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從來不加班的年輕人後來怎麼樣了?

一提起996的工作制,99%的人都掩飾不住驚嚇和惋惜,公司再好,加班的我不幹。有人說,總有一天,你會知道,沒有一份工作,值得8小時以上的工作。

後來公司為了招人,不得不改變制度,變成了靈活的工時,你想996,那就給你加班費,你想965,你就休雙休,這一改不要緊,很快就可以看出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那個從來不加班的年輕人後來怎麼樣了?

那個從來不加班的年輕人

就拿我們部門去年新來的一個應屆畢業生來說,妥妥的變成了老闆的眼中釘。

這個男孩名校畢業,能力超強,腦子靈活,還特別會聊天,同事們很喜歡他,每次聽老闆提起他,都是讚賞,我一直覺得他是個好苗子。

可沒想到,自從週六變成了休息日,你就再也別想找到別人,無論提前多長時間通知他加班,都是一句,我家裡有事。整個週末,辦公室的人都忙成了狗,他瀟灑地去吃大餐、看電影、成為了整個部門生活品質最好的人。

結果可想而知,升職加薪更是別想了,老闆從來不委以重任,個部門一提他就頭疼,所有的合作都默默的繞開了他,最近一年多,公司的大項目不斷,卻沒有一個和他有關。

他經常問我,為什麼大家都不重視他,好項目從來不帶他,我只能無奈的回答:“因為每個項目都不能保證不加班”

他不說話了。

花樣年華,誰願意花大好青春埋在格子間。

平凡如你我,沒有雄厚的家底,沒有傑出的天賦,唯一能拼的就是那麼一點咬牙堅持和不懈努力,而這些常常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的確,有些加班是裝模作樣,但更多的人事真心誠意想多學東西,承擔更多的責任,給自己博出一個精彩的未來,而那些年輕時只想好好生活的人過著過著,生活就沒了。

那個從來不加班的年輕人後來怎麼樣了?

沒有一種成功來來得容易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加班變成了人們口中的“奴性”大家都說,加班是最無用的勤奮,他要麼說明公司的人員配備不合理,要麼說明你的能力欠費,如果是前者,你得趕緊走人,如果是後者,那隻能說明你無能。

於是。有人傻傻的聽了,換了一家又一家公司,發現沒有一個笛梵新人不用加班。

年初,我辭職的時候,和前老闆聊了許久職場生存之道。我大學畢業就跟著他,到去年,整整八年。分別時,他給了一個讓我特備驕傲的評語:過去八年,夠你退休用了。

是不是真的不夠,我不知道,但我在他的推薦下,找到了一個從不加班薪資有豐厚的好工作。其實這一點都是他教我的,他可能已經不記得了,我入職第一天,他跟我說過一句話:30歲前不拼命和30歲還在拼命的人,都是一樣的失敗。

年輕人常常好奇的問:為什麼老闆每天打打球、喝喝茶,躺著都能賺錢,每到這時,老人們都會說,你不知道他們過去有多苦。

年輕時沒吃苦的人,年老了,多半會受罪,沒有一種成功來得容易,你只是不知道那些優秀的人背後吃了多少苦 而已。

那個從來不加班的年輕人後來怎麼樣了?

極致的工作

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的稻盛和夫是日本的“經營四聖“之一,27歲創辦京瓷,52歲創辦第二電信,這兩家公司都成功闖入世界五百強。78歲接手垮掉的日航,一年反敗為勝。

可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第一份工作有多苦。大學畢業,他就來到瀕臨倒閉的松風工業,發不出工資是家常便飯,一起入職的大學生,陸續有人離開,最後只剩下他一人。

他沒有走。

他非常苦惱。

但是,被逼到這一步,他反而清醒了。

不再牢騷,不再說怪話,他把心思都集中到自己當前的本職中,聚精會神,全力以赴,這時候他才開始法子內心並用格鬥的氣魄,以積極的態度認真面對自己的工作。從此以後,他工作的認真程度,真的可以用“極致”二字來形容。

這種“極致”的工作狀態,從旁人看來,真有一種悲壯的色彩。在這樣拼命的過程中,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大學時他的專業是有機化學,他只在畢業前為了求職,突擊了一點無機化學。可是當時,在他還是一個不到25歲的毛頭小子的時候,他居然一次又一次取得出色的科研成果,成為無懼化領域嶄露頭角的新星,這全都得益於他專心投入這個工作的重要決定。

這時候,辛苦不再被當做辛苦,他更加努力的工作周圍的人們對他的評價越來越高,從此以後,不知不覺中,他的人生步入了良性循環。

不久,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大成功”就降臨了——京瓷上市了。

稻盛和夫成功了,這個25歲不到的年輕人成功研製了陶瓷材料,形容自己工作時,他用了兩個字“極致”。

可有幾個人知道這兩個字背後的有多少不眠不休的日夜。

那個從來不加班的年輕人後來怎麼樣了?

講真,這個世界沒有一份工作是不辛苦的只不過那些成功了的認從來不向你訴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