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綜合體成鄉村振興好推手

直播日照4月13日訊 龍門崮田園綜合體是東港區搶抓鄉村振興戰略重大機遇,帶動西部崮鄉農業變強、農村變美、農民變富的切入點和突破口,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做出了探索。周邊村民依靠田園綜合體的建設, 錢袋子鼓了,日子也越過越好了。

在龍門崮田園綜合體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有機果蔬種植區,工人們正操作機械進行土地翻耕。目前蔬菜大棚已經開始施工建設,預計5月底完工,7月份就能投入使用。2018年下卜落崮村流轉土地近3000畝,為村民帶來了一份收益,如今,村民進在建項目區務工,第二份收益揣進了村民的腰包。

東港農發集團農業種植負責人宋健說,這個大棚建好以後種植草莓、西紅柿,建成以後勞務人員都是周邊村莊的,優先用貧困戶,幫助他們脫貧。

在種植區的不遠處,村民們正忙著鬆土、整地,等待新一輪的蔬菜種植。為了解決村民的種菜問題,村裡集中規劃了一片菜園,平均分給每戶村民,基本上解決了一家人的日常吃菜需求。

“每畝地是800斤小麥,給村民付流轉費,另外考慮到村民的菜籃子,解決吃菜的問題,特意給他們劃出一部分菜園,讓百姓種菜用。”東港農發集團農業種植負責人宋健說。

在位於下卜落崮村村西的循環農業扶貧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幹得熱火朝天,目前四座高科技雞舍主體已經基本完成,正在進行內部機械設備的安裝工作。下卜落崮村一直有養殖肉雞的傳統,但之前的雞棚雞舍普遍存在環評不達標等問題。東港農發集團將土地流轉再開發,把原有的雞棚雞舍進行拆除,採用目前國際最為先進的八層籠養模式,引進全自動化、智慧數據管控技術等一流的配套設施,更大程度上提高出欄效率和營收利潤。

龍門崮田園綜合體循環農業扶貧項目負責人畢辛彬介紹,這個養殖區他們規劃了四座,單體容量是十二萬五千只的蛋雞規模的養殖棚,這四座雞舍的養殖總量就相當於原來整個三莊鎮總體的養殖量。

將農牧副產物資源充分利用,實現無害綠色農業的閉環生產模式是循環農業的根本目的。項目完成後,蛋雞養殖產生的廢水和糞汙將變廢為寶,通過有機肥深加工設備生產成有機肥,作為基肥來種植農作物。

“在北側養殖生產的廢水和糞汙,我們會通過這邊的一體化發酵倉,和北側的深加工有機肥加工設備,生產成有機肥,我們所產出的汙水經過汙水處理設備,直接達到二級灌溉用水的需求,作為南邊種植區的灌溉用水。”畢辛彬說,這個項目總體會在2020年6月份完成,8月份大家就能吃到這個地方生產的雞蛋。

現代農業產業園、循環農業扶貧項目的建設,是龍門崮田園綜合體建設的一個個縮影。作為東港區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著力點、支撐點,龍門崮田園綜合體不僅帶動了周邊旅遊業、服務業和製造業的發展,給更多人提供工作就業機會,也將帶動年輕人的迴流,帶動更多人回家建設新農村,全面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龍門崮田園綜合體負責人崔恩偉說,他們規劃建設了綜合服務區、田園社區、耕讀研學體驗區、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區、鄉村度假區、高標準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區、黃桃產業融合示範區等八大板塊,全力打造融農業旅遊、文化休閒、養生度假、戶外運動、拓展研學等多種功能為一體,以康農產業為導向的耕讀山水田園綜合體。(日照廣播電視臺融媒體記者:秦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