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不罵,照樣傷害了孩子?從孩子的表現檢測父母是否合格

據北青報8月13日報道,吳謝宇弒母承認殺人動機:“弒母是為了幫母親解脫”,到8月14日又有報道稱林靖從相關辦案人員處瞭解到,吳謝宇將“弒母是為了幫母解脫”的表述改為“協助母親自殺”。這兩個動機都暴露了一個事實:這個家庭有一個很明顯的問題,那就是“家庭錯位”。

不可否認,謝天琴是愛孩子的。謝天琴總是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給孩子最好的物質。不論是吳謝宇本人,還是親戚,還是周圍的鄰居,沒有人否認謝天琴的愛。吳謝宇至今也不承認媽媽的嚴格對他有什麼影響。

可是,在吳父去世以後,謝天琴與吳謝宇之間發生了家庭錯位,母親變成了孩子,孩子變成了母親。吳謝宇在自述中說,父親去世以後,吳母謝天琴情緒悲觀,天天以淚洗面,常常有輕生的念頭,不論如何開導都沒有好轉。大人無法照顧自己,照顧家庭,那孩子就不得不變成大人,去照顧這個家。身為母親,她似乎忘記了,雖然她失去了丈夫,但是孩子也失去了爸爸!謝天琴不僅沒有安慰孩子,還總是要孩子反過來安慰她。

不打不罵,照樣傷害了孩子?從孩子的表現檢測父母是否合格

這種家庭,父母與孩子界限不明,角色顛倒,責任混淆。父母不像父母,孩子不像孩子。國際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在她的《原聲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一書中說:對於深陷角色顛倒的混亂之中的孩子來說,無力感如影隨形。他們無法發揮大人的作用,因為他們原本就不是大人。但是孩子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失敗,他們會單純地以為是自己做的不夠好,並因此感到愧疚。

吳謝宇天天陪著媽媽,上學只選離家近的學校。帶媽媽出去旅遊散心。到大學了,還天天給媽媽打電話聊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他與母親是共生的。彷彿媽媽就是他,他就是媽媽。為了讓媽媽幸福,吳謝宇願意做任何事。長達6年的時光裡,謝天琴都無法重拾生活的熱情。深深的自責和壓抑的情緒,終於壓垮了吳謝宇。

父母有養育孩子的責任,也有滿足孩子情感需求的責任。他們必須保護孩子,使其免受感情上的傷害。他們必須在道德倫理方面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可惜很多父母都不合格。他們覺得給了孩子吃穿住就是最孩子最大的恩惠。他們備受原生家庭的困擾,自己都還是個“孩子”。他們無法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也不懂得如何尊重孩子。更別說呵護、引導孩子了。

不打不罵,照樣傷害了孩子?從孩子的表現檢測父母是否合格

那些有家暴、語言暴力、性侵等行為的父母,很明顯是虐待了孩子的。但是,那些不稱職或者不合格的父母,他們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和虐待,卻不容易被發現,也不容易被界定。這些看似健康的家庭,照樣傷害著孩子。他們養育的孩子有以下這些特點。

1、孩子不願表達需求。

吳謝宇從小就乖順懂事,從不貪玩。與其他小朋友不同,他很少在院子裡同大家一起玩耍,都是早早回家學習。試問哪個小孩不貪玩?哪個男孩不調皮?可是吳謝宇連叛逆期都沒有過。

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家長對孩子傳遞了這樣的信息:孩子的需求是不重要的。父母的感受才重要。

這樣的家庭不在少數。《媽媽是超人》節目中,董潔也是這樣對他的孩子。身為媽媽不以孩子的感受為主,反而要求孩子以自己的感受為主。孩子稍微貪玩一點,董潔就對他進行職責和情感勒索。

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會覺得自己的感受無關緊要。父母的感受才最重要。長大後,他們總是會習慣性地犧牲自己,滿足周圍人的需求。

不打不罵,照樣傷害了孩子?從孩子的表現檢測父母是否合格

2、孩子不敢、也不願意犯錯。

犯錯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的權力。不犯錯的孩子一定是壓抑了自己的天性。吳謝宇追求完美,事事都要做到極致。不知道是他自己本身的苛刻,還是家庭對他的要求。至少,他的父母在這方面沒有給他正確的引導,沒有疏導過他的壓力。

有一次逛超市,看見前面一個3歲的小女孩踩住自己的鞋帶,摔倒了。她立刻爬起來跟媽媽道歉,並乞求媽媽的幫助:“媽媽我不是故意摔倒的,我鞋帶鬆了,你能幫我係一下嗎?”雖然孩子很懂禮貌。但我看了卻有種心疼的感覺。我自己的孩子也是,2歲半了都不肯開口說話,原因就是,每次他一開口,爺爺就會激動得大笑。孩子不知道這種笑是高興,更多的把這當成一種嘲笑。孩子就不願意開口,生怕自己說錯了。

小時候,怕做錯事惹來嘲笑和貶損。長大一點,又覺得犯了錯,自己就不配得到愛,就相當於世界末日。有這樣感覺到的孩子活得唯唯諾諾,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日後會相當自卑。

不打不罵,照樣傷害了孩子?從孩子的表現檢測父母是否合格

3、孩子承受了過多的責任和壓力。

常可以聽見父母對孩子說:“我為你付出了這麼多,你怎麼這麼不懂得感恩,不知回報!”“我們家的前途,就靠你了。”“你是家裡的希望,你一定要……”這種把父母期待和家族興衰的壓力壓在孩子身上的家庭不在少數。

吳母謝天琴是家族裡唯一的大學生,她是全家人的驕傲。維護這種榮耀的責任很自然地落在了吳謝宇身上。這樣的孩子,只能靠壓縮自我,靠實現家人的願望,來獲取愛和溫暖。

真正的愛,會讓孩子的內心得到滋養,讓他們活出自信。而不健康的愛,只是壓制和貶損自己的孩子。自信心低,自我價值感低,自尊心低的“三低”孩子,其成長環境都值得深思和反省。你的孩子有以上跡象嗎?假如有,請不要自我感動,覺得為孩子付出了很多。如果有,請及時自省,並作出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