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连挫,机长离职,揭秘国泰背后的神秘豪门

编者按:即日起,股拍上线“拍姐聊财经”系列专栏,每天3分钟,帮您解读财经热点,发现投资机遇,敬请关注!

文 | 拍姐

昨日,国泰航空集团公布国泰航空与国泰港龙航空于今年7月合并结算的客、货运量。

数据显示,7月份的乘客运载率下跌0.6个百分点,货物及邮件运载量同比减少8.2%。国泰航空顾客及商务总裁林绍波表示,预计八月及往后的收益将显著受压,来港的商务及旅游客运需求大幅减少。

另外,昨天,曾在机舱广播“香港人加油”、力撑暴徒的国泰航空机长、公民党立法会议员谭文豪,亦被证实已从国泰航空离职。

可笑的是,谭文豪临走前,仍不忘给自己加戏,声称自己这样做是为了“保护公司不再受到攻击”“希望航空界的风暴能到我这里停止”云云,引发大众广泛吐槽。

今天,拍姐就来扒一扒国泰的底。


英国人在华捞金产物

国泰航空最早由一名美国人和澳洲人于1946年在上海创立,后来搬到了香港。1948年,英国太古公司的前身收购了它45%的股权,澳洲全国航空收了35%,两位创始人各占10%。

随后国泰航空迅速发展,收购了港龙航空和香港快运航空,现在坐稳了香港第一大航空公司的头把交椅。

而它的股权机构几经变迁,虽说现在国泰持有29.99%的比例,但英国太古集团依然占据45%,处在绝对控股的位置。

股价连挫,机长离职,揭秘国泰背后的神秘豪门

▲国泰航空股东一览

太古集团是何方神圣?

可以说,在香港待上几天而不往太古集团的口袋里送钱绝非易事。

几乎从你乘坐飞机到香港的那一刻起,生活就已经和太古密不可分。不论你选择的是国泰、港龙还是国航的航班,它们都是太古控股或持股的航空公司。

太平山顶是到香港旅游人士必看的热门景点,这里因居住着大量非富即贵的富豪而闻名。

如今太平山顶最惹眼的建筑是太古地产开发的傲璇豪宅项目,这栋螺旋式上升的12层大楼是著名建筑师法兰克・盖瑞的作品。傲璇一套可以俯瞰山景和维多利亚海港天际线的房子,每尺售价高达1万1千多美元。

太古与香港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如果你到香港入住了东隅酒店,顺路走到太古城中心购物,在街边喝一杯咖啡,也会在不经意间打开一袋太古糖。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太古与怡和、和记、会德丰曾被并称为“香港四大洋行”,四大洋行的主人都是英国人,分属于施怀雅家族、凯瑟克家族、祈德家族与马登家族。

此后,和记与会德丰先后被李嘉诚与包玉刚收购,怡和则在把注册地迁往百慕大后,在香港的影响力逐渐式微。只有施怀雅家族的太古集团依旧沿着既有的轨道发展。

庞大的太古体系涉足了地产、航空、食品饮料、海洋服务和贸易等行业。

股价连挫,机长离职,揭秘国泰背后的神秘豪门

它是太古糖的生产商、可口可乐装瓶商、国泰与港龙航空的东家,户外品牌哥伦比亚以及多乐士的合资方。

这家成立近200年、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和多时代商海跌宕的古老企业,其旗下掌控的公司实际数目是多少,恐怕只有其家族嫡系成员才能说清楚。

在外界看来,不同于其他财阀的高调与奢靡做派,太古更像一个隐秘的商业巨子。这和它只做实业,不搞资本运作有关。

回溯到200年前,太古的创始人约翰•施怀雅是英国约克郡一个羊毛贸易商的后代。

18世纪90年代,随着美洲新大陆的崛起,英国的羊毛行业面临着从美洲进口的廉价棉花带来的竞争压力,不少羊毛商人宣布破产,约翰•施怀雅的祖父和父亲也不例外。

1816年,23岁的约翰•施怀雅在英格兰西北部著名港口城市利物浦开了一家小小的纺织厂,经营羊毛纺织业务的同时,还在英国与西印度群岛、美国之间做进出口贸易,生意不错。

1832年,公司名称改为约翰·施怀雅父子公司——直到今天,太古在英国的母公司仍然叫这个名字。

1847年,约翰·施怀雅去世。家族生意由其两个儿子约翰·撒缪尔·施怀雅和威廉·哈德逊·施怀雅打理。

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施怀雅父子公司的棉花贸易受到了沉重打击,于是施怀雅兄弟开始转向对华贸易,做起了欧洲和远东之间的茶叶、丝绸及纺织品的进出口生意。

在入驻香港之前,太古选择了上海作为对华贸易开始的起点。

初次拜访上海,撒缪尔就发现长江流域的航运业务很有发展前途,此后两兄弟又在上海收购了濒临破产的布鲁尔洋行,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巴特菲尔德与施怀雅公司”(中文名即为“太古洋行”)和太古轮船公司,并在19世纪后期,与轮船招商局等企业共同控制了当时中国的长江航运业。

1870年,太古洋行在香港开设分行。香港英殖民地的环境让它如鱼得水,太古很快成为香港的四大洋行之一。此后的一个多世纪,香港始终是太古最重要的业务地。

约翰·撒缪尔·施怀雅相当看重中国市场。在他看来,香港与上海虽然都可成为沟通世界的纽带,但香港只能辐射到南中国的两广,而上海则差不多可以覆盖整个中国。

去世前,他对两个儿子说:“香港地方太小,家族事业的重点只能放在上海。”

股价连挫,机长离职,揭秘国泰背后的神秘豪门

但事实上发展到今天,香港却是太古最重要的经营之地。

香港太古公司的营业地主要为亚太区,总部设在香港,仅在香港上市的太古系公司总市值就超过2000亿港元。

资本的力量让施怀雅家族成为了跨越两个世纪的幸存者,庞大的实业规模则保证着源源不断的资金持续输送到集团,完成资本的再一轮积累。

对你来说糖果也好机票也好房子也好,这些物品都只是消费,但却实实在在地为英国人的资本力量添砖加瓦。


颓势不断,国泰需抱内地大腿

背景使然也决定了国泰从本质上来讲,还是一家英国公司。

国泰的飞行员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来自西方国家,这便不难解释殖民地精英意识在国泰航空内部的蔓延。尴尬的是,再看不惯还要依靠内地这块巨大的肥肉饱腹。

这两年国泰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

两年前,国泰的亏损额达到了27亿美元。两年过去了,北美与欧洲航线客运收益的不断下降给国泰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原本牢牢占据优势的中澳航线也在不断受到冲击。

曾经,国泰航空一手原创的“袋鼠航线”一枝独秀,笼络了不少生意,澳大利亚-香港往来航线一向是中国人前往澳洲的最重要路径之一。

但伴随着2016年10月,中澳两国民航当局签署天空开放协议,国泰经营亚洲到太平洋区域的航运市场竞争力被大幅削弱。

同时这也导致香港不再保持中国到大洋洲地区的航线区位优势,毕竟连大量二线城市机场都正在遭遇大量直飞航线的冲击,甚至在这一地区处于弱势的北方枢纽也开始加大对澳大利亚航线的投入力度。

目前中国内地地区前往大洋洲航线已经超过50条,包括国航、东航、南航、厦航、海航、川航、首都航空7家中国内地航空公司,都在运营澳大利亚航线,澳大利亚航空、澳洲维珍航空也对中澳这块大蛋糕野心勃勃。

股价连挫,机长离职,揭秘国泰背后的神秘豪门

▲内地前往大洋洲航线

祸不单行,原本在货运市场表现尚算亮眼的国泰去年又因为触犯欧洲竞争法,被欧洲委员会向国泰航空征收罚款5712万欧元(4.24亿人民币)。

腹背受敌,国泰航空期望以低价促销来吸引眼球夺回市场,以价格堪比廉航的“快放价”活动挽回了一波客流,例如国泰航空过去的优势航线台湾-香港线,曾经给国泰带来8、9成的获利。

然而面对竞争,曾维持在1800至2200元高价的台港线目前平均票价约在1100元上下,促销票在650元左右,在业界看来,已经是一条亏钱航线。

盈利下降、裁撤人员、面临市场质疑……不断失去阵地,走不出颓势的国泰,愈发不能失去内地市场。

所以才有了正式示弱的一纸声明。

但镌刻在国泰基因里的英国血统,很难因为这样的惺惺作态就抹去。

同时作为国泰的控股方和服务方,太古的如意算盘打得响,国泰也师承一脉:

既要瓜分内地市场蛋糕,又要为英国资本输血。

只是消费者要多久才愿意原谅国泰,就不太好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