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陆奇,中国式成长照样玩转美国职场

前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陆奇,中国式成长照样玩转美国职场

“国家畅销书”作者亚历克斯·班纳言在出版《第三道门》这本书之前,他满脑子想采访的就是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所以当有人介绍他采访陆奇时,这位畅销书作者说到:“我想采访的人是,哦……是我的朋友想学习的人,大家都知道的人……”

但是此人告诉班纳言:“相信我,陆奇绝对是一个你值得采访的人。”

事实果真如此,班纳言被陆奇的成长经历、个人魅力深深的吸引住了,毫无疑问,《第三道门》中,除了比尔·盖茨、巴菲特外,陆奇必在其中。

微软CEO斯蒂芬·鲍尔默如何评价陆奇的呢?

集资深专业技术知识、出色的领导能力和广泛的商业知识于一身,在业界是非常罕见的奇才。

通过百度百科搜索“陆奇”,介绍是:复旦大学硕士,卡耐基梅隆大学博士,40多项美国专利,雅虎执行副总裁,微软执行副总裁,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等等。你会发现他的身上有太多的光环和标签,但是却没有他的任何成长经历和成功的经验分享。

那么,通过《第三道门》我们去了解陆奇如何成为微软在线业务副总裁?我们这些普通职员如何借鉴他的方法,在职场上步步高升?

前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陆奇,中国式成长照样玩转美国职场

1.阶层可能固化,但是个体从未固化

陆奇出生在上海一个偏远乡村,并在那里长大,这个村庄和当时很多中国村庄一样,没有自来水,没有通电,村子里的人很穷,许多人因为营养不良而身体畸形。整个村子只有一个老师,但要给数百个孩子上课。27岁那年,陆奇挣到了有生以来最大的一笔钱——一个月赚了7美元,20年之后,他成为微软在线部门总裁。

(这个时候班纳言很震惊,震惊之余,本来想采访的问题一个也想不起来了,只能像小学生一样笨拙地举起手问:“您是怎么做到的?”)

陆奇当时笑了笑,接着继续讲他的故事。在他7岁的时候,他的梦想是成为造船厂的工程师,但他的身体太瘦弱,不符合工作要求的体重指标。别无他法,他只能拼命努力学习,最后顺利考入上海顶尖大学——复旦大学,在那里,他实现了自己人生的真正转折。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是分阶层的。而这些年,阶层固化的话题一直被讨论,那些有钱人。好像一直都那么有钱,他们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占有更多的资源,从而拥有更多的财富。听起来有些可怕,不,其实比这个更可怕的是那些不是很有钱的人,认命了。他们不相信人可以改变阶层束缚,他们不相信个体从来没有固化。比阶层固化更可怕的是意识固化。

记得有一次,我坐高铁,当我从二等座走到商务座的时候,惊奇的发现,除了睡着的人,商务坐上大多数人都在办公。一等座上不少人都在读书,而二等座上的许多人都在打游戏、看电视剧。

面对这个时代,我们唯一能做的是,要相信个体从未固化,并且个人可以通过疯狂的努力改变。

2、学习成功人士的经验,规划自己的时间

陆奇读了许多历史人物的故事,他发现这些人都能高效地利用自己的时间,非常成功地调整自己的睡眠时间。陆奇也重新规划了自己的作息时间。第一次,他减掉了一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慢慢地他减了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最后,他发现晚上只睡4个小时,是最适合他的作息状态。直到现在,他都没有改变这个习惯。

陆奇每天早上4点钟起床,跑步5英里,6点钟准时到达办公室。每天他都能做到少食多餐,他每天工作18个小时,一周工作6天。斯特凡·韦茨告诉陆奇,微软公司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陆奇工作的速度是别人的两倍,他们称之为“陆奇作息表”。

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工作狂,做不到陆奇那样的工作状态,但是大家的时间都是24小时,我们每个人是否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这24个小时呢?

即使我们每天比别人多工作,多努力2个小时,那么一年365天后,你比其他人相当于额外多出了730个小时。

3、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事业成功的开始

20多岁的时候,陆奇把自己多于他人的时间用来写研究报告,看更多的书,努力实现他最大的梦想——去美国留学。

他说:“在中国,如果你想去美国,就必须通过两门考试。参加这两门的考试是60美元,我当时每个月只能赚到7美元。”“我需要8个月的时间才能够赚到参加这些考试的钱。”

不过,陆奇没有放弃,他所有的努力在一个星期天的晚上得到了回报。

一位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访学教授要做一个关于模型校验的讲座,陆奇提了好几个问题,这位教授很认同他提的问题,还问他是否做过和这个课题相关的研究。

陆奇不但做了研究,还在这个领域发表了5篇论文。这就是“陆奇作息表”的力量,他让陆奇成为到场学生中准备最充分的人。那位教授看了他的论文,之后他邀请陆奇到美国去深造学习,还问他是否愿意。陆奇如实地告诉了这位教授他的经济状况和困难,听到这些,教授爽快地答应免除陆奇的资格考试费用。之后,卡耐基大学不仅接受了他的深造申请,还为他提供了全额奖学金。

看似运气,其实一切的发生都不是偶然。如果陆奇没有去美国的梦想,他就不会努力学习该领域的知识,也不会听卡耐基大学教授的讲座。好运就像坐公交车,如果你毫无乘车的准备,那么永远也无法搭上车。

杰出人士的成功我们无法复制,但是成功的经验我们却可以学习、消化以及吸收,并为我们普通人所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