首周點擊量 突破兩千萬,全劇播放量突破5億,豆瓣評分高達8.1分,成為當年最為火爆的劇集之一。

自此為起點,懸疑類網劇迎來高光時刻。

隨著2015年《心理罪》的上線、2016年《餘罪》《法醫秦明》的開播,以及2017年《河神》《白夜追兇》《無證之罪》的火熱,“懸疑+”已經成為諸多網劇的創作標配。

上述粉絲認為,作為其中的先行者,《暗黑者》系列擁有強大的粉絲基礎和關注度。而此番《暗黑者3》時隔四年再度迴歸,值得期待。事實上,就在該劇官宣開播時間後,“暗黑者3”相關話題就已登上新浪熱搜,目前閱讀數超4000萬。

目前來看,《暗黑者3》由企鵝影視、慈文傳媒出品,視驪製作、靈河文化承製。其中,靈河文化為《老九門》《沙海》等熱門劇集的製作方,而目前在播的《黃金瞳》也由其主控。

實際上,《暗黑者3》播出後,在微博上獲得了頗高關注。截至目前,《暗黑者3》的微博話題閱讀量突破1.2億、討論高達8.5萬。對於一部已經播放三季的季播劇而言,這樣的成績再一次顯示了《暗黑者》這一IP的粉絲號召力。

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以季播形式呈現的電視劇內容數量佔到總量的18%,因此業內也有聲音認為,季播劇已經開始往成熟的方向發展。

有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電視劇及網劇市場開始流行“季播”的原因,一是對大量網絡文學IP的開發,其影視化過程需要足夠長的篇幅和時間線來講述故事;二則是對美劇、英劇等排播模式的學習借鑑;三則得益於視頻平臺付費體系的建立,觀眾為喜歡的內容買單、製作方根據熱度決定是否續訂,形成良性循環。

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季播模式已不新鮮,但真正做到叫好又叫座,並不是件易事。

上述業內人士認為,從目前各大平臺的待播劇集片單來看,近年間成功“出圈”的網劇,都已經開始嘗試第二季、第三季以及衍生劇的開發。包括《暗黑者》《無心法師》《心理罪》等經典季播案例,目前均採取“拍一季播一季”的方式,與歐美市場“邊拍邊播”的模式類似。

但值得注意的則是,他指出,目前也存在不少打著“季播劇”名號的網劇,將劇集內容大量注水、或將業已拍攝完成的完整故事剪輯為多季播出,以獲取更多流量和費用。

此外,鑑於品牌的延續性及觀眾的認知有著強大的慣性,仍以美劇為例,其季播劇的主創往往持續多年不會更換調整。

對此,白一驄此前曾在採訪中提到,季播肯定是容易形成品牌的,但在目前的大環境下,實現季播最大的問題是契約問題。

“很多劇集第一部做好之後,第二部就不是原班人馬,拿同樣一個題材再拍一部換一撥人,這種情況很多。真正一個品牌成立之後,你的主創團隊還能不能回來?行業裡出現很多都是回不來的。”因此他認為,行業應該先把契約精神建立起來,大家都能遵守契約,否則季播是不可能存在的。

​《暗黑者3》收官,再掀懸疑類網劇高潮

​《暗黑者3》收官,再掀懸疑類網劇高潮

​《暗黑者3》收官,再掀懸疑類網劇高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