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试这 5 招把照片拍成世界名画!

有人认为,摄影可以说是以光为颜料,以感光屏为画布进行的绘画创作。且不论这个看法正确与否,但摄影确实与绘画艺术有着许多共同之处。

今天要为您介绍的,是 5 种把照片拍出世界著名绘画大师作品风格的技巧,总感觉自己作品缺乏逼格的童鞋们,千万别错过喔!

试试这 5 招把照片拍成世界名画!

这张照片,运用了哪种来自绘画大师的艺术手法?

1. 沃霍尔波普艺术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是对波普艺术(Pop Art)影响最大的艺术家之一。

他的作品多以平面印刷形式呈现,几乎没有景深,通过对同一个画面进行多种色彩组合,创造出光怪陆离而富有趣味性的视觉效果:

试试这 5 招把照片拍成世界名画!

安迪.沃霍尔名作《玛丽莲.梦露》(节选)

在进行摄影创作时,我们也可以尝试这种玩法。

你只需要找个纯色的背景,拍一张正面大头照,然后用后期软件调色,不断尝试各种颜色组合,最后再把它们放在一起:

试试这 5 招把照片拍成世界名画!

最好多尝试不同色系的主色调,以创造不同的画面情绪和视觉观感。

2. 罗斯科色域

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著名的抽象派画家,他的作品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我们来看看两张他的代表作:

试试这 5 招把照片拍成世界名画!

罗斯科的作品,基本都是填充整个画面的两、三种几何色块(一般是矩形)组成。它们在纹理、光影和色调上的细微变化,包含了丰富的情绪。

具体的抽象摄影艺术赏析和解读,就不多作说明了,现在来说说它在摄影中的应用。

你可以寻找同色调的大片景物,如花田、草原、雪地、海滩、工厂厂房来进行创作。通过曝光控制、前景补光和调色,你可以创造出大片同色区域。

试试这 5 招把照片拍成世界名画!

两种色块之间,最好存在色彩、明暗、冷暖上的对比关系,会让画面更有视觉冲击力与“情绪”。

日落的“黄金时刻”也是一个创作的好时机,利用暖色调阳光的“染色”效果,你可以找到大片的同色调区域。

试试这 5 招把照片拍成世界名画!

如上图,夕阳的余晖,把山体染成了鲜艳的橙红色,与大片的蓝色天空和绿色树林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冷暖对比,十分富有韵味。

3. 埃舍尔构图

莫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Maurits Cornelis Escher),被称为“科学思维版画大师”,其作品包含对分形、对称、透视等数学概念的精确表达。

他热衷于用视错觉创造超自然的“不可能存在”物体,这一点在摄影上很难重现;但他的一些构图方式,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来看一张他的经典作品《Puddle》,感受一下:

试试这 5 招把照片拍成世界名画!

这张作品描绘的场景看似平淡无奇:车辙、鞋印、水坑,但倒映出来的却是一个完全超自然的世界。日常景物与超现实倒影景物相互呼应,极富内涵。

这张构图方法,经常被运用于倒影摄影中。寻找平静的水面,以表现倒影为主;同时,又在画面中保留部分地面景物作为陪衬。

试试这 5 招把照片拍成世界名画!

你也可以更进一步,在画面中加入水中特有的景物,与天上的云彩倒影相结合,创造出超现实感:

试试这 5 招把照片拍成世界名画!

《鱼游天上餐云影》

4. 莫奈印象派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印象派大师,其作品追求以思维来揣摩光与色的变化,并将瞬间的光感依据自己脑海中的处理附之于画布之上。

此类作品往往充满鲜艳、明亮的色块,并且经常使用强烈的对比色(橙色和蓝色出场频率最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官刺激。

试试这 5 招把照片拍成世界名画!

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创造出极富视觉冲击力的摄影作品。

在自然界中,你可以找到拥有大片鲜艳色块的景物,比如说,橙色、金黄色的秋叶,同时以蓝天作为背景,提供对比色。

在构图时,让它们填满画框;同时,你可以略微调高曝光补偿,让画面更亮,创造“明亮、欢快”的典型印象派氛围。

试试这 5 招把照片拍成世界名画!

5. 伦勃朗明暗技法

伦勃朗(Rembrandt)是 17 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在各大绘画领域均有建树。

他所绘制的人物肖像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他经常使用深色背景来突出主体,并通过明暗关系,来使人物的脸部更富有立体感。

目前,在人物摄影中极为常见的“伦勃朗式布光”,即来自伦勃朗的明暗技法,利用两侧光源压暗背景,同时使人物脸部两侧出现不同的光影效果。

试试这 5 招把照片拍成世界名画!

(左)伦勃朗肖像画;(右)伦勃朗式布光人像

值得一提的是,伦勃朗式布光擅长突出人物脸部轮廓与线条,同时容易让人的表情看起来更沉稳,所以更适合拍摄男性。

这一技法,不仅可以应用在人像摄影中,同样也可以应用在静物、微距摄影中:用暗背景突出主体,再用侧光为你的作品增加立体感。

试试这 5 招把照片拍成世界名画!

以上就是本期要为您介绍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