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揭示“星際訪客”起源

天文學家揭示“星際訪客”起源

廈門日報訊 據中新網報道,太陽系內探測到的首個系外到訪的星際天體“奧陌陌”(‘Oumuamua)是如何形成的?天文學家最新研究表明,這個“星際訪客”或是一個行星天體的碎塊——可能是被原行星系統中恆星的潮汐作用撕碎並甩出的碎片。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張韻博士與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林潮教授共同完成的這一重要天文研究成果論文,已獲最新一期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天文》在線發表。

2017年10月,天文學家發現一顆闖入太陽系的系外小天體,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其命名為“奧陌陌”。作為人類觀測到的首個星際天體,奧陌陌的到來引起全球廣泛關注,其獨特的性質也引發學術界對原有星際天體形成和演化機制的重新討論。奧陌陌長約100米,長短軸比例為6:1–10:1,遠遠大於已知太陽系內小天體的長短軸比例,具有極其特殊的狹長外形,它在運動過程中伴隨著快速旋轉,並且自轉軸不固定。

張韻說,奧陌陌的光譜性質顯示它在原來的行星系統中曾經受到恆星的強烈熱輻射,這個特徵可以通過近距飛越恆星產生,而如此近距離的接觸可能使得奧陌陌的母體被恆星的潮汐作用撕裂,並將奧陌陌甩出原系統,“正是這一個最平凡的性質啟發了我們著手研究潮汐撕裂星際天體形成理論”。

【來源:海西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