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心平气和做妈妈,是我的修炼!

苏联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教育自己的过程

。”基于此,可以这么说,教育孩子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教育自己也同样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只有教育好了自己,才能教育好孩子;只有对待自己能做到缓慢而优雅,才能对孩子能做到缓慢而优雅。

叩问自己:“我做到缓慢优雅了吗?”

育人先育己,不必赶,不必急。

也看很多书,也同意张文质先生提出的“教育是慢的艺术”,可是知道不等于做到。

最好的教育:心平气和做妈妈,是我的修炼!

回到自己的生活,看着别人顺利通过高级评审顺利获聘,而自己2012年通过中高之后迟迟没有获聘,我急;别人家的孩子拿了才艺奖,考上了重点中学,而自己的娃貌似一无长处,知足常乐……这些,都让我焦虑。

于是,看自己的先生,不耐烦;看两个孩子,不耐烦……

太多的不顺心,让我迷茫,幸好我遇见了修远。自从去年12月在广州接受了刘丽芳老师三天二夜的培训之后,太多的震撼冲击着我的心。我的修行之路从自我剖析开始。

耐烦做人,是我的修炼

星云大师曾说:世间无有不耐烦而能成事者。

“耐烦”有四点好处:

第一、耐烦的人,读书才会深入;

第二、耐烦的人,做事才能圆融;

第三、耐烦的人,事业才会成功;

第四、耐烦的人,修行才有成就。

从某一个角度来说,耐烦也是“缓慢优雅”的另一种诠释。

我是谁?我是一个平凡的人。认识到自我力量的微弱,承认我们自身的渺小,谦卑和敬畏在心灵深处缓缓升起,才是我们变得强大的表现。所以,有一种智慧是:接受生命中的不完美,跟世界和解,跟自己和解。

最好的教育:心平气和做妈妈,是我的修炼!

心平气和做妈妈,是我的修炼

孩子是因我们而来,却不是为我们而来。我本平凡,为什么希望我的孩子从来就优秀呢?想想当初我们为什么要选择做父母。我相信,大部分家长跟我的想法是一样的:我们要体验生活,要拥有完整的生命,所以,我们成为了父母。

孩子,曾经是爱的结晶,是我们对幸福的一种呼唤。可是,是什么时候,我们忘记了自己的初衷呢?孩子成为了我们成功与否的标志,我们开始因为孩子而焦虑挣扎,甚至感觉生之艰难呢?关于孩子的许多问题,到底是孩子的问题,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必须严肃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

我们得重新找回做父母的那个原点——那个幸福的原点。我们要享受生命,我们就必须享受我们的孩子。不管孩子是什么样子的,我们都应该享受他的一切:既享受孩子的成功,也享受孩子的不成功。只有当我们全心全意地接受孩子的一切,有能力真心地爱一个在现行的不太公正的评判标准下还暂时不太优秀的孩子的时候,我们才算拥有了做幸福的父母的能力。

最好的教育:心平气和做妈妈,是我的修炼!

缓慢优雅,是我的修炼

  • 不横向比较,比较是焦虑的根源

焦虑是世界上最折磨人也最无聊的东西。如果焦虑能够解决问题,我们都愿意不计成本地焦虑。可是,恰恰相反,焦虑只会让问题更加糟糕。所以,我们要分析焦虑的原因,从根本上铲除它。把自己的孩子跟那些“优秀”的孩子比较,是最愚蠢的。

每一朵花都有它酝酿、含苞、开放、凋谢的规律,每一个阶段都有它存在的必然意义。它现在的这个样子就是它应该的样子,也是它最好的样子。我们做父母,就一定要享受孩子当下的这个样子。我们只需要全心全意地接纳就是,享受就是。

  • 允许孩子带着缺点慢慢前行

我很难想象,一个人要是没有缺点,他会如何的可怕。在处理成人世界的人际关系时,我们一般是能够默认和接纳对方的缺点的。但是,在面对我们自己的孩子时,我们往往失掉耐心。时时刻刻发现孩子的缺点,在第一时间指出孩子的缺点,要求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改正,这几乎成为了我们天经地义的思维方式。

我们太容易忘记,我们自己,活到中年,身上还是有许多与生俱来的缺点。它们跟我们水乳交融,简直就是个体生命的胎记。成人尚且要带着缺点前行,更何况孩子?真正的心平气和就是包容孩子的缺点,理解孩子的暂时停滞,用智慧引领他们慢慢地,慢慢地超越自己。

最好的教育:心平气和做妈妈,是我的修炼!

教育的本质是“慢”的。一切急功近利的教育注定要失败。无论是教育孩子,还是自我教育。

“缓慢优雅真教育”,知易行难,我愿意,以自己的节奏修炼,牵着蜗牛去散步,世界这么大,慢慢走,慢慢欣赏。

来源:修远世纪教育机构(zhenzhenghaoxf)

作者: 张振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