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博古通今,他的散文,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

呵喽!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今天橙子想要介绍一下,一位国学大师。他的经历,也堪称为传奇吧。橙子好像记得,在读书的时候,有一篇他的文章被入到了课本上。叫什么名字,哎,好健忘。

他就是,季羡林先生。

1911年8月6日,季羡林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康庄镇官庄一个农民家庭,六岁以前在清平随马景恭老师识字。

季羡林:博古通今,他的散文,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

季羡林校园照片1917年,离家去济南投奔叔父,进私塾读书,学习了《百家姓》、《千字文》、《四书》等。

1918年、1920年,分别于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附设小学、济南新育小学就读。课余开始学习英语。

1923年小学毕业后,考取正谊中学。课后参加一个古文学习班,读《左传》、《战国策》、《史记》等,晚上在尚实英文学社继续学习英文。

1926年初中毕业,在正谊中学读过半年高中后,转入新成立的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在此期间,开始学习德语。

1928年-1929年,日本侵华,占领济南,辍学一年。创作了《文明人的公理》、《医学士》、《观剧》等短篇小说,署笔名希道,在天津《益世报》上发表。

季羡林:博古通今,他的散文,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


1929年,转入新成立的山东省立济南高中。

1930年,开始翻译屠格涅夫的散文《老妇》、《世界的末日》、《老人》及《玫瑰是多么美丽,多么新鲜啊!》等,先后在山东《国民新闻》趵突周刊和天津《益世报》上发表。

高中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后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方向是

季羡林老年 德文。在清华大学四年中发表散文十余篇,译文多篇。

1934年,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毕业。应母校山东省立济南高中校长宋还吾先生的邀请,回母校任国文教员。

1935年,清华大学与德国签订了交换研究生的协定,报名应考被录取。同年9月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师从瓦尔德史米特教授、西克教授,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及俄文、南斯拉夫文、阿拉伯文等。

1937年,兼任哥廷根大学汉学系讲师。

季羡林:博古通今,他的散文,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


1941年,哥廷根大学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以后几年,继续用德文撰写数篇论文,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

季羡林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叔季嗣诚。1929年,季羡林在经济濒于破产时获得一个到德国去留学的机会。他离开的十一年当中,季羡林的婶母苦苦挣扎,摆过小摊,卖过破烂,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季羡林他婶母出身中医世家,从小学会了一套治病的手段。因自幼丧母,没人替她操心,耽误了出嫁的黄金时刻,成了"老姑娘"。年近四十才嫁给季羡林的叔父做续弦。


:1929年,季羡林与彭德华结为夫妻。彭德华她自幼丧母,只有小学文化水平,是一个真正善良的人,一生没有跟任何人发过脾气。上对公婆,她真正尽了孝道。下对子女,她真正做到了慈母。中对丈夫,她绝对忠诚,绝对服从,绝对爱护。她是一个极为难得的孝顺媳妇、贤妻良母。

1994年,季羡林的妻子彭德华因病去世,在4万元丧葬费用中,季羡林要求作为儿子的季承出2万,一个要求出,一个不愿出,结果父子交恶。季羡林此时便扬言要与之断绝关系。季承自小却很少得到季羡林的教诲,父子关系一向冷淡。

1995年,季羡林父子之间的矛盾开始表面化了,并最终决裂,13年不曾相见。13年后,双方终于冰释前嫌。2002年,季羡林住进301医院前,季承想见季羡林很方便。在2002年后,季承再想见季羡林时,确实受到了"某些人"的阻挠。终于在2008年,季承见到了已经97岁的父亲,并一直陪着季羡林.。

1988年,季羡林任中国文化书院 院务委员会主席。并曾以学者身份先后出访德国、日本、泰国。

1990年,季羡林任中国亚非学会会长。

季羡林:博古通今,他的散文,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


季羡林先生在大陆被许多人尊重,并被一些人奉为中国大陆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就连温家宝总理专门去看过季羡林先生,并且留下了这样的评价:“:"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您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2009年7月11日11时10分27秒,季羡林逝世。

季羡林先生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他的散文,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大家转发分享。如果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欢迎大家在评论下方留言,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