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女生33岁,还有「勇气」回到学校读书吗?

郑州女生33岁,还有「勇气」回到学校读书吗?

这是有趣郑州第567篇原创文章

全文字数: 2375

阅读时间: 5分钟

每天10:10,多爱郑州一点点


今天要讲一位郑州姑娘的故事。


姑娘今年33岁,名李思,出生成长于郑州,25岁开始到北京工作,现在北京脱产读硕士研究生,读的是MBA。


30出头,对于一些女生来说正是职业发展的飞跃期,或者还有柴米油盐养娃的平淡家庭生活围绕。转换职业跑道,甚至重回校园读书,怎么看,都不是一个「主流」的选择。


不过像李思这样,却也是85后这一批人,

在而立之年,同样困于职业发展瓶颈,前进不得、改行不敢的同龄人写照。


郑州女生33岁,还有「勇气」回到学校读书吗?

丨从学校毕业,学习也不会停止,拍摄于2019年的老郑大校园


郑州女生33岁,还有「勇气」回到学校读书吗?

省钱


跟李思联系时是晚上,她正在做饭,通话时间总能听到她那边打鸡蛋、油锅滋啦的响声。


她是这半年才自己做饭的,以前都是外卖解决,家里的桌子一角堆满了各个品牌包装的一次性餐具。学着下厨的原因一开始很简单——省钱。


郑州女生33岁,还有「勇气」回到学校读书吗?

丨以前最多煮个泡面,现在连意面都会做了


她之前在北京从事金融行业的电话客服管理工作,年薪超过20万的工资水平放在郑州是高薪,搁在北京就不够看了。


在她去年考上MBA后,一年12万的学费,加上准备留学的储备金,已经辞去工作在家待业、全职念书的她,处在「坐吃山空」状态,不得不从日常吃喝里省点花销。


郑州女生33岁,还有「勇气」回到学校读书吗?

郑州女生33岁,还有「勇气」回到学校读书吗?

丨李思之前攒了些钱和妈妈去日本旅游,一晚上4000元的城崎温泉西村屋本馆说住就住,不考虑在北京买房定居,


不过钱倒不是当下她最大的烦恼,她原定于今年3月初到德国做交换生,前期所有准备工作齐全,机票都买好了,但是因为这场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得不暂缓出国计划。


郑州女生33岁,还有「勇气」回到学校读书吗?

丨李思吐槽这票都退一个多月了,钱还没收到


北京的学校迟迟没有动静,一个人待在北京,每日赋闲在家,娱乐圈新晋的各色小鲜肉去赏鉴了个遍,也还没等到开学的消息。


大龄单身女研究生的日常生活,就是这么平淡且枯燥。她如此调侃自己。


郑州女生33岁,还有「勇气」回到学校读书吗?

MBA


选择MBA这个专业,当时的原因是没别的选,「只有这个是能半工半读,而且是双证(学历+学位证)的,虽然现在我没工作,在全职读书哈哈。」


说到她读的这个MBA,在不少人眼里的代名词是:有钱、人脉、装点门面……


郑州女生33岁,还有「勇气」回到学校读书吗?

丨去学校报到,贼开心


从李思的感受,「有钱」不能说假的,毕竟两年超过24万的学费摆在那里,而这个学费放在北京只是第二梯队的水平,第一梯队的学校,基本都要30万往上。(如果再加上在北京日常生活以及出国当交换生的费用,更不止这个数了)


郑州女生33岁,还有「勇气」回到学校读书吗?

丨全英文教学,不是装X


李思读的是英文班,全英文教学,一个班就20人,16个女的,4个男的,按她自己话说:「不知道是不是我们班氛围原因,感觉大家都是来学习的,没人来交朋友。」


至于装点门面?


从她班上同学们刻苦学习的劲头看,就算是「装」,那也「装」太认真了。


郑州女生33岁,还有「勇气」回到学校读书吗?

丨有趣君也很多年没见过这样的课堂了


她的同学从事金融行业的居多,私募、银行、外贸,还有不少自己创业的,强人很多,其中一位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女同学,简直就是从《欢乐颂》里出来的安迪,头脑清晰、能言善辩,逻辑思维能力极强,还长得好看。


「认真想想,拓展人脉的说法也对,比起我之前的工作环境,现在的我确实认识了更多的人,无论老师,还是同学,还都很厉害,他们让我反思,也给了我很多鼓励。」


郑州女生33岁,还有「勇气」回到学校读书吗?

丨博学、诚信、求索、笃行,重回校园时,才会发现校训之于现实的理想


郑州女生33岁,还有「勇气」回到学校读书吗?

鸡汤


李思讲起了她的一位老师在做论坛时提过的一个真实故事。


故事没啥惊天地、泣鬼神的,就是一位长时间从事会计工作的女生,虽然捧着旁人眼中的金饭碗,但她却始终很厌烦自己的工作,结婚之后跟老公摊牌了想转行的决定(跳到心理咨询行业),老公给了她很多支持,让她得以在37岁的年龄,转换职业跑道,重新来过。


郑州女生33岁,还有「勇气」回到学校读书吗?

丨从这个写字楼跳到那个写字楼简单,但从这个行业跳到那个行业很难


李思说这个故事太俗了,俗到可以在很多女性鸡汤号里看到成千上万个类似的。可就是这么俗的故事,由那位她十分欣赏敬佩的老师讲出来,给了她很大的力量。


这样的力量,她在之前的工作中也遇到过。


郑州女生33岁,还有「勇气」回到学校读书吗?

丨职业跑道上,能遇到「贵人」是运气,大部分人都是在独行


当她在一家银行做电话客服工作刚满两年的时候,全无未来职业规划的她,因为部门分管领导的一次谈话,让她鼓起勇气去竞聘管理岗的职位,当时那位领导是这么鼓励她的:「有能力的人,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想法。」


这位找她谈话的女领导做事雷厉风行,不仅很有前瞻性,还成功地把客服部从一个成本中心变成了盈利中心,在和兄弟部门的比拼中,赢得了很多的话语权,因为出色的工作成绩,这位领导继续晋升,到更高的平台大展拳脚。


郑州女生33岁,还有「勇气」回到学校读书吗?

丨女性在职场升迁上,比男性遇到的阻碍更多


得到这样一位领导的鼓励,李思自信心暴增,主动争取了一些机会,在跳槽后也进入了管理岗,收入随之大涨。


但最终李思还是决定离开这个行业,「再有人鼓励,还是挡不住我不喜欢。」加上对行业前景的不看好,「越干越绝望」,最终她下定决心,用读书深造的方式,逼迫自己转换行业跑道。


郑州女生33岁,还有「勇气」回到学校读书吗?

丨人生的岔路口,很难抉择


郑州女生33岁,还有「勇气」回到学校读书吗?

烦恼


以30多岁的年龄重回校园,让十年没摸过课本的她,多了不少对自己的肯定。发现自己上课习得知识的速度不慢、发现和同学搭档做课题颇有见解,以及发现自己还挺有做饭的天赋。


「不做出改变,还真发现不了我是个这么厉害的人。」李思带着笑意如此自夸。


郑州女生33岁,还有「勇气」回到学校读书吗?

丨完全看不懂的笔记


尽管重新读书这个决定让她有很多收获,但生活的压力并不只是工作和事业。


李思无论在郑州的朋友,还是北京的伙伴,大部分都已结婚成家,共同话题变得越来越少,当别人围着育儿转时,她则在烦恼2000字的英文论文作业。


郑州女生33岁,还有「勇气」回到学校读书吗?

丨宛如天书的课本


「我在北京的朋友里,也有一些打算考MBA的,据说过两年MBA难度升级,而且不再招收大专生,所以他们想趁还能上船时试试看。」


李思提起北京这个重学历的大环境里,让一些人在相对平稳的婚姻生活里,也要为学历和证书烦恼。可边换尿布边读书,怎么看都是件更为艰苦的「工程」。


郑州女生33岁,还有「勇气」回到学校读书吗?

丨上有老、下有小的人,很难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婚姻家庭的烦恼外,还有父母,虽然她的家人很支持继续深造学习的决定,但对坚持在北京打拼的她,身在郑州的父母,是她始终萦绕心坎的「压力」。


此关,更难闯。


前年年尾,李思在郑州的妈妈因病住院了一段时间,她请长假回来守在医院不离床地照顾,待妈妈出院后,她又重回北京。纠结和彷徨后,她终是下定了决心,离开家,做自己想做的事。


郑州女生33岁,还有「勇气」回到学校读书吗?

忠于自我


有趣君最近看得到创始人脱不花的故事里,提到《荷马史诗》中「妖怪的床」。


妖怪有一张床,它把每个路过的人都抓到这张床上比长短。如果路人的身体比床短,它就把人拉到跟床一样长;如果比床长,它就把长的部分锯下来。


在脱不花眼中,这张「床」好像是社会为大多数人打造的模型,什么时间该干什么,包括读书、上大学、工作、结婚生子等等。而跳出模型的人,则不得不承受拉长或锯断的痛苦。


郑州女生33岁,还有「勇气」回到学校读书吗?

丨未来的路,你想好怎么走了吗?


有趣君把这个故事分享给李思,她说「虽然我也是个跳出模型的人,但我大概也成不了那样的女强人,不过,我会努力忠于自己。」


「忠于自我」是那个讲述转行故事的老师曾告诉她的话,她奉为鼓励自己前行的准则。


「不过这个妖怪的床对我来说可能并不是去读书。」李思补充道「而是——我爸妈在郑州,而我未来还不知道在哪儿。」


30岁重返校园的人,放不下的不是20岁的梦想,而是当下这让人不甘心的平凡人生。


来唠唠嗑

你身边也有类似这样

进入30岁后突然改行

或重回校园的朋友吗

评论区聊聊吧


郑州女生33岁,还有「勇气」回到学校读书吗?

郑州女生33岁,还有「勇气」回到学校读书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