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丸”工地巧復工,北京畫院打造文化新地標

堆料、鋼筋加工、臨時辦公、施工作業……東三環北京畫院改擴建的狹小工地,真正是“螺螄殼裡做道場”。作為新中國第一家國家級畫院,北京畫院於2018年啟動改擴建工程。3月末,工程正式復工,建設者巧施工、抓建設,要在年末建成一座文化新地標。

“彈丸”工地巧復工,北京畫院打造文化新地標

團結湖北五條,是一條不足400米的支路,路的北口,矗立著一座文藝聖地——北京畫院。成立於於1957年的北京畫院,是新中國第一家國家級畫院,齊白石曾任名譽院長。北京畫院美術館,也是最小的全國重點美術館。

“經過60多年發展,現有工作用房遠遠滿足不了藏品保護需求。”北京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北京畫院改擴建工程正式啟動,拆除原有綜合樓、地下畫庫、創作樓,新建綜合樓約1.2萬平方米用於教學培訓、創作研究、畫庫用房等。設計上,藉助保留建築的原有入口與連廊,將新、舊建築融為一體,並通過中國傳統造園手法,打造出具有中國韻味的園林景觀空間。

“彈丸”工地巧復工,北京畫院打造文化新地標

“2019年年底,主樓完成結構封頂,可一場疫情打亂了原有的施工計劃。”施工方北京城建亞泰集團項目負責人樊新佔告訴記者,3月23日,項目才正式復工。這時,工地狹小的難題就凸顯出來。

“您瞧,工程佔地面積才2000多平方米,大型機械設備都無法進場,更別提設置獨立觀察區了。”樊新佔說,為了實現封閉式管理,項目部把測溫點設在路邊的人行道上,並定製班車每天接送工人往返於生活區和施工區。同時,在主樓裡找了兩間“房”,作為臨時辦公區。這樣,堆料、鋼筋加工、臨時辦公、施工,都能集中在同一片場地。

“彈丸”工地巧復工,北京畫院打造文化新地標

更大的挑戰,是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安排好復工復產。雙分法,成為項目部的“秘訣”。第一,就是分顏色,讓不同批次回京的工人穿上不同顏色的馬甲,貼上手寫名牌,這樣,看馬甲便可知曉工人情況。紅色、綠色、橙色、銀色……每天,身穿六種顏色馬甲的工人被安排在不同的樓層,以保持安全距離。第二,就是分標段,每層樓分出兩個標段,每個標段僅允許同一個班組的工人在此施工。“每天,我們的十幾名管理人員分佈在不同樓層,隨時跟進調整各班組的作業,通過平行施工來提高效率。”

目前,復工僅三週,85%的工人已有序上崗,正在進行二次結構施工和機電管線安裝,玻璃幕牆安裝和室內裝修也將啟動。“我們的計劃仍然是今年底前實現竣工,力爭儘早讓市民一睹新畫院風采。”樊新佔說。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趙瑩瑩

編輯:蔡文清

流程編輯 劉偉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