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孤獨的獵手》:從兩種視角理解麥克勒斯筆下的孤獨情結

《心是孤獨的獵手》:從兩種視角理解麥克勒斯筆下的孤獨情結

《心是孤獨的獵手》是美國作家卡森·麥卡勒斯22歲創作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該書在1940年出版,引發文學界轟動,迅速上升到暢銷書排行榜的首位 。同名改編的電影獲得兩項奧斯卡提名,同時入選《時代》雜誌的“現代百部最佳英語小說”,在美國 “現代文庫20世紀百佳英文小說”排名第17位。豆瓣讀書評分8.5分。

《心是孤獨的獵手》:從兩種視角理解麥克勒斯筆下的孤獨情結

小說40多萬字,講述了20世紀30年代美國南方一個小鎮上發生的故事。

啞巴辛格和他的啞巴好朋友在一起生活了10年,但後來啞巴朋友生病了被送進了精神病院,孤獨的辛格只好搬到了米克家的旅館租住。由於辛格善良溫和,平靜睿智,他成了人們傾訴的對象,酒鬼傑克、13歲女孩米克、黑人醫生科普蘭、咖啡店老闆比夫都在向這位聾啞人訴說各自生活的痛苦,從而獲得慰藉......

這是一本關於孤獨的書。生活在人潮擁擠的城市中,我們總能感受到孤獨。在一個人吃飯的時候,一個人逛街的時候,一個人在房間裡的時候,還有其他些某個瞬間,內心會感受到一陣清冷。

在作者麥克勒斯的筆下,孤獨是絕對的,最深切的愛也無法改變人類最終極的孤獨。但同時,作者在表達孤獨中又給了我們為何孤獨的線索:從外在原因上講,各種社會問題造成邊緣人群越明白越孤獨;從內在原因上講,只向外尋求慰藉,不願相互理解造成了人們失去了溝通交流的機會。

本文將從社會背景、邊緣人視角進行解讀,通過解讀來更好的理解麥克勒斯筆下的孤獨情結,以及如何學會與孤獨相處。

01

美國經濟大蕭條背景下,社會階層和種族隔離等社會問題凸顯,脫離大多數沉默者的邊緣人成了孤獨者

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歷了經濟大蕭條,失業率飆升到25%,經濟受到重創。同時,一系列由風災和乾旱引發的嚴重自然災害襲捲了美國南部,導致了超過500,000人無家可歸,再加上內戰帶來的長期負面的影響,在南部許多州無論是底層白人或黑人都飽受其害,陷入飢寒交迫的窘境。

《心是孤獨的獵手》:從兩種視角理解麥克勒斯筆下的孤獨情結

20世紀30年代美國遭遇黑風暴.

當時的美國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但佔三分之一的勞工階層卻在捱餓,生活環境骯髒汙穢,住在一排排破敗狹小不如牲口棚的棚屋裡。一個小工人的價值甚至比不上一隻豬的價值。

而對於黑人來說,南方就是法西斯主義,名義上早已經廢除了奴隸制,黑人們是自由的,但種族隔離主義盛行,黑人們被剝奪了法律、經濟和文化生活,受到很多不公平對待。

在這種環境下,勞工階層雖然收入很低,卻唯恐失去工作機會,不敢也不想聯合起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只能忍受現實繼續麻木的生活;而受到歧視的黑人來說,他們已經內化了這個不平等的制度,覺得目前的生活可以接受,同樣不想反抗。

《心是孤獨的獵手》:從兩種視角理解麥克勒斯筆下的孤獨情結

經濟危機中失業的美國工人

傑克信奉馬克思主義,一邊在遊樂場打工,一邊在籌劃建立勞工組織,策動工人革命。然而,工人們卻根本不聽他的,他們認為有份工作就不錯了,就算罷工了,資本家也能立馬找到新的勞動力代替你,在小鎮上,革命家傑克很孤獨。

而科普蘭作為黑人醫生,他為黑人的地位低下痛苦,思考著進行社會變革,為此,他犧牲了自己的家庭生活,希望把孩子們教育成有理想能為黑人奮鬥的人,但孩子們根本不接受他的理念。他是個理想主義者,在現實中是孤獨的。

《心是孤獨的獵手》:從兩種視角理解麥克勒斯筆下的孤獨情結

與這些沉默的大多數相比,小說中的傑克和科普蘭,還有其他幾位主人公顯得很另類,他們有求知的渴望,有強烈的尊嚴,美好的夢想,無畏的勇氣,也有行動的激情。

但就如書中的一句話, “ 人越是明白,越是有追求,就越孤獨”。他們是不被理解的邊緣人,變成了孤獨者。這種孤獨來源於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深層悲哀,是極端的異類感和絕望感,但也是在那個時代背景下無法逃離的宿命。

這是社會性下的孤獨,是孤獨產生的外在原因,同時,孤獨的產生還有其內部原因,是個體化的孤獨。

02

只訴說不傾聽的單向情緒釋放使人們喪失能相互理解的機會,孤獨者就會陷入到自我沉溺中

小說中的5位主人公都是邊緣人,被逐流社會排斥,他們很孤獨,有急切表達的慾望。而這時,辛格出現在了眾人的視線中。

辛格之前和啞巴夥伴生活在一起時,很開心。每天他的手都會飛快地揮舞個不停,跟他的夥伴訴說著一切。後來這個啞巴夥伴因為發瘋被送進精神病院後,辛格備受打擊,雙手牢牢的插進口袋裡。這個描寫意味著辛格不再向外訴說,他的心關閉了。

現在這樣的辛格看上去實在是太完美的傾聽者了。他溫文爾雅,臉上總是一副安寧平靜的表情,人們在對他說話時,他總是微笑著,更因為是聾啞人,所以需要目不轉睛地看著對方才能“讀懂”對方的話。所有人都感到自己被尊重,被理解。所以,大家都很喜歡跟辛格先生訴說。

《心是孤獨的獵手》:從兩種視角理解麥克勒斯筆下的孤獨情結

13歲的女孩米克跑到辛格房間裡聽音樂,對他訴說自己的夢想,她夢想著有一架鋼琴,能寫出自己的交響樂,成為著名的作曲家,但她跟家人的關係不好,也不被家人理解,她是孤獨的,她只願意把她的孤獨訴說給辛格聽;傑克對辛格先生訴說自己的革命理論;黑人醫生科普蘭覺得辛格先生是第一個對自己那麼溫柔的白人,他向他傾訴改變黑人社會地位的崇高使命和理想。

《心是孤獨的獵手》:從兩種視角理解麥克勒斯筆下的孤獨情結

他們只是不停地圍繞著辛格訴說,卻相互之間不去傾聽和交流。傑克和科普蘭有過一次交談,他們各說各的,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後激烈地爭吵起來。其實他們倆很像,都是心繫底層人民的理想主義者。但是他們只顧著表達自己,卻不懂得傾聽和理解對方,所以他們喪失了與孤獨相處的機會。

聖誕節的時候,辛格先生邀請他們所有人到家裡來。他本以為這四個人會成為好朋友,沒想到他們見面後特別尷尬,只是在一起談論了天氣,然後都默默地等著對方離開,好單獨想辛格傾訴。

他們只想著表達,不願意付出精力去傾聽對方。所以和辛格的傾訴成了他們熱愛的事情。不過這樣的交流是單向的溝通,交流雙方固定在單一的角色中,或傾聽或訴說,相互之間沒有產生有效的溝通與良好的共情作用,孤獨者的訴說就成了自我情緒的發洩,是一種自嗨,越發讓他們自我沉溺。

03

孤獨者只有從單單的向外尋求慰藉轉而向外聯結和向內思考,才能更好地與孤獨相處

小說裡的5位主人公的相似處在於,他們不僅都是孤獨者,還包括他們都是在向外尋求慰藉。辛格向外傾訴的對方是他的啞巴朋友,其餘四人向外尋求慰藉的對象是辛格。這樣做的結果是,一旦傾聽者消失,孤獨者就會陷入到終極孤獨中。

《心是孤獨的獵手》:從兩種視角理解麥克勒斯筆下的孤獨情結

辛格的啞巴朋友進入瘋人院後,辛格期盼著每年的放假,這樣他就可以帶上精心準備的禮物,坐漫長的火車去探望他的朋友,對他飛快的打著手語,訴說一切。當辛格第三次去瘋人院的時候卻沒有找到自己的朋友,人們告訴辛格,他的朋友死了。絕望的辛格回到家中開槍自殺了。

而辛格的死讓其餘四人非常震驚,他們不知道辛格為什麼會死。但他們和辛格一樣,向外傾訴的世界倒塌了,他們承受了巨大的痛苦,辛格自殺,其餘四人重新回到一種無可排解的孤獨中。

書中人物最終孤獨的局面給了我們啟示,面對終極孤獨,我們是不是有更好的與之相處的方法呢?

(1)向外聯結,與旁人建立鏈接

什麼是聯結?美國作家布琳·布朗在《脆弱的力量》中給出了一個定義:

“存在於人們之間的能量——當人們覺得自己被關注、傾聽和重視時;當人們的付出與收穫沒有受到人生評判時;當人們從關係中獲得支持和力量時。”

現在我們生活在無處不在的互聯網中,我們在網上每天與很多人連接,但這是信息交流,而不是我們需要的情感聯結,我們很少獲得關注、傾聽及溝通。

我們是不是對這樣的情景很熟悉,我們和家人坐在一起,往往交流一兩句後,就開始低頭玩手機。但一家人想這樣聚在一起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訴說自己的故事的同時也要感受別人的痛苦,向外聯結,感受彼此間的相互存在,是在孤獨的世界中建立聯結的意義。

(2)向內思考,與自己建立鏈接

精神醫學專家兼心理學者安東尼·斯托爾曾說過:“能獨處的能力與自我發現和自我實現緊密相連,與自己最深的的需求、情感及衝動息息相關。”

辛格在得知自己的啞巴朋友死了,也回家自殺了。是因為辛格沒有和自己建立更好的鏈接,在失去向外尋找慰藉的渠道後,沒有一顆強大的內心來沒面對突如其來的永遠孤獨,並學會與之相處。孤獨是一種力量,只有在向內思考愈發強大。

日本作家午堂登紀雄的《孤獨力》中提到:孤獨可以成為你成長的力量。生活中有些人經常會陷入到孤獨的恐懼中,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對未來不抱希望,這是因為不清楚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所以不知道該採取怎樣的行動,為此常常陷入不安和絕望中。學會與孤獨相處,我們才能擁有傾聽自己的能力,找到改變的勇氣。

04

結語:

這本書印記了作者卡森·麥克勒斯的一生探索的主題:孤獨。當時,人們對於22歲就寫出這麼深刻的思想的麥克勒斯是非常震驚的。這跟麥勒斯不幸的人生有很大關係。

麥克勒斯1917年出生,9歲開始學習鋼琴,目標是成為一名鋼琴演奏家。但15歲她不幸的患上了風溼熱,喪失了訓練所需的體力。養病期間,她開始大量閱讀並學習寫作,《心是孤獨的獵手》中米克就有麥克勒斯的影子。後來幾次風溼熱的發作,讓她29歲癱瘓,只能用一個手指打字,1967年逝世,時年50歲。而孤獨情結也始終貫穿在麥克勒斯所有小說中。

《心是孤獨的獵手》:從兩種視角理解麥克勒斯筆下的孤獨情結

卡森·麥卡勒斯

《心是孤獨的獵手》中有段寫道:

“在孤獨感的包圍中,傑克覺得自己正在下沉,緩緩沉入陰暗的大海。在無助和恐懼中,他拼盡力氣睜開眼睛,但他什麼也看不見。最終,他看見了他正在找的東西。”

小說中的人物渴望從孤獨中逃離出來,所以到處尋找到一根能夠把自己從孤寂中救贖的繩索,但他們卻從不願意耗費精力走進他人的內心中,這不得不說是一種自私。而作者結尾也是這將種救贖行為打破,把沉溺在其中的人們拉回到現實。

其實,孤獨是人生的常態,我們在生活中感覺孤獨,希望有人能理解我們,別人也同樣如此。所以與別人真實地產生聯結,相互去傾聽和訴說顯得特別重要。同時,我們在關注具體的人的同時,也要學會和孤獨相處,學會和孤獨做朋友,淡然面對自己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