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影响力》六大原理,助你轻松避开各种花式营销陷阱

小明和小强都是某公司销售部职员,两人能力相当。但奇怪的是,小明在团队里却没有话语权,总是推不动事,几乎每次都只能被动接受其他人的决定。


久而久之,小明渐渐沦为了销售部的隐形人。即使做得再多,也挤不进领导信任的圈子,特别当他遇到麻烦时,甚至没有人肯站起来替他说句公道话。


反观小强,活干得少不说,很多时候甚至还不如小强干得好,但他却在销售部里呼风唤雨,一呼百应,就连领导也经常说:就按小强说的办吧。


在小明看来,无论什么情况下,小强都能“推得动事,搞得定人”,从来不会因为公事而得罪人,这一点确实让小明自愧不如。

一:什么是影响力?

小明和小强能力相当,为什么他们在销售部的“待遇”如此天差地别呢?他们之间的差别到底是什么?

其实差的就是影响力 — 一种能够推动“事”和搞定“人”的强大力量。

说到影响力,不得不提的一本书,就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所著的《影响力》。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如何影响别人”或者“自己是如何被别人影响”的,强烈建议你读一读《影响力》这本书 。

掌握《影响力》六大原理,助你轻松避开各种花式营销陷阱
/
/
/


《影响力》的作者是[美]罗伯特·西奥迪尼。在书中,作者从专业角度为读者阐释了顺从他人行为背后的六大基本原则: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和稀缺,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极具说服力,而我们总是容易上当受骗。

本书对于商业人士以及广大普通读者有深远的意义,教你学会对顺从业人士说“不”,帮助你成为一个真正对他人有影响力的人。

本书是西奥迪尼经典作品, 风靡全球30载。

被引述率高居当今社会心理学之冠。

《财富》杂志鼎力推荐的“75本商业必读书”之一。

亚马逊推荐的“人生必读100本书”之一。

然而说到影响力,很多人会以为这是大人物们的事,跟我这普通老百姓压根没关系。

NO!NO!NO!

其实咱们普通老百姓更要建立自己的影响力!影响力,是一门人人都需要学习和提升的能力。

为什么这么说呢?

如果一个人缺乏影响力,在别人眼里,他的实力是大打折扣的。这样的人在职场往往“诸事不顺”,总是有种“有力使不出”的感觉。

就像上文提到的小明一样,因为缺乏影响力,推不动事,无法获得领导的赏识。活干得再多,别人反而越是瞧不起他,认为他只配埋头苦干。这样的人,即使能力再强,最后结果也只能“泯然众人矣”,沦为公司的“隐形人”。

掌握《影响力》六大原理,助你轻松避开各种花式营销陷阱
/
/
/


二:为什么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因为影响力无处不在!如果你不影响别人,就只能受别人影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比如在职场上,你需要影响你的老板,让他看到你,赏识你,认可你,你才有升职加薪的机会,你才可能在职场上如鱼得水,左右逢源。

比如你是一个销售员,你需要影响你的客户,让他对你产生好感,认同你说的话,最终买你的产品。

比如你是做策划的,你需要影响你的合作伙伴,让他和同意你签订合同。

比如你是个写作者,你需要影响你的读者和粉丝,让他们和你产生共鸣,从而支持你打赏你。

甚至在家庭教育上面也一样,聪明的父母懂得运用影响力来引导孩子,而不是靠大吼大叫来打压孩子。打出来的孩子是口服心不服,而潜移默化影响出来的孩子却是心服口服,亲子关系也更加融洽。

反之,如果你不具备影响力,怀才不遇,处处碰壁,撞得头破血流,狼狈不堪的可能性很大。

所以说,影响力是每个人都必备的基本能力!

掌握《影响力》六大原理,助你轻松避开各种花式营销陷阱
/
/
/


三:怎么才能发挥你的影响力?

只有了解影响力六大原理,并且学会善用它,你就能轻松做到影响他人的同时,还能避免掉进各种花式营销陷阱。

这 6 大原理,最大的特点在于“按一下就会自动播放”。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情况下,只要被某些人某些事触发了这些原则,我们就会“不假思索”、“条件反射”的做出某种反应,在“不知不觉”中顺从了别人而不自知。

1.互恵原理

互惠原理指的是人家给了我们好处,我们就会想方设法回报,即我们常说的“礼尚往来”,因为每个人都不想欠人情,如果接受了别人的恩惠,必定会有一种“还人情”的心理。互恵原理是影响力最有效的武器。

比如现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人会先赠送礼品给你,等你收到礼物以后,他再提出希望你能转发朋友圈帮他产品作宣传一下。这时候,想必你一定也乐意帮助他的。这就是互惠原理。

当你接受别人的好意后,就会有一种“亏欠还债感”。这种感觉,迫使你在将来某个时刻回报别人的好意。说直白点就是“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比如现在很多小食店,在新张期间都会推出免费试吃的策略。如果你试吃了他家的东西,十有八九都会在店里消费或者介绍亲朋好友来消费,是不是?

还有超市门口免费送纸巾,然后让你下载某APP的把戏,你手里还拿着人家送的东西呢,总不好意思拒绝人家提出的这么点“小要求”吧?其实这些都是互惠原理在起作用。

更有意思的还有:

你在街上碰到一个正在卖门票的小男孩。他先问你是否愿意购买50元的门票。你很清楚自己不可能把周末的宝贵时间浪费在电影院里,于是婉言谢绝了。

但小男孩接着说道“好吧,要是你不想买门票,买几根棒棒糖如何?一根只需要一块钱。”

结果,出乎意料的是,你居然买了两根!

等小男孩接过你的钱走远后,你才如梦初醒:我买棒棒糖干吗?我又不爱吃这玩意?比起棒棒糖,我更喜欢钱好不好?我为什么愿意拿我喜欢的东,换我不喜欢的东西呢?

这其实就是互恵原理的“进阶版”,又被称为“拒绝-后撤”术,先提出一个大的请求,被拒绝后“退而求其次”再提出一个相对较小的请求,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不好意思再次拒绝了。

那么,怎么避免自己掉进互恵原理的坑呢?

首先,最简单的就是一开始就拒绝对方的“善意或让步”,就能让你成功避开90%“被营销”“被套路”的坑了。

另外,如果碰到的是别人设计好的“进阶版”互恵原理,我们可以先问问自己,我真的需要这个东西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就能识别他一定别有所图,直接置之不理即可。

掌握《影响力》六大原理,助你轻松避开各种花式营销陷阱
/
/
/


2 承诺和一致

人人都有一种言行一致(同时也显得言行一致)的愿望。一旦我们做出了一个选择,或采取了某种立场,我们立刻就会碰到来自内心和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按照承诺说的那样去做。在这样的压力之下,我们会想方设法地以行动证明,自己先前的决定是正确的。

每个人都不希望被别人说成是“言行不一”之人。人们更愿意让他人觉得自己是“言出必行”,“言行一致”的人。

一旦我们承诺了某件事,就会想方设法去做到。于是聪明的人就会利用这一原理,通过某种方式,让我们做出承诺,比如在公开场合表明自己的观点,接下来不需要他人催促,我们自己就会不假思索地自动按照自己承诺的去做。

比如很多企业,在年终的时候要求员工们写明年的年度计划,写好后,让他们发朋友圈,并把计划书张贴在公司最显眼的地方。这样,确保计划书每天都能被进入公司的每一个人看到,这就等于在公开作出了承诺,每个看到计划书的人都是自己的监督者。

如果不想被自己“打脸”,自然就会用高标准来要求自己,特别在倦怠想偷懒的时候,只要一想起自己的承诺,马上就满血复活,斗志昂扬地继续投入到工作中了。

这就是影响力中承诺和一致的原理。做出承诺后,人们会按照他人对自己的感知来调整自我形象。最明显的就是书面承诺,想让别人相信自己写下来的东西,这个信念就会迫使我们,把自我形象调整得跟书面承诺一致。所以,这也是书面承诺往往比口头承诺更有效的原因。

合理利用承诺和一致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做成很多事情。比如我们可以把每年,每月,每周,甚至每天的目标都写下来,一旦你写下来,就会有种神奇的力量推动你去实现它。 就如《小狗钱钱》中的吉娅一样,列梦想清单,做梦想相册,梦想储蓄罐,最终实现了梦想。这也是承诺和一致的效力。

如果你想坚持做一件事,不妨试试用朋友圈打卡的方式,让你的“朋友圈”监督你,当你坚持做到一个月,半年甚至一年以后,也许到那时候你会发现,你已经停不下来了。暮然回首才发觉,你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你了。

这就是承诺和一致原理的强大所在,你为一个承诺付出的努力越多,它对你的影响就越大,你就越不容易放弃它。 不信,你可以试试。

掌握《影响力》六大原理,助你轻松避开各种花式营销陷阱
/
/
/


当然,我们不能什么时候都一味地做出承诺,否则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而做出“违背良心”的事,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避免掉坑呢?

这时,我们需要留意身体给我们的提示。 比如很多人在意识到自己中了套、被迫顺从了一个并不想答应的要求时,我们的身体就会发出不舒服的信号。当你觉察到这种信号时,立即问问自己:“如果我一开始就知道他会这样,如果让我重新选择一次,我还会做出同样的承诺和选择吗?”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就立刻拒绝承诺即可。

3 社会认同 原理

社会认同原理是指:我们在做判断的时候,往往会参考别人的判断为依据。

比如你想买一本育儿类书籍,你会怎么选择呢?是不是上某宝按畅销书、排行榜、销量、爆款这些关键词来搜索?

殊不知,商家们正是利用了社会认同原理,来诱发消费者的跟随购买。 如果你买东西,首先选择的是“购买人数多少”,那么恭喜你,成功掉进商家挖的“营销坑”了。

再比如你正走在街上,突然看到前面的人都抬头看天空,你是不是下意识地也会抬头看天?虽然天上什么都没有!这种完全无意识的条件反射行为,其实就是社会认同原理,也叫“从众心理”或“羊群效应”。

那么如何抵挡社会认同原理,避免自己一不小心掉坑呢?

用作者的话说就是要识别“错误数据”,是我们对抗“社会认同原理弊端”的最佳方式。

即面对明显是“伪造”的社会证据,我们只要多保持点警惕感,就能很好地保护自己了。

在没有错误信息时,我们需要不定时地检查这台机器,用该环境下的其它证据——客观事实、以往经验,做出自己的判断,就能避免很多人云亦云的违心选择了。

掌握《影响力》六大原理,助你轻松避开各种花式营销陷阱
/
/
/


4 喜好原理

喜好原理可以简单理解为恭维或投其所好。我们大多数人总是更容易答应自己“熟悉”和“有好感”的人所提出的要求。 所以很多商家就利用喜好原理这个特点,让我们心甘情愿为各种商品买单。

最明显的就是我们在挑选衣服的时候,销售员就会大夸你漂亮,说这衣服和你特别配,穿着显得特别有气质,还有就是卖儿童玩具的销售员,就会说你家孩子机灵、聪明、这些益智类玩具对开发大脑很有帮助,能让你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等等……

其实用的都是喜好原理。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你如果再不买他家东西,可能连你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吧!

那么,怎么避免顺从专家们使用喜好原理来影响我们做出选择呢?

其实我们只需要关注跟“好感”有关这一件事就行了,要记得保持觉察,一旦发现自己被对方说到得意忘形,频频点头的时候,我们就该警惕地问自己:我对他是否产生了“过度好感”?他这么说的目的是什么?他是不是正在利用喜好原理在影响着我的决定?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这时我们就可以采取必要的反击对策了。 即只要把“交易者”和“交易”分开,只根据生意“本身”的好坏做决定,就可以避免被喜好原理利用。

掌握《影响力》六大原理,助你轻松避开各种花式营销陷阱
/
/
/


5 权威原理

很多人都迷信权威,比如医生、警察、老师、专家、教授等等头衔,认为这些权威人物说的都是对的,只要有他们的地方,就能非常有效地触发我们的顺从态度。所以才有了很多人谎称自己是医生、教授、博士、CEO等的方式,来骗取他人的信任。

所以,为免受权威的误导,防御策略就是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提高对权威力量的警惕性。

同样的,也可以问问自己两个问题:1.这个权威是真正的专家吗?2.这个专家说的是真话吗?

通过问自己这两个问题,我们就不会轻易盲目迷信专家权威了。每个人都有局限性,权威并不等于100%正确。即使100%正确,也不代表就是适合自己的,如果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就算权威说的都对,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6 稀缺原理

稀缺,顾名思义就是物以稀为贵。 世上越是少的东西,就越是显得珍贵,比如金子。

对失去某种东西的“恐惧”似乎比对获得同一物品的“渴望”,更能激发人们采取即时行动。

比如双十一的时候,商家们纷纷推出各种花式“限量”、“限售”、“限时抢购”等活动,喊着“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的口号制造各种嚎头,其实都是在制造稀缺,引发购买热潮。

面对稀缺压力,要采取行动确实很考验人的意志,作者在书中给我们推荐了两步应对法:

第1步: 一旦我们觉得自己在稀缺影响下产生了高度的“情绪波动”,我们就应该把这种波动当成“暂停”的信号。告诉自己先冷静下来。

第2步:冷静下来后,问问自己,为什么我们想要那件东西?如果答案是我们想要它主要是因为想拥有它,那么应当利用稀缺性判断该为它出多少钱。如果答案是我们想要它是为了它的功能(即想要驾驶它、喝它或吃它),那么就应该提醒自己,它并没有因为稀缺而变得更好吃(喝、玩等)。

掌握《影响力》六大原理,助你轻松避开各种花式营销陷阱
/
/
/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影响力的六大原理和避免掉坑相对应的解决方案。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影响力的六大原理如同一把双刃剑,如果合理利用,能大大提高我们的曝光率,同时能让我们获得更多人的支持,对提高我们做事的成功率有非常大的帮助。

反之,如果被别有用心之人掌握,用来蛊惑、操控他人,甚至发动战争,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学习影响力的发心起念十分重要。

愿你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握好手中影响力这把“尚方宝剑”,一路披荆斩棘,避开各种花式陷阱,轻松把“事”推动,把“人”搞定,轻松实现开挂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