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的时候,经常跟同学聊天,现在很少跟好朋友、同学联系了,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呢?为什么?

小珍儿的远方


刚毕业同学之间的感情还都很深,刚刚离开也会很想念。时间短还没有适应分离,会经常回忆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对学生时代的留恋会很强,又难以割舍的同学情在里面,有对旧时光的那份珍惜。

等到分开,彼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各自都投入新的岗位,结识新的同事,随着手上事情的增多,随着工作上竞争压力加大,精力明显不够用。也就没有时间顾及老同学了。但同学之间的感情却印在彼此心里的。

分开了,每个人的生活都截然不同了,在不是一起读书时的简单了。都各自有不同的婚姻,经济状况,工作状况,事业发展情况等等诸多因素,再也不是简单的同学关系。走上社会都变复杂了。思想也发生了改变,各个方面都不同。三观也就发生了变化,自然聊天也就少了。

每个同学走上社会以后,地位也好,工作也好,有的人风生水起,如鱼得水,混的特别好,有的也就解决温饱,如果彼此差异太大自然也就不自觉的划分出来关系网了。也就不那么单纯了。

同学逐渐疏远也是正常的,都有这么一个过程,走上社会必然的结果。所以看淡就好。



小寒知秋


六八年我们高中未毕业,上山下乡去了农村各生产队,那时真年轻啊,十七八岁的年龄,风华正茂,都是俊男靓女的最佳时代,虽穿的是土布衣,土布鞋,但一经收拾,个个出来靓丽无比,虽下了乡,同学同桌的我们一点不受地理条件限制,今天农休到你队,明天放雾假(农村一俗)到我处,来一个当年的男女同学,现在的男女知青处聚会,此时不同彼时,同学们无形中像长大了,懂事了,把同学情看得重了,由学知识的学校一跨跨到了农村殿堂,由当学生到到农民,性质变了,以前是坐课堂,现在是握锄头,感叹又感叹!,即使这样,觉得同学情升华了,升华了的同学们一经聚扰,说不完的知心话,道不完的未了情,当初在校我和你是铁姐何,你和我是哥俩好,在这热闹又高兴的纷围中,七八个男女好同学,不知不觉围着桌子吃完了一大木桶饭,两个老南瓜,一盆折耳根,一锅米豆老酸菜汤,那时油水少,又都是吃死爹娘的年龄,边吹闲谈边吃饭,最后是饭光菜尽,还意味尤足,让帮忙给我们煮饭炒菜的大娘大嫂们目蹬口呆,让围观的拖鼻涕小儿望眼欲穿,只盼能剩点湯水余饭解解馋,大嫂们笑我们是大肚汉,太能吃了,大娘们厚道,只说不要紧,没关系,能吃是福,吃长饭的时候,和我们家那几条狼比起来还不算饭量大,那几条狼吃起饭来需要一人一炒菜锅,遇此议论,全体同学笑翻天,直说献丑了献丑了,这就是我们的知青时代,这就是我们的青春岁月,日子过得虽清苦,穿着上又太土气,.,但那个年代无攀比,你不嫌我丑,我不嫌你陋,同学们纯结非凡,同学情纯洁无比,随着日子过,岁月梭,同学们在逐渐招工前后离开农村,天南地北各奔岗位,各奔前程,有同学离县,有同学出省,随着光阴过年岁长,随着工作结婚成家养儿育女,当年的好同学们联系少了,留县的还能见面,出省的简值渺无音讯,不知成家否,不知近况如何,随着改革一开放,随着国家大发展,日新月异,随着我们工作几十年一退休,有热情的组织者出面天南海北,同省同县一联系,搞了一个热热闹闹的上山下乡五十年重聚首,当年的好同学见面了,见面了的同学们己物是人非,当年俊男靓女体态容貌被岁月的一把杀猪刀剔得面目全非,当年爱嘻笑热闹的男生木纳了,你说十句他答一句,几十年相逢你激动他无语,大家惊叹又感叹,当年的帅小伙青春活力去哪儿了,几十年的人生时间去哪儿了,怎的变化这样大,不是一般的大,虽说现聚首,己有一些男女同学逝去,但现在活着的同学们也不至于如此消沉啊,人一辈子是不易,但活在当下,就应该好好珍惜,调整好各自心态,过好余下来的每一天,不是吗,都说人生苦短,且行且珍惜,但给人的感觉是回不去当年的情份了,回不去那个青春岁月朝气勃勃的同学情了,好怀念我的青春岁月,好怀念刚当知青时大家常聚的日子,一首我们这一辈的歌声中,全体聚会的同学们都哭了!


金武珍


一定是工作越来越忙了,也许是家庭经济和社会的竞争,所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了,另外,眼前的事物,也是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也不好去下定义说清楚。所以,在不知不觉间,相互联系渐渐地变少了。尽管如此,同学之间的感情,依然存在于内心最温暖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